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云。摩訶衍法諸佛所得耶。能得於諸佛。諸佛得不故。菩薩二乘一切異生亦復如是。性德圓滿海是焉)或名教本。或名總相法門。(大經疏三之上云。第一天王得總相法門。諸佛將興。皆生彼天。下生之時。普應法界。頓闡華嚴。為圓滿法)或名圓滿教輪(華嚴經第二卷云。復次知足天王。得一切佛出興世圓滿教輪解脫門)。
  評曰。皆華嚴圓別一乘。全收諸教之大宗也。包容融攝具德圓通。隨稱皆得耳(此全得總相會通之大意。故引諸名。為分教之本。願諸來裔幸冀留情)。
  或開為二。或曰本末。(章曰。一本教。謂別教一乘為諸教本故。二末教。謂小乘三乘從彼所流故)或名究竟方便。(章曰。究竟及方便。以三乘小乘。望一乘。悉為方便故)或曰三乘一乘。(孔目一乘三乘章)或曰共不共教。(智論以華嚴經為不共教。餘經是共教也)或名同別。或名正乘方便乘。或約大小。(要問云。謂大小二乘。於方便中。從教趣果分二故)或約權實。(且權實有乎二說。一約究竟方便。以明權實。於五教中。後一為究竟乘。前之四教為方便乘。前四教自有權實。何以俱為權耶。答。以實體不足故不說。一切皆有佛知見故。故屬三乘。並為方便。二貞觀以來法相繁異。以五性三乘為實。一乘一性為權。其說翳乎一乘。其道盛行中國。於是起信等疏。言教具闕中。廣闢斯義。遂明一乘一性為實。三乘五性為權。於五教中。前二為三乘。後三為一乘。終頓皆明一性。是以判入一乘。清涼圭峰。皆承襲之。遂有二說焉)或約曲直。(釋迦經謂屆曲教。舍那經謂平道教)或約漸頓等(章曰。謂以先習小乘。後趣大乘。大由小起。故名為漸。直徃菩薩。大不由小。故名為頓)。
  評曰。皆前一乘圓教開也。但或首開不共一乘。次分大小權實。(首開不共。於共教中。分為大小。就大乘中。復分權實)或先析小乘。後分權實同別。(先開不共小乘。次分權實。前一為權。後三為實。就一實中。復分同別。前二為同教一乘。後一為別教一乘)或作一乘。(一乘有二。一同教一乘。二別教一乘)或作三。一故開二中有多變態耳。然諸共教或名三乘。或名一者。由一乘共即彼三乘小乘。但由智迴向。故入一乘攝。(孔目真如章)左右稱耳。問諸方便乘名一乘者。為即以否。(否者。不定之詞。諸方便乘名一乘者。為即究竟一乘耶。為非究竟一乘耶)答有二義。一由依究竟一乘教成。何以故。從一乘流故。又為一乘教所目故。無異事也。二與彼究竟圓一乘為方便故。故說一乘非即圓通自在義也(孔目。橫依方便進趣法門故。約即不即以分。二義差別故)。
  或開為三。小乘三乘一乘。或漸頓等。(光統立漸頓圓。至相搜玄用此)。
  評曰。初義就五教有二說。若皆為(去聲)三人。則中三為三。(如探玄教章孔目問答等)若泯二屬。一則後三皆一。(如華嚴。圓覺疏等)是故四中同教一乘。或從三出。(就共教中。約存三泯二不同。分之為二)或從一出。(合後三為實。分之為二。則有同別一乘)是故貞元大開權實仍小。為三十條揀權。於後一實。開同別也(貞元第一之上)。
  或分為四。謂別教小乘。至別教一乘。或小漸等。(探玄云。或分為四。此有二義。一於上共教中。約存三泯二。開兩教故。為四。一別教小乘。二同教三乘。如深密等。三同教一乘。如法華等。四別教一乘。如華嚴等。二約歷位無位開漸頓二教故。為四。一小乘教。二漸教。三頓教。四圓教)。
  評曰。原夫初義通論大旨。唯有三宗。別教小乘不通菩薩。名小乘宗。共教三乘三人同稟。名三乘宗。直顯本法。并會三歸一。名一乘宗。但五教中。六七(清凉圭山)二祖。多取泯二屬一。以揀於權。後三皆實。名一乘宗。不融為同。以融為別。(貞元第一之上。前已引竟)四五。(雲華賢首)二祖。每以中間。通為(去聲)屬三乘宗。後一究竟為一乘宗。五祖復以存三泯二。分其頓實。歸一乘宗。(探玄第一)故五六祖師分三之後。皆就三宗。兩其同別。而成四教。(探玄。并大疏。皆於共教中。約存三泯二開兩教。故分為四)一乘宗中自有二故。是故或將第五為別。前四總為共教一乘。於中即有小乘三乘一乘。或更析開不共小乘共教三乘。其餘如來藏佛性泯二之教。楞為共教一乘。與今圓開四教。名體全符。蓋諸共教上下相望。自有共不共也。(要問上一乘分齊義云。仍諸共教上下相望。有共不共。如小乘教三世有等。三乘則無。三乘教有。小乘則無。或二乘共有。如道品等名數共同。或二乘俱無。則一乘教是也)若析頓實以為所揀。總屬方便。入三乘攝。却散為五。後一自具同別。為一乘宗。是則一乘還有同別。亦順三宗。故一乘中無二同教對一別也。是則頓實。屬三則權。屬一則實。離偏而合圓也。蓋以教海之中接引物機。有多方便。句數不同。前代諸德各述一門。(如古今立教中辨)吾祖籠絡結成教網。故有開合。縱成多教。皆初圓中漸次開也。苟爾亦圓之始小耶。答實爾。總之別也。又何離偏而合圓耶。機有普別。智有三一。得向異故。是故卷舒不曰一端。舒而常卷。卷又即舒。舒卷自在。為華嚴教網之大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