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明外史本传南宾名光裕以字行茶陵人元末为
全州学正洪武三年聘至都除无棣丞历胶州同知
所至以经术饬吏事时称醇儒十八年召为国子助
教入见讲洪范九畴辨析天下感应之理帝大喜曰
凡进讲者皆不及也亲书其姓名于殿柱以表之后
御注洪范多采其说二十二年擢蜀府长史蜀献王
亲贤好学敬礼尤至造安车以赐为构第名安老堂
二十九年与方孝孺同为四川考试官得人独盛诗
文清劲有法卒年八十
  胡俨
按明外史本传俨字若思南昌人少知名其学天文
地理律历医卜无不究自言受文章之法于乡先生
熊钊钊得之虞集举洪武二十年乡试授华亭县教
谕丁母忧服除改长垣乞便地就养复改余干因着
为令建文元年以荐授桐城知县凿桐陂水引渠溉
田为民利邑有虎伤人俨斋沐告神虎遁去桐城人
祀之朱邑祠四年副都御史练安荐于朝曰俨学足
以达天人智足以资帷幄必拔用之臣言不妄比召
至燕师已渡江成祖即位曰俨知天文其令钦天监
试既试奏俨实通象纬气候之学又以解缙荐授翰
林检讨与缙及黄淮胡广杨士奇杨荣金幼孜俱直
文渊阁迁侍读二年迁左春坊左谕德兼侍读丁父
忧寻起复俨在阁承帝顾问应对从容不欲以才先
人然为人少□虽亦能委曲终不敢仰取容悦同列
因言俨学行宜为师表乃解机务拜国子监祭酒时
用法严峻国子生或托事告归辄坐戍边俨至辄论
罢之俨在国学凡朝廷著作及修高皇帝实录永乐
大典皆为总裁官七年帝幸北京以给事胡署监
事召俨赴行在八年帝北征乃命以祭酒兼侍读掌
翰林院事辅皇太孙留守北京十九年改北京国子
监祭酒当是时海内混一垂五十年民物滋殖嘉祥
备至帝方内兴礼乐外攘要荒公卿大夫文学之士
奋其所长润色鸿业彬彬并起俨馆阁宿儒为时冠
冕以身率教动有师法居国学者二十余年洪熙改
元以疾乞休帝赐敕奖劳进太子宾客仍兼祭酒致
仕免子孙杂泛徭役宣宗即位进礼部侍郎召至京
师欲留用之辞归先后家食亦二十年正统八年卒
年八十三
  宋琮
按明外史徐旭传旭同时有宋琮者泰和人邃于易
学洪武三十年举礼部第一登第官检讨怅然语人
曰翰苑当有厄吾其窜乎俄而考官刘三吾白信蹈
等果得罪琮亦牵连戍边永乐初赦还起为刑部检
校时乡人杨士奇辈贵显琮无所攀援洪熙初迁国
子助教宣德中迁翰林检讨仍掌助教事教士最有
法久之致仕卒卒之前预知死期人或叩之休咎未
尝应也
  阎禹锡
按明外史本传禹锡字子与洛阳人九岁丧父毁几
灭性以会试乙榜除昌黎训导闻母讣徒走奔归庐
墓侧被旌闻薛u讲濂洛之学慕之偕同邑白良辅
往受业得其指要考功员外郎开州纪振贤之荐为
其州训导从学者如市州人士化之有不率辄惭曰
吾无以见阎先王天顺初李贤荐为国子学正疏言
国家教化之源礼义所自出近诸生多怀幸进廉耻
道丧其狡者争躐取出身而朴者终淹皓首请遵国
初学规务责实行置通知文簿备书入学岁月俾先
后甲乙厘然可较然后拨送之序明躁竞之涂塞寻
迁监丞七年试院灾举子多死禹锡言被难之士多
怀才愿试之人一旦无辜忽罹灼烂致士子逾垣而
出咸有灰心环视而叹多挟去志请悉赐为进士以
慰其魂给事中何琮等劾禹锡形容过情奏对失实
遂下诏狱谪徽州府经历诸生伏阙乞留至再皆不
听寻迁南京国子助教初禹锡为学正尝请复设京
卫武学宪宗立始行其议召禹锡为国子丞掌其事
遂严立条约奏请入学二年以上学无成效者仿文
生例追其月廪由是人人自励服习其教吏部尚书
姚夔知其贤擢监察御史督畿内学政禹锡于是励
名检抑浮华取濂洛诸儒遗书为士子讲说士多兴
感疏请厘场屋诸弊皆报可其官始终以教士为职
所成就人才甚众成化十二年无疾卒文武门人相
与殓而归其丧禹锡学有师承躬行深造以明道淑
人为务u临殁之岁禹锡方从侍为手编其读书录
及河汾诗文至今薛氏之学称禹锡高第
  屠羲英
按明外史本传羲英字淳卿宁国人嘉靖三十五年
进士授户部主事历礼部祠祭郎中时世宗好祷祠
尚书袁炜务迎合羲英少所诡随出为浙江提学副
使持法严诸生惕息奉教部内贵族竿牍无所徇历
南京光禄卿张居正当国禁朝士讲学羲英曰官可
弃学不可不讲第毋为声媒可耳与同志会讲不辍
会南京监生茅迪吉数辈不率祭酒殷迈教殴迈家
僮几死迪吉等坐戍迈亦引去居正以国学教弛议
择严师振饬之以羲英督学有力特改太常卿掌南
监事申严条约六馆肃然及居正遭父丧南京尚书
潘晟等公疏请夺情羲英叹曰黄扉之上墨听政
不能争顾劝之耶况俨然为人师乌能与世浮沉为
彝伦玷与司业周子义执不署名居正闻之怒羲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