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玄衣纁裳,十二章。唐制,入庙、践祚,加元服、纳后、元日受朝及临轩册拜公主则服之。是承汉礼也。又《周礼》天子衮冕十有二旒〔旒〕,十有二就,就贯一玉,就间相去一寸,则旒长尺二寸,各用十二玉也。又按《郊礼录》云:其服玄衣纁裳,十二章,云云。详服。请按古今沿革,特行改正。」诏付有司依坦并礼〔院〕检讨名件制度改正,务合先王礼意。
大中祥符元年四月二十五日,详定所言:「按《六典》,天子之服冕,一曰

大裘冕,无旒,裘以黑羊皮为之,祀天神、地祗则服。二曰衮冕,垂白珠十有二旒,黝衣纁裳,十有二章,飨庙、谒庙、告庙则服。今参详封禅祭天地,准典礼,皇帝服大裘。又缘南郊合祭天地,止服衮冕。欲封禅日,依南郊例。」从之。
神宗元丰元年十一月二日,详定郊庙礼文所言:「《周礼》弁师掌王之五冕,五采缫十有二就,皆五采玉十有二。郑氏注谓合五采丝为绳,垂于延之前后各十二,所谓邃延也。贾公彦曰:以青、赤、黄、白、黑五色玉贯于藻绳色玉:原缺,据本书《舆服》四之二○所引补。,每玉间相去一寸,十二玉则十二寸,以一玉为一成结之,使不相并。此据衮冕前后二十四旒。孔颖达曰:旒长尺二寸,故垂而齐(眉)[肩]也。至后汉明帝用曹褒之说,乘舆服冕系白玉珠为十二旒,前垂四寸,后垂三寸四寸后垂:原脱,据本书《舆服四》所引补。,遂失古制。今之《衣服令》,乘舆服衮冕,垂白珠十有二旒,广一尺二寸,长二尺四寸。盖白珠为旒,用东汉之制,而其冕广长之度,乃自唐以来率意为之,无所稽考。景佑中已经裁定,以叔孙通汉礼器制度为法,凡冕板广八寸,长尺六寸,与古制相合,更不复议。令取少府监进样,如以青罗为表,红罗为里,则非《弁师》所谓玄冕朱里者也。上用金棱天板,四周用金丝结网,两旁用真珠、花素坠之类,皆不应礼。伏请改用朱组为纮,玉笄、玉瑱,以玄紞垂瑱,以五采玉贯于五色藻为旒,以青、赤、黄、白、黑五色备为一玉,每一玉长一寸,

前后二十四旒,垂而齐(眉)[肩]。孔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释者曰,纯丝易成,故从俭。今不必绩麻,宜表里用缯,庶协孔子所谓纯俭从众之义。」从之。
舆服 宋会要辑稿 舆服五 冕冠 〔衮冕〕

冕冠
〔衮冕〕
【宋会要】

治平二年,诏裁定衮冕制度。礼院奏曰:「皇朝之制,天子之服有衮冕,前后十有二旒,二纩并贯珠玑。又十有二碧凤衔翠旒,在珠旒外。板以龙(鲜)[鳞]锦表,上缀玉为七星,旁施琥珀瓶、犀瓶各二十四,缀金丝网,细以珠玑杂宝玉,加紫云、白鹤锦里加、里:原作「如」、「衣」,据《宋史》卷一五一《舆服三》改。。四柱饰以七宝,衮服间以云朵,饰以金钑花钿窠,装以珠玑,琥珀、杂宝玉。祭天地、宗庙、朝享太清、玉清昭应、景灵宫等服之。
元丰四年,臣僚言:「古者冕弁则用纮,冠则用缨。今《衣服令》乘舆服大裘冕,以组为缨,色如其绶。衮冕朱丝组带为缨。冕而用缨,不与礼合。请改用朱组纮,仍改平冕为玄冕,用缨不赤而微黑者。」又别图上韨制,从之。
舆服 宋会要辑稿 舆服五 冕冠 〔通天冠〕

〔通天冠〕
【宋会要】
太祖建隆元年二月十九日,太常礼院言:「请具通天冠制度令式:二十四梁,加金博山、附蝉一,高广各一尺。青表朱里,首施朱翠,黑介帻、组缨、翠犽,玉犀、簪导。」
仁宗天圣二年,南郊礼仪使利瓦伊言:「皇帝郊祀,服通天冠,绿上一字准 回避。」诏改为承天冠。中兴之制,冠高九寸,服用并同。
神宗元丰二年八月二十九日,详定郊庙礼文所言:「通天冠二十四梁,为乘舆服。盖二十四梁以应冕旒前后之数。至于绶,则乘舆及皇太子以织成,诸臣

用锦为之。」诏依。
舆服 宋会要辑稿 舆服五 冕冠 〔平天冠〕

〔平天冠〕
景佑二年八月二十七日,续诏:「通天冠更不修制外,平天冠天板元阔一尺二寸,长二尺四寸,今制造广八寸,长一尺六寸。减翠旒并凤子,前后,(使)二十四珠旒并合典制。天板顶上元是织成龙麟锦为表,紫云白鹤锦为里。今制造使青罗为表,彩画出龙麟;红罗为里,彩画出紫云白鹤。所有上面犀瓶子、琥珀瓶子各二十四个,今减不用。金丝结网子上旧别有金丝结龙八条,今减四条,亦减金丝令细。天板四面花坠子、素坠子依旧减轻制造。冠身并天柱元是织成龙麟锦,今用青罗,彩画出龙麟。金轮等七宝,元造真玉碾成,今更不用。如补空(却)[郄],以云龙细窠。分旒玉钩二枚,今减不用。天河带、组带、 慢带依旧,只减轻织造。纳言元使玉制造,今来使青罗,彩画出龙麟,锦依旧。金棱上面棱道依旧使金,即旧减轻制造。黈纩,玉簪。」
舆服 宋会要辑稿 舆服五 诸臣冕

诸臣冕
【宋会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