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者及土官
衙门奏保土人任职者兵部奏请擢用其余袭替优
给及例应升降改调官员具启铨注其土官例应袭
替及保用通事把事随司办事长官该部具启裁度
余悉奏请处分其内外大小文武官员俱从行在吏
部兵部奏请铨选其有开设大小衙门该部奏请定

一刑名凡内外文武大小官员有犯所司具启准问
者问之若皇亲犯小事令其在家听候具由奏请待
报若所犯重情及干谋逆者即时拘执在官先命皇
亲会问若事有未当及犯人不服乃命公侯伯五府
六部都察院大理寺会皇亲再问毕将所服情犯及
拟议罪名具启候车驾回京奏请处分其在外王府
护卫指挥并长史及土官有犯事干恶逆先行收问
然后奏闻其余所犯预奏待报提问其法司问拟罪
合决死罪者奏请待报其余所犯悉具启决放如特
奉令旨原免者不拘此例
一迎诏凡诏书至礼部设龙亭锦衣卫设仪仗教坊
司设大乐文武百官各具朝服出三山门外奉迎使
者到三山门外下马候龙亭来捧置诏书于龙亭中
使者立于龙亭之东百官行五拜三叩头礼讫众官
乘马前导使者上马在龙亭后东边行至长安右门
下马随龙亭后东由中门入文武百官于承天门外
桥南侍立东宫殿下具冕服于午门前五丈余地奉
迎至文华殿置龙亭于正中使者立于东东宫殿下
于殿前台上乐作行五拜三叩头礼毕乐止升殿殿
下展诏读讫使者捧诏置龙亭中殿下送至午门内
锦衣卫先设云舆于午门外正中礼部官置诏书于
云舆中文武二品以上官迎至承天门鸿胪寺先设
开读案于承天门稍东文武百官入班赞礼唱排班
班齐鞠躬乐作四拜平身乐止赞开读使者取诏授
开读官跪受使者复立位所赞跪众官皆跪开读讫
开读官捧诏授使者复置云舆中赞俯伏乐作四拜
平身乐止赞|笏鞠躬三舞蹈赞跪唱山呼万岁者
三赞出笏俯伏乐作四拜兴平身乐止赞礼毕百官
以次退使者捧诏书出承天门外复置龙亭中鼓乐
送至会同馆使者见东宫殿下行四拜礼毕其日宴
使臣于礼部本部官待宴
永乐八年定皇太孙监国之仪
按明会典永乐八年时驾北征皇太子监国于南皇
长孙监国于北后皇长孙行冠礼始尊称皇太孙云
一每日皇长孙于奉天门左视事侍卫如常仪诸司
有事具启施行若军机及王府要务一启皇太子处
分一奏闻行在所
一遇万寿圣节设香案于奉天殿丹陛上皇长孙具
色服于丹陛上行礼文武官具朝服于北京行部行
礼如常仪天下诸司表文俱诣北京进贺四夷朝贡
俱送南京礼部启皇太子施行
一文选行在六部都察院等衙门及北京行部所属
衙门如有缺员应除补者五品以上行在吏部移咨
南京吏部启皇太子选补六品以下及考满起复例
应升降复职及对品改用常选官拨用吏典俱循例
启皇长孙施行
一武选行在五军都督府及行在后军都督府所属
衙门例应袭替优给降升者行在兵部亦循例启皇
长孙施行其余非常选者启皇太子斟酌行之
一内外官吏军民有犯所司启皇长孙施行若皇亲
有犯小事令其在家听候所司启皇太子待报施行
若所犯情重及干谋逆者即时拘执先命皇亲会问
若事未当及犯人不服乃命公侯伯五府六部都察
院大理寺会皇亲再问将所伏情犯启皇太子候车
驾回京奏请处分其王府护卫指挥及长史有犯干
恶逆者先行收问然后启皇太子其余有犯启皇太
子待报收问其行在刑部都察院北京行部议拟囚
人应死者监候启皇太子待报施行余悉启皇长孙
裁决
永乐九年立皇长孙瞻基为皇太孙
按大政纪永乐九年十一月上御奉天殿立皇长孙
瞻基为皇太孙冠于华盖殿
永乐十年选民间子弟勇健有才艺者充皇太孙侍

按大政纪永乐十年六月甲辰谕兵部尚书金忠等
选民间子弟年十七至二十勇健有才艺者充皇太
孙侍从上曰皇太孙年长有志略朕令其学问之暇
兼讲武事其遣人往直隶应天及江北凤阳滁和等
府州北京山东山西陕西河南四川湖广境内选民
间子弟年十七至二十勇健有才艺者官给路费廪
食送京师
永乐十二年重定东宫监国之仪
按明会典永乐十二年时驾北征重定东宫监国之

凡常朝于文华殿视事其在京文武衙门凡有应合
奏启事件奏本俱达北京敢有隐匿者治以重罪其
在京衙门合具启事务仍依常例若系应奏随即具
奏待报其东宫发落事件六科按月差人类送北京
敢有于题本上增减改写旨意者凌迟处死全家籍
没其各衙门差人出外干办公事仍将所办事务开
具奏报
凡祀典神o合应遣官祭者太常寺预期具奏遣官
行礼
凡皇亲并军职王府护卫指挥长史等官与各处土
官有犯者俱奏请提问在京文武衙门官员有犯者
堂上官具奏待报发落五品以下者具启拿问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