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部总论
礼记
  学记
三年视敬业乐群
七年视论学取友


业谓艺业长者敬而亲之乐群谓朋友善者愿
 而乐之取友谓选择好人与之为友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



燕朋为燕朋友不相尊敬则违业师之教道

 前辈部总论
礼记
  曲礼
谋于长者必操几杖以从之长者问不辞让而对非
礼也


操执持也杖可以策身几可以扶己俱是养尊
 者之物故于谋议之时持就也
  又
长者与之提携则两手奉长者之手负剑辟诏之
则掩口而对


习其扶持尊者提携谓牵将行负谓置之于背
 剑谓挟之于旁辟诏之谓倾头与语口旁曰
 掩口而对习其乡尊者屏气也说蓝田吕氏曰长
 者与之提携则两手奉长者之手以长者之意不
 可以不承也负剑辟诏之则掩口而对以气之
 逼人人或恶之也古之佩剑者挟之于旁负剑即
 佩剑也童子之幼者长者或旁挟之如负剑然故
 谓之负剑也 马氏曰就而携之则奉其手近而
 诏之则掩口而对者皆事长之礼也古之成人有
 德小子有造者岂一朝一夕之习哉盖自幼稚而
 已知礼让矣少而习之壮而行之老而安之古人
 年弥高而德弥劭者盖出于此也
从于先生不越路而与人言遭先生于道趋而进正
立拱手先生与之言则对不与之言则趋而退


不越路与人言尊不二也先生老人教学者拱
 手为有教使趋退为其不欲与己并行


马氏曰
 先生者齿长而有德之称古之冠者见于乡大夫
 乡先生乡饮酒之礼主人就先生而谋宾尊爵贵
 德之义也孟子以先生目宋径自谓长者盖长
 者长于彼而未必有德先生德齿俱高矣尊者体
 舒卑者体蹙进退必趋者卑以自处也 永嘉戴
 氏曰礼无二敬从先生而越路与人言则敬有所
 分矣趋进者惧先生之有教令也趋退者不敢与
 先生并行也道遇长者而引避虽足以致敬而非
 所以承命也长者不与之言而随行不置亦非所
 谓承意也进退之际其难如此可不谨哉
从长者而上丘陵则必乡长者所视



永嘉戴氏曰从长者而升高非以远览也所以
 承教也违长者所视则志在览物敬长之意失矣
 况长者欲有所问乎

 同学部艺文一
  同学一首别子固     宋王安石
江之南有贤人焉字子固非今所谓贤人者予慕而
友之淮之南有贤人焉字正之非今所谓贤人者予
慕而友之二贤人者足未尝相过也口未尝相语也
辞币未尝相接也其师若友岂尽同哉予考其言行
其不相似者何其少也曰学圣人而已矣学圣人则
其师若友必学圣人者圣人之言行岂有二哉其相
似也适然予在淮南为正之道子固正之不予疑也
还江南为子固道正之子固亦以为然予又知所谓
贤人者既相似又相信不疑也子固作怀友一首遗
予其大略欲相扳以至乎中庸而后已正之盖亦尝
云尔夫安驱徐行中庸之庭而造于其堂舍二贤
人者而谁哉予昔非敢自必其有至也亦显从事于
左右焉尔辅而进之其可也噫官有守私有系会合
不可以常也作同学一首别子固以相警且相慰云
  明经会约        明林希恩
林子曰古之为师者教人以修道今之为师者教人
以学文今诸生之所以从我者固专其道而我之所
以与诸生者必兼以文独不观之仲尼之徒乎问政
为邦仕鲁仕卫盖幼学壮行圣人所不废也况科举
之兴出自国制而仲尼之圣亦曰从周是知古之君
子未尝不仕而明经之学亦当时之载质也其惟正
心修身以为兼善之地业举遵制以为进身之阶斯
谓之有体有用之学大中至正之道也条列于左诸
生其惟遵而行之
一作文以四九日为期每期作文一篇辰候至午候
而止诸生所习之经不同会日俱作四书文经文随
便自作
一作文以理为主气辅之平淡中取奇词苑之巨匠
也苏子瞻曰凡作文字少小时须令气象峥嵘采色
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其实不是平淡乃绚烂之
极也真可谓文章之评矣近来做文者不会汉人六
代之意漫袭汉人六代之词自以为高古美丽又有
一等专用新奇之字文以艰深之词断手截足令人
难句为高是皆才不足而气不昌故不得已假此以
取名尔今后作文理要精微气要昌大转折处亦要
圆活然此非可以易言也盖由养之于内既至而后
发之于词自顺矣故曰有德者必有言诸生毋徒求
之文字之间可也
一看书每日上午四书下午本经各一叶半所看书
白文务要熟诵小注亦要熟诵
一读书每十日义二篇论策表各一篇
一每月四九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