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交而阴阳和万物遂其茂育者天地所
 以为泰也上下交而心志通万民遂其生育者世
 道所以为泰也世道之所以泰者何也盖由上之
 人于凡下之人心志之所欲身命之所关日用饮
 食之资养生送死之具所恃以为生生者无一而
 不得以通于上上之人一一皆有以知其所以然
 如此则顺如此则逆如此则利如此则害于是量
 其可否折为中道立为法制定为品则大过者则
 裁截成就之不及者则辅翼相助之所以然者无
 非左右乎生民而已上之人左右乎民如此民之
 心志无有不通达于上者矣下之情通乎上亦犹
 地之气通乎天此世道所以为泰欤
剥之象曰山附于地剥上以厚下安宅
 臣按山高出于地而反附着于地犹君居民之上
 而反依附于民何也盖君之所以为君者以其有
 民也君而无民则君何所依以为君哉为人上者
 诚知其所以为君而得以安其位者由乎有民也
 可不思所以厚民之生而使之得其安乎民生安
 则君得所依附而其位安矣
益之彖曰益损上益下民说□疆
 臣按益之为言有所增加之谓也今而无所增加
 而有损焉乃谓之益何哉有若对鲁哀公之问曰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盖深有
 得于益卦之义也
大禹谟曰可爱非君可畏非民众非元后何戴后非
众罔与守邦钦哉慎乃有位敬修其可愿四海困穷
天禄永终
 臣按人君至尊也小民至卑也人君至强也小民
 至弱也君之于民欲生则生之欲死则死之是可
 畏者莫如君也今舜之告禹乃曰可畏非民何哉
 吁人君诚知民之真可畏则必思所以养之安之
 而不敢虐之苦之而使之至于困穷矣夫然则天
 禄之奉在人君者岂不长可保哉
五子之歌其一曰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
本本固邦宁
 臣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之言万世人君所当书
 于座隅以铭心刻骨者也
又曰予视天下愚夫愚妇一能胜予一人三失怨岂
在明不见是图予临兆民凛乎若朽索之驭六马为
人上者奈何不敬
 臣按此章言国以民为本君之固结民心以敬为
 本人君诚能以敬存心兢兢业业以临兆民如以
 朽败欲断之索以驭夫并驾易惊之马惟恐其索
 之断绝而马之惊轶以致吾身之坠惕然恒存此
 心以临乎民必不肯非法以虐之非礼以困之而
 使之得以安其身保其命以遂其仰事俯育之愿
 则有以固结其心而宗社奠安矣
左传襄公十四年师旷侍于晋侯论卫人出其君曰
良君将赏善而刑淫养民如子盖之如天容之如地
民奉其君爱之如父母仰之如日月敬之如神明畏
之如雷霆其可出乎夫君神之主民之望也若困民
之主匮神乏祀百姓绝望社稷无主将安用之又曰
天之爱民甚矣岂其使一人肆于民上以从其淫而
弃天地之性必不然矣
 臣按书曰惟天惠民惟辟奉天君承天之命以治
 天之民知天之心甚惠爱乎民也则必养之如子
 盖之如天容之如地则民之奉其君亦将爱之如
 父母仰之如日月敬之如神明畏之如雷霆矣苟
 以一人肆于民上以纵其淫虐而弃天地之性岂
 天意哉
哀公元年陈逢滑对怀公曰臣闻国之兴也以福其
亡也以祸国之兴也视民如伤是其福也其亡也以
民为土芥是其祸也
 臣按国之所以为国者民而已无民则无以为国
 矣明圣之君知兴国之福在爱民则必省刑罚薄
 税敛宽力役以为民造福民之享福则是国之享
 福也彼昏暴之君视民如土芥凡所以祸之者无
 所不至民既受祸矣国亦从之无国则无君矣国
 而无君君而无身与家人世之祸孰有大于是哉
 推原所自起于一念之不恤民也
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
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
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
勿施尔也
又曰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故为渊
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r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
纣也
 臣按民心莫不有所欲亦莫不有所恶于所欲者
 则趋之于所恶者则避之人君知民之所欲者在
 仁则施仁之政以来之所恶者在不仁则凡不仁
 之政一切不施焉去其不仁而所施者无非仁则
 有以得民之心而民之归之不啻如水就下兽走
 圹矣苟为不然反其好恶之常民心所欲者则不
 之施而所施者皆其所不欲者也如此则失民之
 心矣既失民心民是以视其欲之所在而趋就之
 则是吾为之驱之也呜呼有天下国家者尚鉴诸
 此其无为人驱民哉
孟子曰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
 臣按天生民而立君以牧之是君为民而立也君
 无民则无以为国而君又安能以一人之身而自
 为哉此人君所以贵乎得民也所谓得民者非谓
 得其土地生齿也得其心也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