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曰桥。”二子者往观乎南山之阳,见桥竦然,实高而仰。反以告商子。商子曰:“仰者,父道也。”商子曰:“二子盖相与观乎南山之阴,有木焉,名曰梓。”二子者往观乎南山之阴,见梓勃焉,实而俯。反以告商子。商子曰:“俯者,子道也。”二子者,明日见乎周公。入门而趋,登堂而跪。周公拂其首,劳而食之,曰:“安见君子?”二子对曰:“见商子。”周公曰:“君子哉,商子也!”
又曰:孔子之郯,遭程子於涂,倾盖而语终日。有间,顾谓子路曰:“取束帛以赠先生。”子路不对。有间,又顾谓曰:“取束帛以赠先生。”子路屑然对曰:“由闻之也。士不中间(中间,谓绍介也。)而见,女无媒而嫁,君子不行也。”孔子曰:“诗不云乎:野有蔓草。零露团兮。有美一人,清阳婉兮。邂逅相遇,梦以纲狻=癯套犹煜轮贤士,於是不赠,终身弗见也。”
《六韬》曰:文王举贤若何?太公曰:“案察实,选才任能,名实俱得也。”
《物理论》曰:在金石曰坚,在草木曰紧,在人曰贤。千里一贤,谓之比肩。故语曰:“黄金累千,不如一贤。”
杜氏《幽求》曰:周封千里而已,八州之地,皆以禄贤。
《抱朴子》曰:桓文汉高鼓,群贤以为六翮,托豪杰以为舟楫。
《傅子》曰:或问近世大贤君子,若荀令君之仁,荀军师之知,斯可谓近世大贤人士君子矣。荀令君仁以立德,明以举贤,行无讠舀渎,谋能应机。孟轲称五百年而有王者,其间必有命世者,其荀令君乎!
桓谭《新论》曰:以贤代贤谓之顺,以不肖代不肖谓之乱。
《论衡》曰:贤圣之君察知佞臣,若视俎上之脯,指掌中之文。
《风俗通》曰:贤,坚也。坚中廉外。
《白虎通》曰:王者即位,先封贤者,忧民之急也。故列土为疆,非为诸侯;张官设府,非为卿大夫。皆为民也。
《越绝书》曰:子胥正而信,范蠡知而明,皆贤人也。
《潜夫论》曰:南面之大务,那急於知贤。
《异苑》曰:汝南陈仲躬与诸息侄就颍川荀季和父子。于时,德星为之聚。太史奏曰:“五百里内有贤人集。”
《列女传》曰:卫灵公与夫人夜坐,闻车声辚辚,至阙而止,过阙复有声。公问曰:“知此为谁?”夫人曰:“此必蘧伯玉也。”问“何以知之?”曰:“妾闻礼下公门式路马,所以广敬也。夫忠臣不为昭昭信节,不为冥冥堕行。今伯玉卫国贤大夫也,仁而有知,敬於事上,此其人必不以暗昧废礼,是以知之。”公使视之,果伯玉也。反戏之曰:“非也。”夫人进觞再拜贺之。公曰:“子何以贺?”之曰:“始,妾谓独有伯玉,今卫复有与之齐者,是君有二贤臣也。国多贤臣,则国之福也。”
《西京杂记》曰:汉文帝为太子,立思贤苑以招宾客。
周斐《汝南先贤传》曰:黄宪洁静通理,齐圣广渊,不矜名以诡时,不抗行以矫俗。论者咸曰:“颜子复生乎汉之代矣。”
《语林》曰:贤者,国之纪,人之望,自古帝王皆以之安危。故《书》曰:“惟后非贤不拢惟贤非后不食。”昔者,周公体大圣之德,而勤於吐握,由是天下之士争归之。向使周公骄而且吝,士亦当高翔远去,所至寡矣。
王褒《圣主得贤臣颂》曰:夫贤者,国家之器用也。君人者,勤於求贤,而逸於得人。故圣主必待贤臣而弘功业,俊士亦人明主以显其德。千载一会,论说无疑。翼乎如鸿毛之遇顺风,沛乎若巨鱼之纵大壑。其意如此,则胡禁不止,曷令不行!
锺子《刍荛论》曰:贤者之处世,犹金玉生於沙砾,豫章产乎幽谷,下不进之於上,则无由而至矣。
卷四百三 人事部四十四
道德
《礼记□中庸》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又曰: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优优大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待其人然後行。故曰:“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
又曰: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
又曰: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足,不敢不勉。
又曰:君子之道,造端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又《学记》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又曰:大道不器。(谓圣人之道,不如器施於一物也。)
又《乐记》曰: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以道制欲,则乐而不乱;以欲忘道,则惑而不乐。(道,谓仁义也。欲,谓邪淫也。)
《尚书□大禹谟》曰:罔违道以干百姓之誉。(失道求名,古人贱之。)
又《洪范》曰:无有作好,遵王之道。(言无有乱为私好恶,动必循先王之道。)
又《旅獒》曰:志以道宁,言以道接。(在心为志,发气为言,皆以道为本,故君子勤道。)
《周易□系辞》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