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咸康二年冬十月诏曰历观先代
莫不崇明祀宾礼三恪故杞宋启土光于周典宗
姬侯卫垂美汉册自顷丧乱庶邦殄悴周汉之后绝
而莫继其详求卫公山阳公近属有履行修明可以
继承其祀者依旧典施行
穆帝升平元年陈留王表称疾废积年求立后廷议
不依
按晋书穆帝本纪不载 按杜佑通典升平元年陈
留王励表称废疾积年不可以奉祭祀请依春秋之
义求以立后太学博士曹耽议春秋之义后立子以
贵不以长盖以为宗庙主故也晋公族穆子有废疾
以让其弟卫襄公嗣子絷足不能行立其弟晋卫皆
废嫡立庶者明臣之义终无执祭朝见之期以之居
位违犯情礼故也礼有故使人摄祭非终身疾者励
为君王故事未有诸侯以疾去国成比胡讷议孟絷
立弟异于陈留二王之后礼不宜废太常王彪之奏
臣按讷耽二议为许其所陈也各无明文臣以为经
史所记未有南面称孤而以疾病退为庶人者也励
纂封先代近四十年位在朝宾今以疾退既废之后
若同庶人则名贱而役□处以朝官则职替而班下
以旧礼则制重而无位量兹三义莫知其礼宗庙享
祭礼有假摄古今依礼行之有由来矣
升平二年冬十月乙丑陈留王曹励薨
按晋书穆帝本纪云云
哀帝兴宁元年冬十月甲申立陈留王世子恢为王
按晋书哀帝本纪云云
孝武帝太元三年夏五月庚午陈留王曹恢薨
按晋书孝武帝本纪云云
太元八年十一月壬子立陈留王世子灵诞为陈留

按晋书孝武帝本纪云云
太元十二年依廷议皇太子班次宜在陈留王之下
陈留王朝会应有常次
按晋书孝武帝本纪不载 按杜佑通典太元十二
年博士庾弘之等议陈留王前代之后遇以上宾之
礼皇太子虽国之储副在人臣之位今谓班次宜在
王下又按仆射王彪之以为禅让之始王与继嗣之
末孙降杀殊矣是以春秋之会杞不异列宋不殊位
今陈留王朝会自任其来则无绳墨之准既以来朝
则应有常次至于大会升殿虽在上位亦无殊别之
座名同朝录将事有例且朝录盖是纪官名之简制
曰可


时陈留嗣王薨王彪之议山阳公薨故事给绢
 二百匹山阳公于今稍远可特给布绢二百匹钱
 三十万宜小优于山阳也
  宋
高祖永初元年封晋帝为零陵王
按宋书高祖本纪永初元年夏六月丁卯即皇帝位
封晋帝为零陵王令食一郡载天子旌旗乘五时副
车行晋正朔郊祀天地礼乐制度皆用晋典上书不
为表答表不称诏
永初二年零陵王薨丧礼一依魏明帝服山阳公故

按宋书高祖本纪二年秋九月己丑零陵王薨车驾
三朝率百僚举哀于朝堂一依魏明帝服山阳公故
事太尉持节监护葬以晋礼 按褚叔度传叔度长
兄秀之秀之妹恭帝后也高祖受命徙太常秀之弟
淡之高祖受命为侍中兄弟□尽忠事高祖恭帝每
生男辄令方便杀焉或诱赂内人或密加毒害前后
非一及恭帝逊位居秣陵宫常惧见祸与褚后共止
一室虑有鸩毒自煮食于□前高祖将杀不欲遣人
入内令淡之兄弟视褚后褚后出别室相见兵人乃
逾垣而入进药于恭帝不肯饮曰佛教自杀者不复
得人身乃以被掩杀之
文帝元嘉 年荀伯子表零陵王位在陈留王上
按宋书文帝本纪不载 按荀伯子传伯子迁散骑
常侍本邑大中正又上表曰伏见百官位次陈留王
在零陵王上臣愚窃以为疑昔武王克殷封神农之
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
陈夏后于杞殷后于宋杞陈□为列国而蓟祝焦无
闻焉斯则褒崇所承优于远代之显验也是以春秋
次序诸侯宋居杞陈之上考之近世事亦有征晋太
始九年诏赐山阳公刘康子弟一人爵关内侯卫公
姬署宋侯孔绍子一人驸马都尉又太始三年太常
上博士刘□等议称卫公署于大晋在三恪之数应
降称侯臣以零陵王位宜在陈留王之上上从之
元嘉十三年零陵王太妃薨追崇为皇后以晋礼葬

按宋书文帝本纪元嘉十三年秋七月己未零陵王
太妃薨追崇为晋皇后葬以晋礼
  南齐
高帝建元元年封宋帝为汝阴王汝阴王薨以刘引
嗣太妃薨追赠为后
按南齐书高帝本纪建元元年夏四月甲午即皇帝
位封宋帝为汝阴王筑宫丹阳县故治行宋正朔车
旗服色一如故事上书不为表答表不称诏庚子诏
宋帝后蕃王诸陵宜有守卫有司奏帝陵各置长一
人兵有差王陵五人嫔妃三人五月己未汝阴王薨
追谥为宋顺帝终礼依魏元晋恭帝故事冬十月丙
子立彭城刘引为汝阴王奉宋帝后辛巳汝阴太妃
王氏薨追赠为宋恭皇后
  梁
武帝天监元年封萧宝义为巴陵王
按梁书武帝本纪天监元年夏四月丙寅即皇帝位
封齐帝为巴陵王全食一郡载天子旌旗乘五时副
车行齐正朔郊祀天地礼乐制度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