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及执绠者耳尽痛。
墓盗
鄞有猾盗詹拣尸者。善发古墓。事觉系狱。以玉碗二、黄金数锭、赂邑绅包泽求解。包曰。此为盗物无疑。当不待教而诛者。亟言于当道。之法。其祸少息。近日徽州亦有此事。以皮为帐。钻土入墓。骨黄者吉。即易骸而葬。白者凶。黑大凶。后皆伏法。包有刚介声。历宦称阎罗包老云。
冥婚
曹操爱子苍舒死。聘甄氏死女合葬。冥婚之说所自起。近时叶台山少师女死。女故字林给事梓子。子亦死。迎而合穸。千古事必有对者。
寿椁
南唐沈彬有诗名。保大中。以尚书郎致仕。寄居高安。尝荷杖郊原。手植一树于平野间。裴徊不能去。戒诸子曰。异日葬吾此地。违之者非吾子也。居数年卒。伐树。掘土丈余。得一石椁。工用精妙。光洁可鉴。盖上刊八篆字云。天成二年。寿椁一所。乃举棺就而葬之。
墓之凶吉
蔡端明言地理家说无了期。近世魏元履葬于平坡。地深三丈六尺。梯而下棺。蔡季通所卜也。既而元履之后遂绝。古人所以行营高燥者。高则远人。燥则避风。魏公之葬无乃太卑湿乎。
李阁学九我。自其祖。原兄弟二支。一多子孙。文且贵。一最衰落。疑祖坟有利有不利也。发而改葬。其尸半存半毁。若有界者。未几。阁学亦卒。余友蔡五岳宪副乃其门生。为泉州太守。所亲见。馆友李碧海亦言其家一支多至百余丁。皆聪明。读书显贵。一仅十余人。I不识字。
不会葬
祠土题主。执事者皆东向。迎东方生气也。泰和曾姓者。请二秀才行礼,一为杨廷策。一郭应凤。行礼归。未旬日。策、凤、俱亡。岂未明于东向之礼耶。邵康节不会葬。其亦有见于此与。
方相
近年诸大臣出葬。其威仪可谓极盛。然有一欠事。凡方相辟路。自四品以上皆四目。以余所见止二目。盖细事。初不经怀也。
羡道刊志
墓志铭藏于圹内。惟裴子野卒。宋湘东王作铭。藏矣。邵陵王又作志。堙于羡道。羡道列志自此始。
志墓无愧
杨慈湖之父廷显。字时发。少时尝自视无过。视人有过。一日忽自念曰。岂其人有过而吾独无过乎。于是自省。即得一过。旋又得二三。已而纷然。乃大恐惧。痛惩力改。或至泣下。象山陆九渊为之墓碣。尝曰。志墓非古。而铭多溢辞。惟于公无愧云。
溢美
杨惟立作许某志铭。兄镜川守陈书曰。志铭之言多溢美。吾弟此作。盖眩于志铭之言也。后有览者。尚论其世。难乎免于君子之诛矣。惟立者。杨公守随也。
大范志铭
大范老子忠献公雍。压于小范老子文正公仲淹。然大范亦何可易及。临殁。索志铭于小范。称曰。发身如班定远。筹边如马伏波。又曰。维侯之德。柔文刚武。攘彼戎寇。御彼害。盖忠献能文。而以武职起家。故云。戎人称知州为老子。
楼启墓志
天顺七年。会场之火。大风。士焚死者百有十六人。鄞人楼启者与焉。先期杨晋庵守陈。梦有人求楼志铭者。心异之。后果如梦。

苏州葑门内有土阜对峙水中。虽巨浸弗没。号曰浮墩。相传此地昔有双松参天。建炎狄难。溃兵欲伐之。陨石如雨。乃止。今放生池即其地。
广信府城中东北隅有万松墩。隆基而圆。土膏沃衍。前左介两学间。旧传为周瑜故宅。
新安有篁墩。以多竹名。程氏始祖。赐第庙食处也。黄巢经其地。与己同姓者。俱不杀。民惧其戕害。改为黄公墩。成化间。襄毅公贵。考图牒。询故老。恶其以忠臣故第。辱于逆贼。乃复旧名。子敏政。因自号。遂显于时云。

嘉靖三十二年春。方士陶仲文奏。济南府齐河县有道士张演升。建大清桥。臣已募银一万三千两助功。近闻浚河得龙骨一。重十斤。又突出石沙一脉。长数丈。若有神助。迄今尚未报完。乞捐内帑。以终大工。上令给银一万四千两。
琉璃河建桥。乃嘉靖二十年事。费各处帑银三十余万两。钦助又九万三千余两。胡良河建桥。并□□□桥。乃神庙二年事。慈宁宫发银一万五千两。钦发又五万两。卢沟桥建于先朝。后时加修筑。比琉璃桥费又且十倍多矣。
蔡忠惠k洛阳桥。横亘江中。撰时揆日。画基所向。锲趾所立。皆豫移檄江神。神得其吉告之。至凿石伐木。激浪以涨舟。悬机以弦。每有危险。神则来相。趾石所累。蛎辄封之。至今泉州人能言。而公自作桥记。直言丈尺。费金钱成数。与年、月、时、日。首尾不及百字。噫。若在今日。不知许多夸张。并及神异梦寐已。
俗本传端明造桥。移檄海神。一卒应募。得醋字而还。解曰。酉月二十一日。此事亦奇。然实国朝蔡锡之事。端明既有神助建此桥。后复圯。锡以泉州知府修之。发石有刻文云。石头腐烂。蔡公再来。遂改名万安云。锡字廷予。鄞县人。官大理卿。有清操。两事合为一。前后二蔡殆其再世乎。
石桥易败。易以木而得久者。我明姜昂之于e水也。 【 昂。太仓人。】 木桥易败。易以石而得久者。唐李昭德之于洛阳也。累石为柱。锐其前杀水。涛不为怒。亦昭德也。
吴江长桥乃庆历三年尉王廷坚所造。钱公辅有记。
赵州石桥。成唐大足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