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如固之说则宗有四嫡庙有二主丧有二孤土有二
王甚非古者所以定名分防僭夺之义或又曰人之
族类蕃庶有高祖同而曾祖不同者有曾祖同而祖
不同者有祖同而祢不同者吾为嫡可以主吾曾祖
之祠不可以主曾祖叔之祠可以主祖之祠不可以
主祖叔之祠可以主祢之祠不可以主诸叔之祠谓
其各有子孙也则宗安得不分而为四曰夫群族之
有宗子犹裘之有领也五世之族无二宗犹裘之无
二领也故嫡子可以宗父而宗子之嫡不得为其父
宗嫡孙可以宗祖而支子之孙不得为其祖宗嫡之
曾孙可以宗曾祖而支子之曾孙不得为其曾祖宗
何也以义屈也服属未斩则尊不可贰也五服之外
支之嫡始得为宗者谓高祖已迁也故尊其曾祖为
高祖可以自宗尊有所伸也五世未竭则高祖在上
曾祖以下皆子孙也子孙同享高祖之庙统于尊也
祭同庙享同时群族之兄弟同在也宗之嫡主高祖
及其曾祖祖祢之献而兄弟各佐献其祖祢于同堂
之上是故无夺嫡之嫌而一庙同享子孙曷常不各
尽其孝思哉曰内则有云夫妇皆齐而宗敬终事而
后敢私祭若子之说庶子无私祭乎曰此小宗事大
宗之礼也小宗虽有嫡子然要诸大宗则庶也小宗
虽奉四代之祭然要诸大宗则私也故祭先公而后
私先大宗后小宗尊卑之义也非庶子私之谓也大
传曰庶子不祭明其宗也斯先王所以重嫡庶之分
而谨逼僭之防者也曰然则老泉宗法非欤曰洵以
高曾祖祢之嫡分为四项是惑于四宗之说也其言
曰继高祖之嫡祈死而无子故其宗亡而虚存继曾
祖者曾祖之嫡宗善宗善之嫡昭图继祖者之嫡序
序之嫡澹夫洵之曾祖祖皆庶也高祖之嫡祈死而
无子则当以祈之弟福福之子宗肝宗以继高祖
不应自为其曾祖立宗既为曾祖立宗则洵祖当宗
宗善洵父当宗昭图不应复舍曾祖之嫡而又自为
其祖立宗今人孰不欲尊祖而私祢然充洵之说是
率天下乱嫡庶之分也何者大宗之嫡通夫百世故
百世之小宗宗之小宗之嫡止夫五世故五世之群
兄弟宗之五世之内无二嫡犹大宗也故曰大宗率
小宗小宗率群族族人之所事者此二宗耳不然则
先王之宗法也犹官多而令烦欲求其致理也得乎
  谱法
或问谱法进黜曰他姓之子后吾宗虽成派吾其犹
黜诸吾宗之子为他姓后虽易世吾其犹进诸
谱法自大夫而下及士庶人有善行者死则书卒余
则书没其自大夫而上书则各以其制未冠而死书
殇殇有成人之行书蚤卒记曰能执干戈卫社稷虽
欲勿殇也不亦可乎故吾谱敢窃例于仲尼
谱妾始自吾谱何也以义起也昔鲁庄之成风也文
之嬴也襄之归也成之姒也妾也举以子故书薨书
葬书夫人春秋之义也妾有承宗之子吾奚其不谱
且闻之礼称妾有子y于祖姑之庙庙可y独谱乎
哉独谱乎哉或问世有谱其出嫁之女者曰多乎哉
彼则自有谱
吕楠语录
  春官外署语
胡材问祭止高祖礼之制也宗子世数多速及如宗
子易世而高祖之上当祧有叔伯父者视高祖以上
之祖犹为高祖也则将祧之于彼以祀之也乎曰祧
之于彼而祀之礼也己亲尽彼亲未尽也可以己而
绝彼乎曰苟于彼也亦亲尽则祧矣祧而藏之于墓
所礼与曰礼也
初旦问于材言祠堂之祭可及伯叔祖父母伯叔父
母否材应之曰继别为小宗伯叔祖父母伯叔父母
自有为之祭者矣其可祭者其子姓同居与无后者
乎问于先生先生曰是也然初氏闻其族人亦多支
庶有不能祭者为是而不忍启东之厚也吾尝谓父
母之多男子者众子贫一子富富者岂可以众子之
贫而缺父母之养哉伯叔父母有不能祭者聚其子
孙同祭之可也
  礼部北所语
王献荩问徽之宗祠一族之主咸集其椅棹杯箸遍
设则地不能容或有局定而不加减又甚简若只
祀始祖及高曾祖考之大宗然其所费又多取办于
支子而其祖考不与情如之何先生曰所祀惟始祖
及高曾祖考之大宗为是若群主毕聚于情则不亲
于礼则不严当各祭诸私寝且始祖众所同出立春
祭先祖先祖亦所同出皆支子所当祭者亦可以伸
其敬矣何必其祖祢在此而后为之若主祭则不拘
宗子曰于礼则不严是矣何以谓于情则不亲也曰
亲言乎其仁也严言乎其义也既有我之高曾祖考
又以他人之高曾祖考混之其对越之情斯不亲矣
其可乎
周怡语录
  谕族
独慨夫谱系不具义分不联贫富异居耕商异业流
居寓处久渐睽□恐今之可知者八世后来亦复不
可知已不可知则与殊方绝域之人无异也自吾祖
一□所分服且未尽其势将至于殊方绝域之人视
之不甚可惧也乎顽忍锢私其谁之愆静言思之何
颜立天壤间异日何面目见祖先于地下平居谈论
孰不曰万物一体实见诸行事不免裂一体为秦越
此不肖怡所深惧也谨据所闻知的然无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