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重照为皇太孙欲开府署僚属吏部郎中王方庆
曰按周礼有嫡子无嫡孙汉魏已来皇太子在不立
太孙但封王耳晋立愍怀太子子为太孙齐立文
惠太子子照业为太孙便居东宫而皇太子在而立
太孙未有前例上曰自我作古可乎亦可然竟不立
府寮
按唐书懿德太子传懿德太子重润本名重照避武
后讳改焉帝为皇太子时生东宫高宗喜甚乳月满
为大赦天下改元永淳是岁立为皇太孙开府置官
属帝问吏部侍郎裴敬彝郎中王方庆对曰礼有嫡
子无嫡孙汉魏太子在子但封王晋立愍怀子为皇
太孙齐立文惠子为皇太孙皆居东宫今有太子又
立太孙于古无有帝曰自我作古若何对曰礼君子
抱孙不抱子孙可以为王父尸者昭穆同也陛下肇
建皇孙本支千亿之庆帝说诏议官属敬彝等奏置
师傅友文学祭酒左右长史东西曹掾主簿管记司
录六曹等官加王府一级然卒不补将封嵩山召太
子赴东都以太孙留守京师中宗失位太孙府废贬
庶人别囚之帝复位封邵王大足中张易之兄弟得
幸武后或谮重润与其女弟永泰郡主及主□窃议
后怒杖杀之年十九重润秀容仪以孝爱称诛不缘
罪人皆流涕神龙初追赠皇太子及谥陪葬干陵号
墓为陵赠主为公主
按旧唐书本传重润风神俊朗早以孝友知名既死
非其罪大为当时所悼惜中宗即位追赠皇太子谥
曰懿德陪葬干陵仍为聘国子监丞裴粹亡女为冥
婚与之合葬又赠永泰郡主为公主令备礼改葬仍
号其墓为陵焉
按唐书狄仁杰传张易之尝从容问自安计仁杰曰
惟劝迎庐陵王可以免祸会后欲以武三思为太子
以问宰相众莫敢对仁杰曰臣观天人未厌唐德比
匈奴犯边陛下使梁王三思募勇士于市逾月不及
千人庐陵王代之不浃日辄五万今欲继统非庐陵
王莫可后怒罢议久之召谓曰朕数梦双陆不胜何
也于是仁杰与王方庆俱在二人同辞对曰双陆不
胜无子也天其意者以儆陛下乎且太子天下本本
一摇天下危矣文皇帝身蹈锋镝勤劳而有天下传
之子孙先帝寝疾诏陛下监国陛下掩神器而取之
十有余年又欲以三思为后且姑侄与子母孰亲陛
下立庐陵王则千秋万岁后常享宗庙三思立庙不
y姑后感悟即日遣徐彦伯迎庐陵王于房州王至
后匿王帐中召见仁杰语庐陵事仁杰敷请切至涕
下不能止后乃使王出曰还尔太子仁杰降拜顿首
曰太子归未有知者人言纷纷何所信后然之更令
太子舍龙门具礼迎还中外大悦初吉顼李昭德数
请还太子而后意不回唯仁杰每以母子天性为言
后虽忮忍不能无感故卒复唐嗣 按齐却茸
洗心定州义丰人少开敏年十四见特进李峤峤称
有王佐才中宗在庐陵壬涎郧胍种钗溆太子东
宫不报及太子还武后召妊缤明殿谕曰朕母子
如初卿豫有力焉方不次待尔却悄咐喜蝗淘独
赏而罢
按金銮密记则天后尝梦一鹦鹉羽毛甚伟两翅俱
折以问宰臣群公默然内史狄仁杰曰鹉者陛下姓
也两翅折陛下二子庐陵相王也陛下起此二子两
翅全也武承嗣武三思连项皆赤后契丹围幽州檄
朝廷曰还我庐陵相王来则天乃忆狄公之言曰卿
曾为我占梦今乃应矣朕欲立太子何者为得仁杰
曰陛下内有贤子外有贤侄取舍详择断在圣衷则
天曰我自有圣子承嗣三思是何疥癣承嗣等惧掩
耳而走即降敕追庐陵立为太子充元帅初募兵无
有应者闻太子行北邙山头皆兵满无容人处贼自
退散

 东宫部汇考六
  唐二
中宗嗣圣元年立永平王成器为皇太子
即武后
光宅元年

按唐书武后本纪云云 按让皇帝宪传让皇帝宪
始王永平文明元年武后以睿宗为皇帝故宪立为
皇太子睿宗降为皇嗣更册为皇孙与诸王皆出阁
开府置官属长寿二年降王寿春与衡阳巴陵彭城
三王同封复诏入阁中宗立改王蔡固辞不敢当唐
隆元年进封宋睿宗将建东宫以宪嫡长又尝为太
子而楚王有大功故久不定宪辞曰储副天下公器
时平则先嫡国难则先功重社稷也使付授非宜海
内失望臣以死请因涕泣固让时大臣亦言楚王有
定社稷功且圣庶抗嫡不宜更议帝嘉宪让遂许之
立楚王为皇太子以宪为雍州牧扬州大都督太子
太师实封至二千户赐甲第物段五千良马二十奴
婢十房上田三十顷进尚书右仆射又兼司徒让司
徒更为太子宾客时太平公主有丑图姚元崇宋Z
白帝请出宪及申王成义为刺史以销释阴计乃以
司徒兼蒲州刺史进司空元宗既讨定萧岑之难进
宪位太尉增千户固辞更授开府仪同三司解太尉
扬州大都督徙王宁又兼太常卿开元十四年表解
卿久之复为太尉历泽岐泾三州刺史累封至五千
五百户二十九年薨初帝五子列第东都积善坊号
五王子宅及赐第上都隆庆坊亦号五王宅元宗为
太子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