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之中。雖有權實。皆菩薩乘者。是約一乘宗中所辨之義。非三乘等宗義也。如上所說者。指衍門具三等慈悲愛行。即四等四攝之二。
  四者下四明四乘二。謂等者。按三韓本。一乘獨一。三乘共為第二。小乘為第三人天共為第四。故云總開餘可知。
  五者下五明五乘。內章曰。五乘之義。有其三種。一人天共一。二聲聞緣覺共為第二。三始終漸教。共為第三。第四頓教獨一。五一乘獨一。總為五乘。第二者。人為一。天為一。聲聞為一。緣覺為一。大乘為一。第三者。天一。梵一。聲聞一。緣覺一。如來一。會彼五乘。成無分別。離相一乘。出楞伽經。同異評之。
  六者下無量乘。圭山曰。無量乘中。有其二意。一以隨機設教多門名無量。二以彼宗一切諸法一一皆能顯義益物。一一無不說攝名為無量。初義應知。上來下三結指。
  二融本末二。初牒章。此同下二釋相二。初標分。此同至一法界者。晉經二十八曰。能說諸乘無差別。清凉曰。藥草喻品云。如來知是一相一味之法。所謂解脫相。離相。滅相。究竟涅槃常寂滅相。終歸於空。即解脫中。無差別也。有二門者。略也。具足應云。何以故。法界有二門故。
  一泯下二釋相二。初正釋二。初示義二。初明權實。一泯等者。地疏曰。唯一事實故。二欖等者。地疏曰。就彼根性。有三乘故。初則下二彰無礙。問此與前存壞等何異。答配屬是同。為意則別。何者。彼成該攝。此意明中。故云一三融攝。體無二也。
  問若下二問成二。初問答。
  義下二答三。初直答。要問。上曰。似成內外及教義不同。內章曰。惟一實之淵曠。嗟萬像之繁雜。真俗異而體同。凡聖分而道合者先人已通斯趣耳。何者下二徵析。
  是故下結成。
  由此下二作句二。初句數。初句無他故。次句貞無。曰若實聲聞。不見不聞。何以能知後句非一非三。如果海者。龍樹曰。盧舍那佛。雖攝三世間。而攝不攝故。
  此四下二會通。思益云。譬如癡人畏空而走。經恒沙劫。不能得出。在所至處。不離虗空。又十定品四十一經云。譬如虗空。於虫所食。芥子孔中。亦不減小。於無數世界中。亦不增廣。存壞者略也。
  餘釋下三結指。
  第二下二教義攝益二。初牒分教義。二大如向已說。初中下二演釋二。先辨教義分齊二。初標分。
  一者下二釋相二。先示相三。初別教。如露等者。向曰。一乘無盡教義。廣說如華嚴中。即五教中。第五圓教也。
  二者下二三乘。仍教等者。太一云。其始終兩門。並具無分別教義。空有二門乃至無分別義者。謂證真如。無分別教義者。謂比觀意言。若爾則無分下。缺一別字。又云。三乘三界內。成其行故。未敢詳定。此當三乘者。即前四教也。三者即前四教也。
  三者下三同教。此有二意。一者由修權因。若入地後。即入實故。此通餘經。二者第四經云。此經開方便門。示真實相。則唯法華。
  二開下後開合二。初開章。開合者。如別中具教義則開。唯教唯義則合。總中俱教俱義則合。皆具教義等則開。
  別中下二釋相二。先別二。先標。三乘下後列二。初三乘。目者詺目。如大樹葉。不離本莖。一外無三。樹言目。盡桓溫在石頭曰。若能目此城者。當贈二姬。
  一乘下二一乘。隱彼無盡教義者。大經曰。舍利弗等。在逝多林。皆悉不見如來神力。如來嚴好。如來境界。如來遊戲。如來神變。如來尊勝。如來妙行。如來威德。如來住持。如來淨剎。亦復不見不可思議菩薩境界。菩薩神變。菩薩遊戲。菩薩眷屬。菩薩方所。菩薩莊嚴師子座。乃至如是等事。一切聲聞。諸大弟子。皆悉不覩。疏曰。以顯一乘因果不共。探玄警諸後學。令習因種。又曰。身廁祇園。目對尊會。而不覩神變。其所何耶。意云。彼境殊勝。宿因現緣。並皆缺故。其猶日月麗天。盲者不見。雷霆震地。聾者不聞。道契即隣。不在身近。故菩薩自遠而至。聲聞在會不知。後總下後總。或具者。具教義也。三乘為教。一乘為義。此三句者。牒第三或具句也。餘悉可見。
  二明下後攝益分齊二。初牒分。一或下二演釋三。初攝界內機。二或下二攝界外機二。初通標。若先下二別辨。一乘三乘和合說故。屬同教者。法真曰。先三乘後一乘。不失和合。亦名回三入一。示唯法華故。太一曰。如法華經宗義。是一乘經也。先於一乘已成解行者。隨好品云。天皷發音而告之言。諸天子汝以心不放逸。於如來所種諸善根。往昔親近眾善知識。疏云。示宿因心不放逸。顯曾修行於如來所。種諸善根。通見聞等。親近知識。必曾聞法。成金剛種。後於出世身上。證彼法者。彼又云。爾時諸天子。聞說普賢廣大回向故。便得十地。獲諸力莊嚴三昧等。
  三或下三通攝二機二。初通標。若先下二別辨。於中先以三乘引出者。攝界內機。得出世益。後令得一乘者。攝界外機得。出出世益。此通餘經。太一曰。餘經是眷屬。若界下界內見聞。如善財前生。曾見聞普法。成金剛種。出世得法。即從文殊。至於安住地。神出出世證成。即婆珊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