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罚凡郊祀之事掌省牲视濯大丧则
掌奉安梓宫凡国有大疑大事与太尉同世祖即位
为大司徒


汉官仪曰王莽时议以汉无司徒官故定三公
 之号曰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世祖即位因而不
 改蔡质汉仪曰司徒府与苍龙阙对厌于尊者不
 敢号府应劭曰此不然丞相旧位在长安时府有
 四出门随时听事明帝本欲依之迫于太尉司空
 但为东西门耳国每有大议天子车驾亲幸其殿
 殿西王侯以下更衣并存每岁州郡听采长吏臧
 否民所疾苦还条奏之是为之举谣言者也顷者
 举谣言者掾属令史都会殿上主者大言某州郡
 行状云何善者同声称之不善者各尔&#枚大较
 皆取无名势其中或有爱憎微裁黜陟之暗昧也
 若乃中山祝恬践周召之列当轴处中忘謇谔之
 节惮首尾之讥悬囊捉撮无能清澄其与申屠须
 责邓通王嘉封还诏书邈矣乎周礼有外朝于宝
 注曰礼司徒府中有百官朝会殿天子与丞相决
 大事是外朝之存者
建武二十七年去大


汉旧仪曰哀帝元寿二年以丞相为大司徒郡
 国守长史上计事竟遣公出庭上亲问百姓所疾
 苦记室掾史一人大音读&#毕遣&#曰诏书殿下
 禁吏无苛暴丞史归告二千石顺民所疾苦急去
 残贼审择良吏无任苛刻治狱决讼务得其中明
 诏忧百姓困于衣食二千石帅劝农桑思称厚恩
 有以赈赡之无烦挠夺民时今日公卿以下务饬
 俭恪奢侈过制度以益甚二千石身帅有以化之
 民冗食者请谕以法养视疾病致医药务治之诏
 书无饰厨养至今未变又更过度甚不称归告二
 千石务省约如法且案不改者长吏以闻官寺乡
 亭漏败墙垣e坏不治无办护者不胜任先自劾
 不应法归告二千石听十年更名相国案献帝初
 董卓自太尉进为相国而司徒不省及建安末曹
 公为丞相郗虑为御史大夫则罢三公官荀绰晋
 百官表注曰汉丞相府门无阑不设铃不警鼓言
 其深大阔远无节限也
长史一人千石掾属三十一人


汉官目录三十人
令史及御属三十六人本注曰世祖即位以武帝故
事置司直居丞相府助督录诸州建武十八年省也


献帝起居注曰建安八年十二月复置司直不
 属司徒掌督中都官不领诸州九年十二月诏司
 直比司隶校尉坐同席在上假传置从事三人书
 佐四人
司空公一人


马融曰掌营城郭司空土以居民
本注曰掌水土事凡营城起邑浚沟洫修坟防之事
则议其利建其功凡四方水土功课岁尽则奏其殿
最而行赏罚凡郊祀之事掌扫除乐器大丧则掌将
校复土凡国有大造大疑谏争与太尉同


韩诗外传曰三公之得者何曰司马司空司徒
 也司马主天司空主土司徒主人故阴阳不和四
 时不节星辰失度灾变非常则责之司马山陵崩
 e川谷不通五谷不植草木不茂则责之司空君
 臣不正人道不和国多盗贼民怨其上则责之司
 徒故三公典其职忧其分举其辨明其得此之谓
 三公之事
世祖即位为大司空


应劭汉官仪曰绥和元年罢御史大夫官法周
 制初置司空议者又以县道官狱司空故覆加大
 为大司空亦所以别大小之文
建武二十七年去大


汉旧仪曰御史大夫&#上计丞长史曰诏书殿
 下布告郡国臣下承宣无状多不宄百姓不蒙恩
 被化守长史到郡与二千石同力为民兴利除害
 务有以安之称诏书郡国有茂才不显者言残民
 贪污烦扰之吏百姓所苦务勿任用方察不称者
 刑罚务于得中恶恶止其身选举民侈过度务有
 以化之问今岁善恶孰与往年对上问今年盗贼
 孰与往年得无有群辈大贼对上臣昭案献帝建
 安十三年又罢司空置御史大夫御史大夫郗虑
 虑免不得补荀绰晋百官表注曰献帝置御史大
 夫职如司空不领侍御史
属长史一人千石掾属二十九人


汉官目录云二十四人
令史及御属四十二人
将军不常置本注曰掌征伐背叛比公者四第一大
将军次骠骑将军次车骑将军次卫将军又有前后
左右将军


蔡质汉仪曰汉兴置大将军骠骑位次丞相车
 骑卫将军左右前后皆金紫位次上卿典京师兵
 卫四夷屯警
初武帝以卫青数征伐有功以为大将军欲尊宠之
以古尊官唯有三公皆将军始自秦晋以为卿号故
置大司马官号以冠之其后霍光王凤等皆然成帝
绥和元年赐大司马印绶罢将军官世祖中兴吴汉
以大将军为大司马景丹为骠骑大将军位在公下
及前后左右杂号将军众多皆主征伐事讫皆罢


魏略曰曹公置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