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移文示家人。乐天方买终南紫石欲开文士传。遂辍以勒之。
浣花夫人
浣花夫人姓任氏。崔宁之妾。按通鉴。成都节度崔旰入朝。杨子琳乘虚突入成都。宁妾任氏。出家财募兵得数千人。自帅以击之。子琳败走。朝廷加旰尚书。赐名宁。任氏封夫人。
张镒母
张镒。字季权。为殿中侍御史。华原令卢枞为邑人所构。有司承风。以死论。镒不直之。乃白其母曰。今理枞。枞免死而镒坐贬。默则负官。贬则为太夫人忧。敢问所安。母曰。儿无累于道。吾所安也。遂执正其罪。枞得流。镒贬抚州司戸。
元徽之母
唐比部郞元寛妻。荥阳郑氏。拾遗稹母也。习礼学。归元氏。敬共祀事。元郑皆大族。中外吉凶之礼有疑义。辄于母取衷焉以无愆于礼。比部蚤世。子稹 积方龆龁。郑手书亲授之。皆以通经举高第。入官。持家二十五年。专用训诫。儿童不识榎楚。闺门之内熙如太古时。
刘玄佐母
唐德宗时。宣武节度使刘玄佐。其母虽贵。日织绢一疋。
李翱女
李翱尚书牧江淮郡。进士卢储投卷来谒。李礼待之。置文卷几案间。赴公宇视事。长女及笄。见文卷寻绎数四。谓小青衣曰。此人必为状头。李公闻之。深异其语。乃纳为壻。明年果状元及第。
赵武孟母
赵武孟。张掖人。少游猎。每有获。必以肥鲜供母。母泣曰。汝不好书而敖荡。吾安望哉。竟不食其膳。武孟感激。遂力学淹该书记。自长安丞为右台御史。着河西人物志十篇。
高愍女
高愍女。唐建中时人。父彦昭。事节度李正已。及李纳叛。质其妻子使守濮阳。彦昭倡义。挈城归河南都统刘玄佐。纳屠其家。时女七岁。母李氏怜其幼。请免死为婢。许之。女不肯曰。母兄皆不免。何赖而生。母兄将被刑。徧告四方。女问故。答曰神可祈也。女曰。我家以忠义诛。神尚何知而拜之。问父所在。西向哭。再拜就死。德宗骇叹。诏太常谥曰愍。诸儒争为之诔。彦昭从玄佐救宁陵。复汴州。累功授颖州刺史。朝廷录其忠。卒赠陜州都督。
朱延寿妻
朱延寿。舒城人。昭宗擢奉国军节度使。姊归杨行密。行密狎之。延寿怒。阴与田頵谋行密。事泄。行密诈目病。谓夫人曰。不幸丧明。诸子幼。得舅代我无忧矣。夫人以书召延寿至。执而杀之。其妻集家人焚府舍曰。誓不以皎然之躯为雠人所辱。遂付火死。
夏侯氏
夏侯氏。唐胙城人。刘寂妻也。父长云为盐城丞。丧明无子。时已生二女。求与寂绝归侍父。后五年父亡。毁不胜衣。被发徒跣。负土作冢庐其左。寒不绵。日一食者三年。
董昌龄母
董昌龄尝为泗州长史。家世居于蔡。至吴元济时为吴房令。母杨氏密戒曰。逆顺成败。儿可图之。昌龄未决。元济又署为郾城令而质其母。母复戒曰。顺死贤于逆生。汝去而吾死。乃孝子也。逆党欺天。天所不福。汝当速降。无以老母为念。于是王师逼郾城。昌龄遂以城降。宪宗闻之喜。召昌龄至。卽拜郾城令。兼监察御史。昌龄谢曰。此皆吾母之训。宪宗嗟叹良久。蔡平。杨氏幸无恙。节度使李逊疏杨氏节义。诏封北平郡太君。
衡方厚妻
唐衡方厚为董昌龄所杀。妻程氏步行诣阙。自刖其足为夫陈冤。文宗诏封为武安县君。
坚正节妇
坚正节妇李者。年十七。嫁为郑廉妻。未踰年廉死。夜忽梦一男子求为妻。初不许。后数数梦之。李自疑容貌未衰。丑所召也。卽截发麻衣不熏餙。垢面尘肤。自是不复梦。刺史白大威钦其操。号坚正节妇。
柳子厚母
柳太君卢氏。涿郡人。侍御史柳鎭妻。宗元子厚母也。侍御官吴中。宗元生四岁。家无书。卢亲授古赋十四首皆讽传之。侍御将改葬其父母而没不克葬。卢痛之。宗元为礼官。辄呼曰。汝忘而父所欲襄者大事乎。吾冢妇也。今宜老而不自暇。为是故也。会宗元以谴谪永州。命之曰。汝惟不自爱底于罚。今将大儆于其后。明者不悼往事。母徒戚戚为也。已竟卒永州。二女。长适博陵崔简。幼适河东裴氏。皆贤孝。人以为太君教训所渐云。
饶娥
饶娥。乐平人。生小家。颇自修整。父绩渔于江。舟覆。沉其尸。娥年十四哭水上。不食三日死。俄大震电。水虫多死。父尸浮出。乡人异之。立庙。柳宗元勒碑。宋范仲淹诗。有唐孝女号饶娥。哭得严亲上碧波。古渡清风明月夜。令人不忍听渔歌。
邹待征妻
邹待征妻薄氏。武康尉自牧之女也。从待征官江阴。袁晁乱。薄为贼所掠。将污之。不从。语家媪使报待征曰。我义不辱。卽死于水。贼去得其尸。义声动江南。李华为作哀节妇赋。
木兰女
木兰。唐人女也。代父戍边。十二年人不知其为女。归赋戍边诗云。促织何喞喞。木兰当戸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声唤女。但闻黄河流水声溅溅。旦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胡骑声啾啾。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