解也。文中三。初明諸菩薩同問文殊者。非上首。無以明佛境。故問之也。二我等下明問答次第。謂九菩薩是總之別。前已各說。文殊是別之總。今次當演。三唯願下正顯問詞。於中二。初總標。後何等下別列。前中云妙辨才者。剖析分明曰辨。稱根合理曰才。說契佛境入玄為妙。如來者如上說。境界者略有二種。一所緣。二分齊。此中通二。准文可知。後別中十一句。一總。謂佛境深廣徹理遍事故。別中一因是佛因非餘分故。二佛所度生佛所緣故。三諸器世間佛所緣故。四緣三世平等境之智故。五理事鎔融無[得-彳]法界法故。六佛知一切眾生言音性相。以一切眾生言音為說法言音。不壞相而無相。唯佛境故。七佛能證智唯佛能知故。八佛能證智證所證如此唯佛所證故。九佛現世照世唯佛事業故。十三世總心佛一念知盡非餘境故。
  答中十偈次第答前十一句。初一答前總句上半標理事。二境下半明二境所證。謂佛境界。唯有二種。一理。二事。理是事理。則至近難測故。初句云深也。事是理事。則小分亦無限。次句云量等空也。理事非即故。次句云眾生證入也。理事非離故。末句云入無所入。眾生即如。不待更入故。二答因境界中。有三義。一稱法性。二熾盛脩。三無間順故。無終極。如文可知。三答度境界中。物心樂皆令獲益此非餘境。四答入境界中。佛於眾生及器二種世間。智身潛入密作利益。或現色身顯益於物。五答三世平等知境界中。上半明知用。下半顯知體。六答法境界中。上半明所緣無[得-彳]理事之境。下半彰從能了以得名。七答說境界中。佛了世言音。即相而無相。八答智智境界。謂所智性淨法界非染識智。非妄心境。唯佛能知為眾生說。九上半答之證境界。證謂能證。於中上句明障無不離故。云非業非煩惱也。下句明理無不契。能證智寂故。云無物也。所證相盡故。云無住處也。此能所俱泯。方為佛證也。下半答現境界中。雖能照智寂及所行境泯。即以此能所平等。而現世間。是故常行世間。而無所行。是名現世照世也。十答廣境界中。上半明可知廣。上句能依心廣。下句所依時廣。下半明能知智廣。上句舉疾知。下句委細智。上來初文殊問九菩薩。九菩薩答為別相。後九菩薩問文殊。文殊答為總相。正辨十甚深竟。
  第二明明現諸事者。謂前品云。如來之下光照此三千界內四洲大海圍山八相欲色界天等其中所有悉曾明現。是也。此中略顯九種。初一總句法。即是下八種法多類不同故。皆云差別。二業者。一流無流業。二就流中善不善業。或是營為種種生業。三世間者。謂五趣器世間。四身者。謂五趣總根。五根者。謂二十二根及利鈍等。六受生者。謂四姓家。或賢不賢聖非聖等。七持戒果者。人天身及端嚴無缺陋等。八犯戒果者。三途身及缺醜陋等。九國土果者。謂器世間別處種種國界洲郡縣屋宅等。如是種種差別。佛光照故。悉明現會眾觀也。上來明現諸事竟。亦是前品所明光二十六節之初節也。
  自下第二明結通中二。初結東方。後南西下結餘九方。此結亦是前品從第二節已志光所照處。此中略舉十數。其量分齊。如阿祇品說。餘文可知。上來滿段。總明第一信中解竟。

  淨行品第十一

  將釋此品。四門同前。
  初釋名中二。先明名者。梵本云。具折羅波唎戍提。(戍音作輸律反)言具折囉者。所行也。波唎者皆也。遍也。戍提者清淨也。謂由善用心令三業六根於所行三性境皆隨所應成信願行故。云所行皆清淨也。
  後釋名者。既由於境用心巧願。令眼等所行皆得清淨。此則所行之清淨。依主釋也。
  二來意者。前品明信中之慧解。今明信中三願行故。次來也。
  三宗趣者。以隨何巧願離遏為宗。成諸勝妙功德為趣。亦可成後德用為趣。
  四釋文者中。文二。先智首菩薩問舉法微其因。後爾時文殊下文殊菩薩答標德顯其因。前中文有十一段。一無遏三業。二得堪傳法器。三成就眾慧。四曾道因緣。五善知三科有及三界三世。六善順。七覺三脫七國滿六度四無量心。八得十智力。九世主敬護。十能為饒益。十一於眾尊貴。問此十一段所成功德。在何住中。
  答或有唯在佛果。謂第一第三第八。或唯因位。謂第二第四第六。或通因果。謂五七九十一也。就初段中十句。初總。餘別。總云無過失者。謂後不害等九種是也。二別中一常心已非可害。況與諸法平等之性。而相害耶。二三業印機而現。則應無不宜故。無可機毀。三不為諸魔外道破壞。四自力不退他力不能轉。五任運成就故。六念念昇進。七自體離染。八於他不染。九常隨知轉。
  第二段堪傳法器德十句中。一生中國有佛法處。二種族尊貴。三崇心三寂之家。四色貌端正。五曾丈夫相諸根無缺。六記憶不忘。七決釋分明。八性行仁和。九處眾無畏。智度云。菩薩別有四種無畏。一總持畏。於法記持不懼忘失。二智根無畏。知根授法。不懼差失。三決疑無畏。隨問能答。不懼不堪。四答難無畏。有難皆通。不懼屈滯。十性自覺悟。厭生死。求涅槃。亦常自劣察不造眾惡。
  第三段十慧者。一尊故。二首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