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常礼院言:「按明道元年天安殿恭谢,设太祖、太宗配位太宗:原作「宗宗」,据《长编》卷一八三改。;皇佑五年,诏南郊三圣并侑侑:原作「修」,据《长编》卷一八三改。。今请大庆殿设昊天上帝、皇地祇位,以太祖、太宗、真宗并侑,仍前一日飨太庙。」诏恭依。
八月十五日,内出御制恭谢乐章,下太常隶习之。
十六日,宰臣文彦博等上表请罢恭谢前一日谒太庙。表

三上,从之。诏将来特遣大臣诣宗庙摄事。
二十三日,太常礼院言,恭谢请如明堂故事,用鸾驾仪仗。从之。
二十八日,诏太常恭谢日用旧乐恭:原作「恭恭」,据《长编》卷一八三删。。
九月一日,合门言:「将来行恭谢,出入文德殿,依旧例并契勘。」从之。
七日,诏:「将来恭谢,九(月)[日]、十日内殿致斋,十一日文德殿宿斋。其陪臣内殿崇班以上自九日宿斋,供奉官以下十一日宿斋。」
九日,百官宿斋于朝堂。十日,帝斋于内殿。十一日,斋于文德殿。命宰臣富弼摄事于太庙,枢密副使田况摄事于皇后庙庙:原无,据《长编》卷一八四补。,程戡摄事于奉慈庙。
十二日,恭谢天地于大庆殿于:原作「天」,据《长编》卷一八四改。,以皇兄宁国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北海郡王允弼摄左卫上将军充亚献,奉宁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华原郡王允良摄右卫上将军充三献。先是,命汝南郡王充亚献汝南郡王:此下未载姓名,考《宋史》卷二四五《宗室传》二,当是「赵允让」。,以疾辞,改命允良。礼成,御宣德门肆赦,改元。
神宗熙宁元年十二月二日,诏:郊礼毕,更不诣诸神御恭谢,止命两府、近臣分诣逐处焚香。
七年十二日,诣太平兴国寺、启圣院、万寿观、神御殿恭谢殿:原无,据《长编》卷二五八补。。十三日,又诣慈孝寺神御殿。十四日,遂幸集禧、醴泉观、大相国寺。
十年十二月十三日,诣太平兴国寺、启圣院、万寿观神御殿。十四日,诣慈孝寺神御殿恭谢,遂幸中太一宫、集禧观、大相国寺。
元丰五年二月十七日,详定编修诸司 式所言:「国家大礼,曰南郊,曰明堂,曰夆飨,曰恭谢,曰籍田,曰上庙号曰:原无,据《长编》卷三二三补。。今若止以明堂、夆享、南郊

三事共为大礼式,则恐包举未尽。兼明堂、夆享、南郊,难以并合一名,须用旧文离修为式。恭谢、藉田,历年不讲,诸司案检散亡案:原作「业」,据《长编》卷三二三改。,今若(此)[比]类大礼斟酌修定,又缘典礼至重,品式或有未具,则奉行之际,恐致废阙抵牾,以此未敢修拟。」诏恭谢、藉田,据文字可推考者修定。
六年十一月十四日,诏:「南郊礼毕,以十八日诣景灵宫行恭谢礼。」每恭谢皆分二日,第二日仍宣从臣,赐酒五行。是日,中书省言:「郊前二日,皇帝已诣景灵宫天兴殿圣祖位朝献,今来恭谢赴与不赴行礼 」诏赴行礼。二十五日,以南郊礼毕诣景灵宫行恭谢礼。二十六日,仍诣万寿观、凝祥池、中太一宫、集禧观、太相国寺。
哲宗元符元年十一月二十六日、二十七日,以南郊礼毕诣景灵宫行恭谢礼。二十八日,诣上清储祥宫。
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十二月十三日,诏:「南郊礼毕,依故事遣宰臣韩忠彦等分诣寺观、景灵宫恭谢。」时在钦圣宪肃皇后小祥内故也。
大观四年九月二十二日至二十四日,以冬祀礼成,恭谢于景灵宫西宫。
十一月二十日,诏:「南郊礼毕,以二十三日、二十四日诣景灵东宫,二十五日诣西宫,行恭谢礼。」
十二月一日,诏依令格差入内使臣于在京宫观、祠庙焚香。仍令添诣太清储庆宫、九成宫、诚感殿、龙德殿、崇宁万寿观、文昭庙。
政和三年十一月十日,诏:「南郊大礼毕,以十六日诣景灵东宫,十七日诣西宫,

行恭谢礼。」是日恭谢,除景灵宫外,有庆寿崇因阁、感慈塔、上清储祥宫未曾临幸,以见今道路积雪泥泞,可令宰相、执政官焚香。时太师、鲁国公蔡京,少师、太宰、兼门下侍郎何执中,知枢密院郑居中分诣。
二十七日,诏:「冬祀礼毕,恭谢烧香,除景灵宫行礼毕外,有庆寿崇因阁、感慈塔、上清储祥宫未曾临幸,以见今道路积雪泥泞,可令宰臣、执政分诣烧香,候来春择日驾幸。」
六年十一月二十五日,以冬祀大礼毕,诣景灵东宫恭谢。二十六日,驾诣景灵西宫恭谢,次诣阳德观、醴泉观,仍 诣凝祥池、中太乙宫、佑神观、上清储祥宫行礼,宣臣僚对御作乐,赐酒五行。
八年十二月八日、九日,以南郊礼毕,诣景灵东、西宫行恭谢礼。
宣和元年十一月二十七日、二十八日,以南郊礼毕,诣景灵东、西宫行恭谢之礼。
四年十一月二十六日至二十九日,以南郊礼毕,诣景灵东、西宫行恭谢礼。
七年十二月八日、九日,以南郊礼毕,诣景灵东、西宫行恭谢礼。
高宗建炎元年五月六日,车驾诣鸿庆宫恭谢。上瞻礼祖宗神御,大恸, 臣皆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