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明二刻乘小舆出为三师降至承华门
升石山安车三师轺车在前三少在后自云龙门入
皇帝御殿前设拜席位至柏合齐帅引洗马中庶子
从至殿前席南北面再拜
文宣帝天保元年六月诏立王子殷为皇太子九月
以皇太子监总国事因定监国之仪
按北齐书文宣帝本纪天保元年夏六月丁亥诏立
王子殷为皇太子己亥以皇太子初入东宫赦畿内
及并州死罪已下余州死降徒流已下一皆原免九
月庚午皇太子入居凉风堂监总国事 按废帝本
纪废帝殷字正道文宣帝之长子也母曰李皇后天
保元年立为皇太子时年六岁性敏慧初学反语于
迹字下注云自反时侍者未达其故太子曰迹字足
傍亦为迹岂非自反耶常宴北宫独令河间王勿入
左右问其故太子曰世宗遇贼处河间王复何宜在
此文宣每言太子得汉家性质不似我欲废之立太
原王初诏国子博士李宝鼎傅之宝鼎卒后诏国子
博士邢峙侍讲太子虽富于春秋而温裕开朗有人
君之度贯综经业省览时政甚有美名七年冬文宣
召朝臣文学者及礼学官于宫宴会令以经义相质
亲自临听太子手笔措问在坐莫不叹美九年文宣
在晋阳太子监国集诸儒讲孝经令杨执旨谓国
子助教许散愁曰先生在世何以自资对曰散愁自
少以来不登娈童之□不入季女之室服膺简策不
知老之将至平生素怀若斯而已太子曰颜子缩屋
称贞柳下妪而不乱未若此翁白首不娶者也乃赉
绢百匹后文宣登凤台召太子使手刃囚太子恻然
有难色再三不断其首文宣怒亲以马鞭撞太子三
下由是气悸语吃精神时复昏扰十年十一月文宣
帝崩癸卯太子即位于晋阳宣德殿
按隋书礼仪志天保元年皇太子监国在西林园冬
会群议皆东面二年于北城第内冬会又议东面吏
部郎陆n疑非礼魏收改为西面邢子才议欲依前
曰凡礼有同者不可令异诗说天子至于大夫皆乘
四马况以方面之少何可皆不同乎若太子定西面
者王公卿大夫士复何面耶南面人君正位今一官
之长无不南面太子听政亦南面坐议者言皆晋旧
事太子在东宫西面为避尊位非为向台殿也子才
以为东晋博议依汉魏之旧太子普臣四海不以为
嫌又何疑于东面礼世子绝旁亲世子冠于阼冢子
生接以太牢汉元着令太子绝驰道此皆礼同于君
又晋王公世子摄命临国乘七旒安车驾用三马礼
同三公近宋太子乘象辂皆有同处不以为嫌况东
面者君臣通礼独何为避明为向台所以然也近皇
太子在西林园在于殿犹且东面于北城非宫殿之
处更不得邪诸人以东面为尊宴会须避案燕礼燕
义君位在东宾位则在西君位在阼阶故有武玉践
阼篇不在西也礼乘君之车不敢旷左君在恶空其
位左亦在东不在西也君在阼夫人在房郑注人君
尊东也前代及今皇帝宴会接客亦东堂西面若以
东面为贵皇太子以储后之礼监国之重别第宴臣
宾自得申其正位礼者皆东宫臣属公卿接宴观礼
而已若以西面为卑实是君之正位太公不肯北面
说丹书西面则道之西面乃尊也君位南面有东有
西何可皆避且事虽少异有可相比者周公臣也太
子子也周公为冢宰太子为储贰明堂尊于别第朝
诸侯重于宴臣宾南面贵于东面臣□于子冢宰轻
于储贰周公摄政得在明堂南面朝诸侯今太子监
国不得于别第异宫东面宴客情所未安且君行以
太子监国君宴不以公卿为宾明父子无嫌君臣有
嫌案仪注亲王受诏冠婚皇子皇女皆东面今不约
王公南面而独约太子何所取邪议者南尊改就西
面转君位更非合礼方面既少难为节文东西二面
君臣通用太子宜然于礼为允魏收议云去天保初
皇太子监国冬会群官于西园都亭坐从东面义取
于向中宫台殿故也二年于宫冬会坐乃东面收窃
以为疑前者遂有别议议者同之邢尚书以前定东
面之议复申本怀此乃国之大礼无容不尽所见收
以为太子东宫位在于震长子之义也案易八卦正
位向中皇太子今居北城于宫殿为东北南面而坐
于义为背也前者立议据东宫为本又案东宫旧事
太子宴会多以西面为礼此又成证非徒言也不言
太子常无东南二面之坐但用之有所至如西园东
面所不疑也未知君臣车服有同异之议何为而发
就如所云但知礼有同者不可令异不知礼有异者
不可令同苟别君臣同异之礼恐重纸累札书不尽
也子才竟执东面收执西面援引经据大相往复其
后竟从西面为定时议又疑宫吏之姓与太子名同
子才又谓曰案曲礼大夫士之子不与世子同名郑
注云若先之生亦不改汉法天子登位布名于天下
四海之内无不咸避案春秋经卫石恶出奔晋在卫
侯b卒之前b卒其子恶始立明石恶于长子同名
诸侯长子在一国之内与皇太子于天子礼亦不异
郑言先生不改盖以此义卫石恶宋向戌皆与君同
名春秋不讥皇太子虽有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