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览荒情迷识得发蒙当世君子必无横议
惟应阁笔赞成而已辄谓前二条有益于议仰见议
中不录谨以写呈
  又
摄之与相其义一也故周公摄政孔子曰周公相成
王魏武相汉曹植曰如虞翼唐或云高祖身未居摄
灼然非理摄者专赏罚之名古今事殊不可以体为
断陆机见舜肆类上帝班瑞群后便云舜有天下须
格于文祖也欲使晋之三主异于舜摄窃以为舜若
尧死狱讼不归便是夏朝之益何得不须格于文祖
也若使用王者之礼便曰即真则周公负朝诸侯
霍光行周公之事皆真帝乎斯不然矣必知高祖与
舜摄不殊不得从士衡之谬或以为书元年者当时
实录非追书也大齐之兴实由武帝谦匿受命岂直
史也比观论者闻追举受命之元多有河汉但言追
数受命之岁情或安之似所怖者元字耳事类朝三
是许其一年不许其元年也案易黄裳元吉郑元注
云如舜试天子周公摄政是以试摄不殊大传虽无
元字一之与元无异义矣春秋不言一年一月者欲
使人君体元以居正盖史之婉辞非一与元别也汉
献帝死刘备自尊崇陈寿蜀人以魏为汉贼宁肯蜀
主未立已云魏武受命乎士衡自尊本国诚如高议
欲使三方鼎峙同为霸名习氏汉晋春秋意在是也
正司马炎兼并许其帝号魏之君臣吴人并以为戮
贼亦宁肯当涂之世云晋有受命之征史者编年也
故鲁号纪年墨子又云吾见百国春秋史又有无事
而书年者是重年验也若欲高祖事事谦冲即须号
令皆推魏氏便是编魏年纪魏事此即魏末功臣之
传岂复皇朝帝纪者也陆机称纪元立断或以正始
或以嘉平束□议云赤雀白鱼之事恐晋朝之议是
并论受命之元非止受终之断也公议云陆机不论
元者是所未喻愿更思之陆机以刊木着于虞书龛
黎见于商典以蔽晋朝正始嘉平之议斯又谬矣惟
可二代相涉两史并书必不得以后朝创业之迹断
入前史若然则世宗高祖皆天保以前惟入魏氏列
传不作齐朝帝纪可乎此既不可彼复何证
  汉纪后论         五代史
呜呼人君即位称元年常事尔古不以为重也孔子
未修春秋其前固已如此虽暴君昏主妄庸之史其
记事先后远近莫不以岁月一二数之乃理之自然
也其谓一为元亦未尝有法盖古人之语尔及后世
曲学之士始谓孔子书元年为春秋大法遂以改元
为重事自汉以后又名年以建元而正伪纷杂称号
遂多不胜其纪也五代乱世也其事无法而不合于
理者多矣皆不足道也至其年号乖错以惑后世则
不可以不明初梁太祖以干化二年遇s明年末帝
已诛友黜其凤历之号复称干化三年尚为有说
至汉高祖建国黜晋出帝开运四年复称天福十二
年者何哉盖以其爱憎之私尔方出帝时汉高祖居
太原当愤愤下视晋而晋亦阳优礼之幸而未见其
隙及契丹灭晋汉未尝有赴难之意出帝已北迁方
阳以兵声言追之至土门而还及其即位改元而黜
开运之号则其用心可知矣盖其于出帝无复君臣
之义而幸祸以为利者其素志也可胜叹哉夫所谓
有诸中必形于外者其见于是乎
  徐州贺改元表       宋苏轼
祗勤国本已获顺成之年奉若天休更新统始之序
庆均华夏欢洽神人


窃以为政急于爱民改元
所以表信非有年无以致家给人足非盛德无以贻
时和岁丰鸿惟徽称独冠前代恭惟皇帝陛下和布
治法底修事功辟土而任三农顺时而佐五谷天用
眷佑秋常大登蜡通八方之神民足四之养乃顺
休命着为始年臣等均被至恩具膺优禄祗奉诏诰
更形颂言非特降康已类商王之福行观嗣岁复兴
周室之隆
  改元贺皇帝表       文天祥
春王会于三朝庆开景运皇天佑于一德治纪初元
正朔肇新乾坤有造恭惟皇帝陛下春秋正始历数
在躬仰则定陵开三传之丕祚近稽哲祖基七叶之
昌期颁凤历以改弦衍鸿图而卜鼎臣亲逢更化适
缀承流扬伟绩铺闳休恪共侯度抚太平应昌历谨
授人时
  史论          明何乔新
 顺帝以世祖在位长久欲祖述之诏改元统三年
 仍为至元元年
建号纪年自秦以前未有也年号虽古所未有然在
后世则不可废焉盖古者民俗淳官政简案牍无检
覆之繁虽无年号可也至于后世奸伪日滋官政日
繁文书盈于几阁非有年号以别之则岁月瞀乱黠
吏为奸将不胜其弊矣顺帝欲祖述世祖仍以至元
纪年亦可谓有志矣然年号袭旧则文案所纪者不
知为前至元乎为后至元乎检覆之际奸伪百出其
害可胜言哉且顺帝果欲追绍祖烈亦惟法其所行
而已何必区区袭其年号乎世祖在位其用度也约
其赏罚也明其赋敛有制其畋游有时择才以任官
原情以断狱儒者虽不究其用然许衡王盘之徒咸
见尊礼南人虽不以为相然程巨夫叶李之属皆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