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乃
奏记曰窃闻智之象起于羲轩爻画揖让之源生
于尧舜禅受其来尚矣可得而详焉夫以庙堂汾水
殊途而同归稷契巢许异名而一贯出者称为元首
处者谓之外臣莫不内外相资表里成治斯盖万代
同规百王不易者也暨于三王之世以陵夷各亲
其亲各子其子乃至七国争雄刘项竞逐皇汉扇其
俗有晋扬其波谦让之道废多历年所矣夫文质递
变浇淳相革还朴反古今也其时伏惟明大王殿下
天挺将圣聪明神武百辟冠冕四海归仁是以皇上
发德音下明诏以大王为国之储副乃天下之本焉
虽复夏启周诵汉储魏两此数君者安足为大王道
哉意者愿闻殿下抗伯夷上仁之义执子臧大贤之
节逃玉舆而弗乘弃万乘如脱屣庶改浇竞之俗以
大吴国之风古有其人今闻其语能行之者非殿下
而谁能使无为之化复兴于邃古让王之道不坠于
来叶岂不盛欤岂不盛欤弘正陋学书生义□稽古
家自汝颍世传忠烈先人决曹掾燕抗辞九谏高节
万乘正色三府虽盛德之业将绝而狂直之风未坠
是以敢布腹心肆其愚瞽如使刍言野说少陈于听
览纵复委身烹鼎之下绝命肺石之上虽死之日犹
生之年其抗直守正皆此类也
太清三年五月简文帝即位六月丁亥立宣城王大
器为皇太子
按梁书简文帝本纪云云 按哀太子传哀太子大
器字仁宗太宗嫡长子也普通四年五月丁酉生中
大通三年封宣城郡王食邑二千户寻为侍中中卫
将军给鼓吹一部大同四年授使持节都督扬徐二
州诸军事中军大将军扬州刺史侍中如故太清二
年十月侯景寇京邑敕太子为台内大都督三年五
月太宗即位六月癸酉立为皇太子大宝二年八月
贼景废太宗将害太子时贼党称景命召太子太子
方讲老子将欲下□而刑人掩至太子颜色不变徐
曰久知此事嗟其晚耳刑者欲以衣带绞之太子曰
此不能见杀乃指系帐竿下绳命取绞之而绝时年
二十八太子性宽和兼神用端嶷在于贼手每不屈
意初侯景西上携太子同行及其败归部伍不复整
肃太子所乘船居后不及贼众左右心腹并劝因此
入北太子曰家国丧败志不图生主上蒙尘宁忍违
离吾今逃匿乃是叛父非谓避贼便涕泗呜咽令即
前进贼以太子有器度每常惮之恐为后患故先及
祸承圣元年四月追谥哀太子
元帝承圣元年冬十一月己卯立王太子方矩为皇
太子改名元良
按梁书元帝本纪云云 按愍怀太子传愍怀太子
方矩字德规世祖第四子也初封南安县侯随世祖
在荆镇太清初为使持节督湘郢桂宁成合罗七州
诸军事镇南将军湘州刺史寻征为侍中中卫将军
给鼓吹一部世祖承制拜王太子改名元良承圣元
年十一月丙子立为皇太子及西魏师陷荆城太子
与世祖同为魏人所害太子聪□颇有世祖风而凶
暴猜忌敬帝承制追谥愍怀太子

 东宫部汇考四
  陈
武帝永定三年六月文帝即位九月辛酉立皇子伯
宗为皇太子王公以下赐帛各有差
按陈书文帝本纪云云 按废帝本纪废帝讳伯宗
字奉业小字药王世祖嫡长子也梁承圣三年五月
庚寅生永定二年二月戊辰拜临川王世子三年世
祖嗣位八月庚戌立为皇太子自梁室乱离东宫焚
烬太子居于永福省天康元年四月癸酉世祖崩其
日太子即皇帝位于太极前殿
废帝光大元年立皇子至泽为皇太子
按陈书废帝本纪光大元年秋七月戊申立皇子至
泽为皇太子赐天下为父后者爵一级王公卿士已
下赉帛各有差
宣帝大建元年正月甲午即皇帝位立世子叔宝为
皇太子
按陈书宣帝本纪云云 按后主本纪后主讳叔宝
字元秀小字黄奴高宗嫡长子也梁承圣二年十一
月戊寅生于江陵明年江陵陷高宗迁关右留后主
于穰城天嘉三年归京师立为安成王世子天康元
年授宁远将军置佐史光大二年为太子中庶子寻
迁侍中余如故大建元年正月甲午立为皇太子十
四年正月甲寅高宗崩乙卯始兴王叔陵作逆伏诛
丁巳太子即皇帝位于太极前殿
大建四年创筑东宫特置起部尚书用主监作
按陈书宣帝本纪大建四年十二月丁卯诏曰梁氏
之季兵火荐臻承华焚荡顿无遗构宝命惟新迄将
二纪频事戎旅未遑修缮今工役差闲椽楹有拟来
岁开肇创筑东宫可权置起部尚书将作大匠用主
监作
大建十四年正月后主即位四月立皇子引为皇太

按陈书后主本纪大建十四年正月后主即位夏四
月丙申立皇子永康公引为皇太子赐天下为父后
者爵一级王公以下赉帛各有差 按吴兴王引传
吴兴王引字承业后主长子也大建五年二月乙丑
生于东宫母孙姬因产卒沈皇后哀而养之以为己
子时后主年长未有裔嗣高宗因命以为嫡孙其日
下诏曰皇孙初诞国祚方熙思与群臣共同斯庆内
外文武赐帛各有差为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