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篇虽
 存无复有考之者矣此治之所以不古若与
保傅篇夏为天子十有余世而殷受之殷为天子二
十余世而周受之周为天子三十余世而秦受之秦
为天子二世而亡人性不甚相远也何三代之君有
道之长而秦无道之暴其故可知也古之王者太子
乃生固举以礼使士负之有司齐肃端冕见之南郊
见于天也过阙则下过庙则趋孝子之道也故自为
赤子而教固已行矣周成王幼在襁褓之中召公为
太保周公为太傅太公为太师保保其身体傅傅之
德义师导之教训此三公之职也于是为置三少皆
上大夫也曰少保少傅少师是与太子宴者也故乃
孩提有识三公三少固明孝仁礼义以导习之逐去
邪人不使见恶行于是皆选天下之端士孝悌博闻
有道术者以卫翼之使与太子居处出入故太子乃
生而见正事闻正言行正道左右前后皆正人也夫
习与正人居之不能毋正犹生长于齐不能不齐言
也习与不正人居之不能毋不正犹生长于楚不能
不楚言也故择其所嗜必先受业乃得尝之择其所
乐必先有习乃得为之孔子曰少成若天性习贯如
自然及太子少长知妃色则入于学承师问道退习
而考于太傅太傅罚其不则而匡其不及则德智长
而理道得矣及太子既冠成人免于保傅之严则有
记过之史彻胆之宰进善之旌诽谤之木敢谏之鼓
瞽史诵诗工诵箴谏大夫进谋士传民语习与智长
故切而不愧化与心成故中道若性三代之礼天子
春朝朝日秋暮夕月所以明有敬也春秋入学坐国
老执酱而亲馈之所以明有孝也行以鸾和步中采
齐趋中肆夏所以明有度也其于禽兽见其生不忍
其死闻其声不食其肉故远庖厨所以长恩且明有
仁也夫三代之所以长久者以其辅翼太子有此具
也及秦而不然其俗固非贵辞让也所上者告讦也
固非贵礼义也所上者刑罚也使赵高傅胡亥而教
之狱所习者非斩劓人则夷人之三族也故胡亥今
日即位而明日射人忠谏者谓之诽谤深计者谓之
妖言其视杀人若艾草菅岂惟胡亥之性恶哉彼其
所以导之者非其理故也鄙谚曰不习为吏视已成
事又曰前车覆后车诫夫三代之所以长久者其已
事可知也然而不能从者是不法圣知也秦世所以
亟绝者其辙迹可见也然而不避是后车又将覆也
夫存亡之变治乱之机其要在是矣天下之命县于
太子太子之善在于早谕教与选左右夫心未滥而
先谕教则化易成也开于道术知义理之指则教之
力也若其服习积贯则左右而已胡粤之人生而同
声嗜欲不异及其长而成俗累数译而不能相通者
有虽死而不能相为者则教习然也故曰选左右教
最急夫教得而左右正则太子正矣太子正则天下
定矣
 臣按保傅之篇虽汉贾谊所作大抵古之遗言也
 欲知教谕之方者文王世子其首而此篇次之无
 余蕴矣
周文王使太公望傅太子及嗜鲍鱼而太公弗与曰
礼鲍鱼不登于俎岂有非礼而可以养太子哉
 臣按古人之教太子其严如此可以为万世法矣
汉晁错学申商刑名孝文时诏太常遣错授尚书伏
生所因上书言人主所以尊显功名扬于万世之后
者以知术数也故人主知所以临制臣下而治其众
则群臣畏服矣知所以听言授事则不欺蔽矣知所
以安利万民则海内必从矣知所以忠孝事上则臣
子之行备矣此四者臣窃为皇太子急之人臣之议
或曰皇太子亡以知事为也臣之愚诚以为不然窃
观上世之君不能奉其宗庙而劫杀于其臣者皆不
知术数者也皇太子所读书多矣而未深知术数者
不问书说也夫多诵而不知其说所谓劳苦而不为
功臣窃观皇太子材智高奇御射伎艺过人绝远然
于术数未有所守者以陛下为心也窃愿陛下幸择
圣人之术可用今世者以赐皇太子因时使太子陈
明于前唯陛下裁察上善之于是拜错为太子家令
 臣按错与贾谊皆所谓明申韩者也谊之论教太
 子一出于孝仁礼义而错专以术数为言其醇驳
 之异如此讵可同日语哉文帝择东宫之傅卒舍
 谊而用错焉岂非帝之学出于黄老故于错之言
 有以深契其心欤且是时错方受书伏生所伊傅
 周召之言固尝闻之矣而此疏所陈无一语与之
 合者岂所受者唯训诂章句而于义理初未尝玩
 而绎之故邪其后错事景帝建为削地之议遂召
 七国之变其原盖兆于此然则世之任辅导之责
 者不开之以理义而诱之以术数未有不误事而
 基祸者也
武帝为太子据立博望苑使通宾客从其所好故宾
客多以异端进者
 司马光曰古之明王教养太子为之择方正端良
 之士以为保傅师友使朝夕与之游处左右前后
 无非正人然犹有淫放邪僻而陷于祸败者焉今
 乃使太子自通宾客从其所好夫正直难亲谄谀
 易合此固中人之情宜太子之不终也
晋元帝立子绍为太子帝好刑名家以韩非子赐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