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归安     前人
我歌柳恽诗送子南汀发山城逢社雨绿树啼莺歇
留连孤艇迟惆怅双瓶竭高士尚为簿休惭府中谒
无事坐闲厅弹琴看湖月
  赠张主簿          前人
离离平阜禾纂纂横林枣客行爱乐土秋晚华亭道
停烛春纺迟鸣榜潭鱼早借问何能然年来县官好
  送萧县丞朝京        张羽
天官妙选待才贤茂宰清名众所传漠漠去帆冲暮
雨萧萧行李似当年逶迤客路趋京口迢递王城在
日边为说乌程民吏待金陵酒美莫留连
  送赵县丞之任招远      罗□
海上群山鱼立头待君单骑入登州飓风夜半惊批
屋蜃气朝来看吐楼谚数漫从群吏听耳真聋有府
公留寅宾出日今何处好与乘闲款款游
  送陆丈移官海丰丞     王登
官舍有余清无言政未成头从潮上白水在橐中轻
过鲁无鱼食归吴借马行簿书期倘暇一问济南生

 县佐部杂录
风俗通汉家因秦十里一亭亭留也盖行旅宿会之
所亭中民有争讼吏留辨处勿失其政也案颜师古
曰亭长者主亭之吏也亭谓停留行旅宿食之馆
交州记秦兼天下又除附庸为乡有乡则有旅今之
啬夫是也乡之为言境也言在人境域之中是社稷
之臣非王所置故言乡也夫之为言扶也扶助县国
无自专之威为主民之吏当爱人故言啬也
通典唐人呼县丞为赞府李白又有赞公少公之称
称主簿曰少尹亦曰上辖
朱子语录鄂渚教官阙朱子曰某尝劝人不如作县
丞随事犹可以及物
山堂肆考相书占气要诀曰口中有黄气如龙七十
日迁为丞也故唐张|云九千里之丹凤自下升高
七十日之黄龙从微知着
日知录汉书百官表县令长皆秦官掌治其县皆有
丞尉秩四百石至二百石是为长吏百石以下有斗
食佐吏之秩是为少吏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
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侥三老掌教化啬夫职
听讼收赋税游侥侥循禁贼盗县大率方百里其民
稠则减稀则旷乡亭亦如之皆秦制也高帝纪二年
二月令举民年五十以上有修行能帅众为善置以
为三老乡一人择乡三老一人为县三老与县令丞
尉以事相教复勿繇戍此其制不始于秦汉也自诸
侯兼并之始而管仲J敖子产之伦所以治其国者
莫不皆然而周礼地官自州长以下有党正族师闾
胥比长自县正以下有鄙师A长里宰邻长则三代
明王之治亦不越乎此也夫惟于一乡之中官之备
而法之详然后天下之治若网之在纲有条而不紊
至于今日一切荡然无有存者且守令之不足任也
而多设之监司监司之又不足任也而重立之牧伯
积尊t重以居乎其上而下无与分其职者虽得公
廉勤干之吏犹不能以为治而况托之非人者乎后
魏太和中给事中李冲上言宜准古五家立一邻长
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长取乡人强谨者邻
长复一夫里长二党长三所复复征戍余若民三载
无愆则陟用陟之一等孝文从之诏曰邻里乡党之
制所由来矣欲使风教易周家至日见以大督小从
近及远如身之使手干之总条然后口算平均义兴
讼息史言立法之初多称不便及事既施行计省昔
十有余倍于是海内安之后周苏绰作六条诏书曰
非直州郡之官皆须善人爰至党族闾里正长之职
皆当审择各得一乡之选以相监统隋文帝师心变
古开皇十五年始尽罢州郡乡官而唐柳宗元之言
曰有里胥而后有县大夫有县大夫而后有诸侯有
诸侯而后有方伯连帅有方伯连帅而后有天子由
此论之则天下之治始于里胥终于天子其灼然者
矣故自古及今小官多者其世盛大官多者其世衰
兴亡之涂罔不由此汉时啬夫之卑犹得以自举其
职故爰延为外黄乡啬夫仁化大行民但闻啬夫不
闻郡县而朱邑自舒桐乡啬夫官至大司农病且死
嘱其子曰我故为桐乡吏其民爱我必葬我桐乡后
世子孙奉尝我不如桐乡民及死其子葬之桐乡西
郭外民共为起冢立祠岁时祀祭至今不绝二君者
皆其县人也必易地而官易民而治岂其然哉

 县佐部外编
益部耆旧传王纯为d令牦亭有鬼每杀止客纯直
入亭止宿至夜半有女子称冤曰妾涪令妻也过此
亭亭长杀之妾十余口埋楼下夺取财物亭长今门
下游侥是也其旦召问游侥具服其罪

 县佐部纪事
史记张释之传上问上林尉诸禽兽簿十余问尉左
右视尽不能对虎圈啬夫从旁代尉对上所问禽兽
簿甚悉欲以观其能口对响应无□者文帝曰吏不
当如是耶尉无赖乃诏释之拜啬夫为上林令
任安传安为亭长邑中人民俱出猎安常为人分麋
鹿雉兔部署老小皆喜曰任少卿分别平
汉书黄霸传霸为颍川太守务在成就安全长吏许
丞病聋督邮白欲逐之霸曰许丞廉吏虽老尚能拜
起送迎正颇重听何伤且善助之毋失贤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