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陛戟上天
之命明神所格经应在旃伊臣预焉永缉韦素方流
管弦颂歌不足蹈&#无宣臣拜稽首亿万斯年颂成
奏之高祖甚悦曰我见神雀共皇后观之今旦召公
等入适述此事善心于座始知即能成颂文不加点
笔不停毫常闻此言今见其事因赐物二百段十七
年除秘书丞于时秘藏图籍尚多淆乱善心放阮孝
绪七录更制七林各为总叙冠于篇首又于部录之
下明作者之意区分其类例焉又奏追李文傅陆从
典等学者十许人正定经史错谬仁寿元年摄黄门
侍郎二年加摄太常少卿与牛弘等议定礼乐秘书
丞黄门并如故四年留守京师高祖崩于仁寿宫炀
帝秘丧不发先易留守官人出除岩州刺史逢汉王
谅反不之官大业元年转礼部侍郎奏荐儒者徐文
远为国子博士包恺陆德明褚徽鲁世达之辈并加
品秩授为学官其年副纳言杨达为冀州道大使以
称旨赐物五百段左卫大将军宇文述每旦借本部
兵数十人以供私役常半日而罢摄御史大夫梁毗
奏劾之上方以腹心委述初付法推千余人皆称被
役经二十余日法官候伺上意乃言役不满日其数
虽多不合通计纵令有实亦当无罪诸兵士闻之更
云初不被役上欲释之付议虚实百寮咸议为虚善
心以为述于仗卫之所抽兵私役虽不满日阙于宿
卫与常役所部情状乃殊又兵多下番散还本府分
道追至不谋同辞今殆一月方始翻覆奸状分明此
何可舍苏威杨汪等二十余人同善心之议其余皆
议免罪炀帝可免罪之奏后数月述谮善心曰陈叔
宝卒善心与周罗虞世基袁充蔡征等同往送葬
善心为祭文谓为陛下敢于今日加叔宝尊号召问
有实自援古例事得释而帝甚恶之又太史奏帝即
位之年与尧时符合善心议以国哀甫尔不宜称贺
述讽御史劾之左迁给事郎降品二等四年撰方物
志奏之七年从至涿郡帝方自御戎以东讨善心上
封事忤旨免官其年复征为守给事郎九年摄左翊
卫长史从度辽授建节尉帝尝言及高祖受命之符
因问鬼神之事敕善心与崔祖璇撰灵异记十卷十
年又从至怀远镇加授朝散大夫突厥围雁门摄左
亲卫武贲郎将领江南兵宿卫殿省驾幸江都郡追
叙前勋授通议大夫诏还本品行给事郎十四年化
及s逆之日隋官尽诣朝堂谒贺善心独不至许弘
仁驰告之曰天子已崩宇文将军摄政合朝文武莫
不咸集天道人事自有代终何预于叔而低徊若此
善心怒之不肯随去弘仁反走上马泣而言曰将军
于叔全无恶意忽自求死岂不痛哉还告唐奉义以
状白化及遣人就宅执至朝堂化及令释之善心不
舞蹈而出化及目送之曰此人大负气命捉将来骂
云我好欲放尔敢如此不逊其党辄牵曳因遂害之
时年六十一及越王称制赠左光禄大夫高阳县公
谥曰文节善心母范氏梁太子中舍人孝才之女少
寡养孤博学有高节高祖知之敕尚食每献时新常
遣分赐尝诏范入内侍皇后讲读封永乐郡君及善
心遇祸范年九十有二临丧不哭抚柩曰能死国难
我有儿矣因卧不食后十余日亦终
  元文都
按隋书诚节传文都洵阳公孝矩之兄子也父孝则
周小冢宰江陵总管文都性鲠直明辩有器干仕周
为右侍上士开皇初授内史舍人历库部考功二曹
郎俱有能名擢为尚书左丞转太府少卿炀帝嗣位
转司农少卿司隶大夫寻拜御史大夫坐事免未几
授太府少卿帝渐任之甚有当时之誉大业十三年
帝幸江都宫诏文都与段达皇甫无逸韦津等同为
东都留守及帝崩文都与达津等共推越王侗为帝
侗署文都为内史令开府仪同三司光禄大夫左骁
卫大将军摄右翊卫将军鲁国公既而宇文化及立
秦王浩为帝拥兵至彭城所在响震文都讽侗遣使
通于李密密于是请降因授官爵礼其使甚厚王充
不悦因与文都有隙文都知之阴有诛充之计侗复
以文都领御史大夫充固执而止卢楚说文都曰王
充外军一将耳本非留守之徒何得预吾事且洛口
之败罪不容诛今者敢怀跋扈宰制时制此而不除
方为国患文都然之遂怀奏入殿事临发有人以告
充充时在朝堂惧而驰还含嘉城谋作乱文都频遣
呼之充称疾不赴至夜作乱攻东太阳门而入拜于
紫微观下侗遣人谓之曰何为者充曰元文都卢楚
谋相杀害请斩文都归罪司寇侗见兵势渐盛度终
不免谓文都曰公见王将军也文都迁延而泣侗遣
其署将军黄桃树执文都以出文都顾谓侗曰臣今
朝亡陛下亦当夕及侗恸哭而遣之左右莫不悯默
出至兴教门充令左右乱斩之诸子&#见害
  卢楚
按隋书诚节传楚涿郡范阳人也祖景祚魏司空掾
楚少有才学鲠急口吃言语涩难大业中为尚书右
司郎当朝正色甚为公卿所惮及帝幸江都东都官
寮多不奉法楚每存纠举无所回避越王侗称尊号
以楚为内史令左备身将军摄尚书左丞右光禄大
夫封涿郡公与元文都等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