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祖釋事理無礙曰。會法性者。以是同教一乘。義理分齊故(演義第七云。二別釋十門。即為十別。一一門中多先正釋。後會前義。即前性相不同中十對之義。又十對中唯會法性。以是同教一乘義分齊故。如前云。三乘一乘別。今但會一乘。五性一性別。今但會一性。十對皆然)。
  評曰。此蓋後三教並揀於權。(且法華仁王本業地論梁攝論等。凡說一乘三乘。皆是通語。以聖教多含。不可局執。自古聖賢及吾宗諸祖。互得引用。若據地論梁論皆以初二三地。寄在世間。四地至七地寄出世間。八地已上寄出出世間。一乘法以彼一乘為後圓教。三乘當中間三教。小乘愚法教。並將證成法華三一。當知法華中三乘之人。求三車出至門外者。則三乘俱是出世。自位究竟。即是四地已去至七地者是也。此依至相賢首也。若欲料揀性相二宗權實。亦得引證。則昔日詮性之教。皆屬一乘。昔日詮相之教。皆屬三乘。是故祖曰但會昔權。不會昔實。此依清凉圭峯也。今取後義)總是一乘。開之為同別。此事理無礙。是同教一乘之義理分齊故。故一一會前終頓能揀權三之義也。以同教一乘是該取頓實故也。
  密祖又曰。具此十門。方名理事無礙。又曰當同教大乘之極致。後觀別教等(祖曰。但理事鎔融存亡逆順通有十門。具此等十。方名理事無礙。已當大乘同教之極致。故下第三觀是別教一乘。逈異諸教)。
  評曰。即前清涼。存亡無礙全證之事理無礙門。此大乘同教。即前總取雙絕雙存圓教中同教也。以祖曰大乘亦名一乘故。理義正齊。不必疑也。後觀別教。此觀同教。何疑之有。次前即言是同教一乘之義理分齊。可為良證。
  觀祖又曰。實教大乘亦名一乘。謂會三歸一。唯有一乘法故。即後三教合為一實。即今性相二宗有多差別。略列十條。(貞元一之上)此能揀十義。亦即此經中同教之義。(演義第六云。然法性宗十義。即此經同教中義)密祖亦曰。即華嚴同教義(圓覺大鈔云。法性中十義。即華嚴中同教之義)。
  評曰。此亦後三合為一實。開二即同別。(貞元一之上云。第四就實教中。復有二門。一約有位無位。分之為二。則以終教同前始教。皆名為漸。第四名頓。二約圓融不融分成二種。即實教頓教。並皆不融。為同教一乘。唯第五圓融具德。名別教一乘。迎福曰。賢首教門只有一乘中。開二為同別。或云。圓教有二。開成同別。未甞有合後三。為一實教。開此為同別二教也。且後三開同別者。乃貞元疏也)開三即圓終頓也。是以為四。即但有同別。是合取頓實。即圓中之同也。以一乘三乘小乘三宗。不同一乘有二故。(然此三宗寄於五教。有乎二說。一孔目教章等。則以後一為一乘宗。中間三教為三乘宗。初一為小乘宗。二依華嚴圓覺等疏。初一為小乘宗。次一為三乘宗。後三為一乘宗。今即後義)此上釋合後三也。合為一乘。後段釋開後三也。則唯後一中自有同別。不取終頓。以一乘唯有同別。無餘乘故。故成三一也。(此上等元是白書)或五。則終頓圓。若後一自開同別。則離之之終頓。非合之之終頓。亦以一乘三乘小乘三宗。不同終頓各詮雙存俱泯。偏而非圓。若取終頓。全同四中。此理顯然。宜深思之。(此則分四教。即合終頓為圓中同教。分五教。則圓中自有同別)若將四教作五教釋通。開合不分。偏圓難辨。但見理事無礙之言。便名終教。如法華等。理事無礙一宗所收。大乘一發。判為偏淺。(且理事無礙自有三重。一能所無二。二能所俱泯。三存泯無礙。豈可纔見理事無礙之言。盡名終教。致使深義例為偏淺。何其謬哉)若謂圭山之言而不通者。(圭山以漸頓一分。則法華乃漸之終極。故屬終教。豈可執一言而妨多義也)豈不礙他漸中之圓。(演義第五云。華嚴之圓是頓中之圓。法華之圓是漸中之圓。漸頓之儀。二經則異。圓教化法。二經不殊)宗義(要問上云。法華經宗義是一乘經也)別意(教章云。是故當知法華別意。正在一乘)在於一乘等語乎。況吾宗未甞局判一經而作一教。以深為淺。吾祖誡之甚明。可深體之。可深思之(已上第二義竟)。
  清凉曰。一同教一乘同頓同實故(大疏玄談云。故此圓教。語廣名無量乘。語深唯顯一乘。一乘有二。一同教一乘。同頓同實故。二別教一乘。唯圓融具德故)。
  易簡釋曰。清凉玄文義理分齊中。同頓同實。及圓融具德。乃教下曲分義門。與以教攝乘。義意亦別。指總相會通同別并乘教開合同別。乃曰皆明教門。非是義相(易簡釋乘教開合中文也)。
  評曰。此兄常曰。但是義相。非為機教門。以一圓教。豈有二種修證。故此揀云乃教下義門是義相也。不同二處(總相會通。并乘教開合二處也)皆明教門矣。
  迎福釋曰。三此中同教。要圓教與終頓二教。義類相似。故云同也(清凉自言。同教者謂終頓二教也。未甞云要圓教與終頓義類相似。故云似涉無稽也)。
  評曰。迎福老人。聰明愽達。當今諸方放出一頭地者也。此論似涉無稽何耶。
  清涼釋曰。言同教者。謂終頓二教。雖說一性一相。無二無三(演義第七)。
  評曰。此正同教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