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字。】 亭买酒,忽有一人荷竹奁,持钉校之具径至,问观曰:『闻君将之南岳,颇识养素先生蓝方否?』观曰:『固将往见之。』其人曰:『奉烦寄声曰:「刘处士奉问,先生十月怀胎,如何出得?」』言讫径出不顾。观至南岳访方,具道其语,方┤痪异,因问曰:『其人眉间得无有白志乎?』观曰:『然。』方大惊叹曰:『吾不遇此 【『此』,东轩作『是人』。】 命也。所谓刘海蟾者也。吾养圣胎已成,患无术以出之,念非斯人不足以成吾道。今声闻相通,而不得接,吾之道不成矣。』观急回,访于潭州,已亡所在,是年方卒。 【见东轩笔录。】

  ○刘遁

  晋公旧有园在保康门外,园内有仙游亭、仙游洞,景趣潇洒。有道士刘遁相往来,遁作仙游亭诗赠公云:『屡上游仙亭上醉,游仙洞里杳无人。他时鹤驾游沧海,同看蓬莱岛上春。』公莫晓其诗。公南迁,遁往见公于崖,公方思其诗,乃知遁异人也。与之泛舟海上而饮,公曰:『今日之游,成子之诗意也。』 【见名贤诗话。】

  ○华阴隐人

  华山南有川,广袤数百里,连山洞,不知其极。人有登莲华o绝顶俯瞰,人烟舍屋相望,四时常有花木,疑灵仙之窟宅。又云秦人避难者居此,其后裔也。开宝中,有数人衣服异制,出华阴市中,人诘之,曰:『我居华阴川,因采药迷路至此,何所也?』后不知所诣,或疑其地仙。 【见杨文公谈苑。】

  ○峨眉山佛现

  太平兴国七年,嘉州通判王衮奏,往峨眉山提点白水寺,忽见光相寺西面 【湘录作『南』。】 瓦屋山上皆变金色,有丈六金身。次日午间,有罗汉二尊,空中行坐,入紫色云中。 【见玉壶清话。此条今见湘山野录卷上。】

  ○昙颖机辩

  钱子高明远始中大科,知润州。值上元,于因胜寺法堂设戏幄,庭下方以花砖遍L,严雅始新,子高饬役徒掘砖埋柱。时长老达观师昙颖者,法辩迅敏,度其气骄难讽,但佯其语曰:『可惜打破八花砖。』钱厌之,谨不敢动。

  ○契嵩师

  吾友契嵩师,熙宁四年没于余杭灵隐山翠微堂,火葬讫,不坏 【湘录有『者』字。】 五物:睛、舌、鼻、耳、毫。数珠时,恐厚诬,以烈火重煅,煅之愈坚。嵩之文仅参韩柳间,治平中,以所著书曰辅教编,携诣阙下。大学者若今首揆王相、欧阳诸巨公,皆低簪以礼焉。王仲仪公素为京尹,特上殿以其编进呈,许附教藏,赐号明教大师。嵩童体完洁,至死无犯,火讫,张 【湘录作『根』。】 器不坏,此节可高天下之士。余昔怪其累夕讲谈,音若清磬,未尝少嗄,及终,方得其验。嵩字仲灵,藤州人,诗类老杜,杨公济蟠收全集。公济深伏其才,答嵩诗有『千年犹可照吴邦』之句在集。

  ○无名高僧

  成都无名高僧者,诵法华经有功,虽王均、李顺两乱于蜀,亦不敢害。一旦,忽一山仆至寺,言先生来晨请诵经,在药市奉候。至则已在,引入溪岭数重,烟岚中,有 【湘录作『构』。】 一跨溪山阁,所 【『所』,湘录作『乃其』。】 居也。仆传其语曰:『先生请师诵经,老病起晚,诵至宝塔品,愿见报,欲一听。』至此品,报之,果出,野服藜杖,两眉垂肩,但嘿揖,焚香侧听,听罢遂入,不复出。将斋,以藤盘竹箸,秫饭一盂,杞菊数瓯,不调盐酪,若美甘露。食讫,仆持衬一锾敬施之,曰:『先生寄语上人,远到山舍,不及攀送,遣仆送出路口。』因中途问仆曰:『先生何姓?』曰:『姓孙。』曰:『何名?』仆于僧掌中书『思邈』二字,僧因大骇,欲再往,仆遽失之。凡山中寻三日,竟迷旧路,归视衬资, 【湘录有『乃金钱一百』五字。】 皆良金也。中五六金,一半尚铁。由兹一膳,身轻无疾,天禧中,已一百五十岁,长游都市,后隐不见。

  ○罗真人

  太平兴国四年,绵州罗江县罗公山真人罗公远旧庐,有人乘车往来山中,石上有新辙迹,深三尺余, 【湘录有『石』字。】 尽五色。知州种士衡缘辙迹至洞口,闻鸡犬声。 【见湘山野录。】

  ○胡僧法调

  西晋时,有胡僧法调至洛阳,见晋家宫阙,叹曰:『此正似兜率天宫,但生死之力营建,非道力所成耳。』将终,与徒众别,谓之曰:『山河天下皆变灭,而况人身而得久长?但能专心清净,屏除三毒,形数虽乖,其会必同。』言讫而卒。

  ○佛经

  佛经之入中国,自竺法兰、摩腾二师。以后汉明帝时,暨至白马寺,首译四十二章经。历晋及十六国南北朝暨唐,皆有梵僧自五天竺来,及华人之善竺音者,迭相翻译,讫开元,录凡大小乘经律论圣贤集共五千四十八卷。至贞元,又别录新经二百余卷。元和之后,译经遂废。太宗太平兴国初,有梵僧法贤、法天、施护三人,自西域来,雅善华音,太宗宿受佛记,遂建译经院于太平兴国寺。访得凤翔释清照,深识西竺文字,因尽取国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