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月弃天下
臣妾之情于此正日有甚甲乙今若以建丑正朝四
方会群臣设盛乐不合于礼博士乐祥议正日旦受
朝贡群臣奉贽后五日乃大宴会作乐太尉属朱诞
议今因宜改之际还修旧则元首建寅于制为便大
将军属刘肇议宜过正一日乃朝贺大会明令天下
知崩亡之日不朝也诏曰省奏事五内断绝奈何奈
何烈祖明帝以正日弃天下每与皇太后念此日至
心有剥裂不可以此日朝群辟受庆贺也月二日会
又非故也听当还夏正月虽违先帝通三统之义斯
亦子孙哀惨永怀又夏正朔得天数者其以建寅之
月为岁首
  晋
武帝泰始二年承魏制以建寅月为岁首
按晋书武帝本纪泰始二年九月戊戌有司奏大晋
继三皇之踪蹈舜禹之迹应天顺时受禅有魏宜一
用前代正朔服色皆如虞遵唐故事从之
  北魏
道武帝天兴元年诏仍以建寅月为岁首
按魏书道武帝本纪天兴元年十有二月己丑帝临
天文殿太尉司徒进玺绶百官咸称万岁诏有司议
定行次尚书崔元伯等奏从土德服色尚黄数用五
未祖辰腊牺牲用白五郊立气宣赞时令敬授民时
行夏之正
  北周
孝闵帝受魏禅诏仍以建寅月为岁首
按周书孝闵帝本纪魏恭帝三年十二月庚子禅位
于帝百官奏议云帝王之兴罔弗更正朔明受之于
天革民视听也逮于尼父稽诸阴阳云行夏之时后
王所不易今魏历告终周室受命以木承水实当行
录正用夏时式遵圣道惟文王诞元气之祥有黑水
之谶服色宜乌制曰可
  唐
中宗嗣圣七年太后改建子月为岁首
即武后
天授元年

按唐书武后本纪天授元年正月庚辰大赦改元曰
载初以十一月为正月十二月为腊月来岁正月为
一月
按通鉴纲目
作嗣圣六年事

嗣圣十七年太后复唐正朔改一月为正月(
即武后久视元
年)

按唐书武后本纪久视元年十月甲寅复唐正月大

按旧唐书武后本纪圣历三年五月癸丑改元为久
视冬十月甲寅复唐正朔改一月为正月仍以为岁
首正月依旧为十一月大赦天下
肃宗上元二年复以建子月为岁首
按唐书肃宗本纪上元二年九月壬寅以十一月为
岁首月以斗所建辰为名
宝应元年复以建寅月为岁首
按唐书肃宗本纪宝应元年建巳月乙丑复以正月
为岁首建巳月为四月
  后唐
明宗天成元年百官请改正朔诏仍唐制
按五代史唐明宗本纪不载 按北梦琐言庄宗晏
驾明宗皇帝为将相推举霍彦威孔循上言唐运以
衰请改国号明宗谓藩邸近侍曰何为改正朔左右
奏曰先帝以锡氏宗属为唐雪冤继昭宗皇帝后国
号唐今朝之旧人不欲殿下称唐请更明号耳明宗
泣下曰吾十三事献祖洎太祖至先帝冒刃血战为
唐室雪冤身编宗属武皇功业即吾功业也先帝天
下即吾天下也兄亡弟绍于义何嫌运之衰隆吾当
自受于是不改正朔人服帝之独见

 正朔部总论
书经
  商书伊训
惟元祀十有二月乙丑伊尹祠于先王奉嗣王祗见
厥祖



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一也元祀者太甲即位
 之元年十二月者商以建丑为正故以十二月为
 正也丑日也不系以朔者非朔日也三代虽正朔
 不同然皆以寅月起数盖朝觐会同颁历授时则
 以正朔行事至于纪月之数则皆以寅为首也或
 曰孔氏言汤崩逾月太甲即位则十二月者汤崩
 之年建子之月也岂改正朔而不改月数乎曰此
 孔氏惑于序书之文也太甲继仲壬之后服仲壬
 之丧而孔氏曰汤崩奠殡而告固已误矣至于改
 正朔而不改月数则于经史尢可考周建子矣而
 诗言四月维夏六月徂暑则寅月起数周未尝改
 也秦建亥矣而史记始皇三十一年十二月更名
 腊曰嘉平夫腊必建丑月秦以亥正则腊为三月
 云十二月者则寅月起数秦未尝改也至三十七
 年书十月癸丑始皇出游十一月行至云梦继书
 七月九月者知其以十月为正朔而寅月起数未
 尝改也且秦史制书谓改年始朝贺皆自十月朔
 夫秦继周者也若改月数则周之十月为建酉月
 矣安在其为建亥乎汉初史氏所书旧例也汉仍
 秦正亦书曰元年冬十月则正朔改而月数不改
 亦已明矣且经曰元祀十有二月乙丑则以十二
 月为正朔而改元何疑乎惟其以正朔行事也故
 后乎此者复政厥辟亦以十二月朔奉嗣王归于
 亳盖祠告复政皆重事也故皆以正朔行之孔氏
 不得其说而意汤崩逾月太甲即位奠殡而告是
 以崩年改元矣苏氏曰崩年改元乱世事也不容
 在伊尹而有之不可以不辨
  周书泰誓上
惟十有三年春大会于孟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