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初釋相(二)
  初標分(二據)二列釋(三)
初約寄位顯(二)
初六位互融(二)
  初正明(一約)  二引證(經云)

  二因果無二(又以)

二報明位相(二)
  初牒分(二約)二演釋(三)
  初見聞位(一成)二解行位(二)
  初引天子(二亦)  二引善財(又如)

三證果海(二)
  初引示(三證)  二釋顯(當知)

三約行明位(二)
  初行中二位(三約)二位內行相(二)
初解行位(四)
初所感身土(二)
  初正明(其身)  二料揀(若三)

  二所起化用(又彼)  三福所感寶(其福)  四依位結成(當知)

  二信滿位(若約)
  二料揀三別成(十四)
  初疑三濫一問(問前)  二揀一異三答(答彼)  三一三位同問(同義)  四寄三顯一答(答為)  五後位何用問(問既)  六一中一切答(答說)  七初後義例問(問若)  八始末義齊答(答實)  九位無階降問(問若)十善巧安立答(二)
  初示義(答以)  二顯融(但以)

  十一信初信滿問(問若)  十二寄三得位答(答若)  十三是住非信問(問若)  十四行佛非住答(答由)
○第四修行時分(五)
初小乘(二)
初約三人(三)
  初示三根(第四)  二明劫量(此中)  三問釋成(問何)

二約二身(二)
  初法身(又依)  二生身(生身)
二始教(三)
初正明時劫(三)
  初正明(若依)  二劫量(但此)  三依身(仍此)

  二示修相好(又依)  三問答釋成(問三)

三終教(三)
初定三無數(三)
  初定三祗(若依)  二成報佛(又此)  三無百劫(文亦)

二不計劫數(二)
  初勝天王(二不)二寶雲經(二)
  初引經(二據)  二釋義(解云)
  三問成二說(問何)

  四頓教(若依)  五圓教(若依)

○第五修行依身(二)
  初標章(第五)二隨釋(五)
  初小乘(若依)二始教(二)
  初迴心(若始)二直進(二)
  初約寄位(若依)二就實報(二)
  初正明(二就)二通妨(二)
初正問(二)
  初問八地無現惑(問八)二答結生唯種子(二)
初奪直進(三)
  初正答(答若)  二引證(故離)  三奪釋(解云)

  二可迴心(若約)
二轉難(二)
  初躡前引難(問若)二依理作答(二)
  初正答(答此)二廣示(三)
  初標(然此)二列(十)
  初羅漢同佛(一說)  二寄分大小(二亦)  三寄因異果(三第)  四仁王寄地(四七)  五本業寄法(五初)  六梁論寄位(六世)  七比量分齊(七於)  八終教不退(八地)  九信滿超乘(九信)  十凡夫勝小(十初)

  三結(由有)

三終教(二)
  初正顯(若依)二問成(四)
  初留惑潤生問(問若)  二自在同生答(答若)  三悲增智增問(問如)四滯見滯寂答(四)
  初理無增上(答如)  二教有細麤(當知)  三印生奪熟(若言)  四存略指廣(又此)

  四頓教五圓教(二)
  初正釋(若依)  二通妨(問何)

○第六斷惑分齊(二)
  初牒章(第六)二隨釋(三)
  初小乘(有云)二三乘(二)
初漸教(二)
  初標分(若依)二隨釋(二)
初約位滅惑相(二)
初始教(二)
  初標乘指惑(初義)二依人明斷(二)
初二乘(三)
初煩惱(二)
  初標分(先辨)二演釋(二)
初列障名數(五)
  初總標列(初中)  二分三惑(於中)三識分別(四)
  初五識(五識)  二意識(意識)  三末那(末那)  四異熟(其第)

四明界別(二)
  初標揀(此分)二別釋(二)
  初分別(其分)  二俱生(其俱)
  五寄問成(問何)

二斷惑得果(二)
初斷分別(三)
  初標分(第二)二正顯(三)
  初具縛凡(一若)  二倍離欲(二若)  三已離欲(三若)

  三引教(如瑜)

二斷俱生(三)
初辨意識(二)
  初明地品(次斷)二顯出離(二)
  初漸(又進)二頓(四)
  初示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