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故仪礼
汉书谷永传永为太常丞数上疏言得失建始三年
冬日食地震同日俱发诏举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太
常阳城侯刘庆忌举永待诏公车时对者数十人永
与杜钦为上第皆以其书示后宫
后汉书桓荣传荣初遭仓卒与族人元卿同饥厄而
荣讲诵不息元卿嗤荣曰但自苦气力何时复施用
乎荣笑不应及为太常元卿叹曰我农家子岂意学
之为利乃若是哉显宗即位尊以师礼甚见亲重年
逾八十乘舆尝幸太常府令荣坐东面设几杖会百
官骠骑将军东平王苍以下及荣门生数百人天子
亲执业每言辄曰太师在是既罢悉以大官供具赐
太常家
应劭汉官仪北海周泽字雉都恒斋有疾其妻怜其
年老被病窥内问之语曰生世不谐作太常妻一岁
三百六十日三百五十九日斋一日不斋醉如泥既
作事复低迷
晋书荀崧传崧转太常时方修学校简省博士置周
易王氏尚书郑氏古文尚书孔氏毛诗郑氏周官礼
记郑氏春秋左传杜氏服氏论语孝经郑氏博士各
一人凡九人其仪礼公羊谷梁及郑易皆省不置崧
以为不可乃上疏曰自丧乱以来儒学尤寡今处学
则阙朝廷之秀仕朝则废儒学之俊昔咸宁太康永
嘉之中侍中常侍黄门通洽古今行为世表者领国
子博士一则应对殿堂奉酬顾问二则参训国子以
弘儒训三则祠仪二曹及太常之职以得质疑今皇
朝中兴美隆往初宜宪章令轨祖述前典世祖武皇
帝应运登禅崇儒兴学经始明堂营建辟雍告朔班
政乡饮大射西阁东序河图秘书禁籍台省有宗庙
太府金墉故事太学有石经古文先儒典训贾马郑
杜服孔王和颜尹之徒章句传注众家之学置博士
十九人九州之中师徒相传学士如林犹选张华刘
实居太常之官以重儒教传称孔子没而微言绝七
十二子终而大义乖自顷中夏殄瘁讲诵遏密斯文
之道将坠于地陛下圣哲龙飞恢崇道教乐正雅颂
于是乎在江扬二州先渐声教学士遗文于今为盛
然方畴昔犹千之一臣学不章句才不弘通方之华
实儒风殊邈思竭驽骀庶增万分愿斯道隆于百世
之上|绅咏于千载之下伏闻节省之制皆三分置
二博士旧置十九人今五经合九人准古计今犹未
能半宜及节省之制以时施行今九人以外犹宜增
四愿陛下万机余暇时垂省览宜为郑易置博士一
人郑仪礼博士一人春秋公羊博士一人谷梁博士
一人昔周之衰下陵上替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善者
谁赏恶者谁罚孔子惧而作春秋诸侯讳妒惧犯时
禁是以微辞妙旨义不显明故曰知我者其惟春秋
罪我者其惟春秋时左丘明子夏造膝亲受无不精
究孔子既没微言将绝于是丘明退撰所闻而为之
传其书善礼多膏腴美辞张本继末以发明经意信
多奇伟学者好之称公羊高亲受子夏立于汉朝辞
义清断决明审董仲舒之所善也谷梁赤师徒相
传暂立于汉世向歆汉之硕儒犹父子各执一家莫
肯相从其书文清义约诸所发明或是左氏公羊所
不载亦足有所订正是以三传并行于先代通才未
能孤废今去圣久远其文将堕与其过废宁与过立
臣以为三传虽同曰春秋而发端异趣按知三家异
同之说此乃义则战争之场辞亦剑戟之锋于理不
可得共博士宜各置一人以博其学元帝诏曰崧表
如此皆经国之务为政所由息马投戈犹可讲艺今
虽日不暇给岂忘本而遗存邪可共博议者许之议
者多请从崧所奏诏曰谷梁肤浅不足置博士余如
奏会王敦之难不行敦表以崧为尚书左仆射及帝
崩群臣议庙号王敦遣使谓曰豺狼当路梓宫未反
祖宗之号宜别思详崧议以为礼祖有功宗有德元
皇帝天纵圣哲光启中兴德泽侔于太戊功惠迈于
汉宣臣敢依前典上号曰中宗既而与敦书曰承以
长蛇未剪别详祖宗先帝应天受命以隆中兴中兴
之主宁可随世数而迁毁敢率丹直询之朝野上号
中宗卜日有期不及重请专辄之愆所不敢辞初敦
待崧甚厚欲以为司空于此衔之而止大宁初加散
骑常侍后领太子太傅
江传字道载升平末迁太常累让不许穆帝
崩山陵将用宝器谏曰以宣皇顾命终制山陵不
设明器以贻后则景帝奉遵遗制迨文明皇后崩武
皇帝亦承前制无所施设惟脯L之奠瓦器而已昔
康皇帝元官始用宝剑金舄此盖太妃罔己之情实
违先旨累世之法今外欲以为故事臣请述先旨停
此二物书奏从之哀帝以天文失度欲依尚书洪祀
之制于太极前殿亲执虔肃冀以免咎使太常集博
士草其制上疏谏曰臣寻史汉旧制艺文志刘向
五行传洪祀出于其中然自前代以来莫有用者又
其文惟说为祀而不载仪注此盖久远不行之事非
常人所参校按汉仪天子所亲之祠惟宗庙而已祭
天于云阳祭地于汾阴在别宫遥拜不诣坛所其余
群祀之所必在幽静是以圜丘方泽列于郊野今若
于承明之庭正殿之前设群神之坐行躬亲之礼准
之旧典有乖常式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