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今观之,一百七十二穴业已挑去而筑塞之,无可奈何,而见存七百六十六穴,累累相望,虽山林掩蔽,而皆在禁地,若一旦悉令挑去,恐顿泄地气,兼于人情有所未安。欲下绍兴府,专委守臣出榜,备坐《宫陵仪制》内所载晓谕民间。如封界内旧坟有愿迁出者,仰召保开说,经府自陈,令巡尉监视,听其迁出。如不愿者,仍旧。」从之。先是,知绍兴府王师心称根刷得攒宫四隅之内有坟冢通约一千余处,太史局官李继宗等互说不同,有诏令澈将带两次太史局按视人前去看定,至是来上。
礼 宋会要辑稿 礼三七 〔后陵〕 宪圣慈烈皇后陵

宪圣慈烈皇后陵
【宋会要】

庆元三年十一月六日,寿圣隆慈备福光佑太皇太后崩于慈福宫之慈福殿,遗诰曰:「陵寝制度,务从俭省,毋事烦劳。仍依显仁皇后故事施行。」
七日,诏:「大行太皇太后陵寝,当遵遗诰,务从俭省。应营奉等费,并以慈福宫钱物支给,免侵有司经常之费。」
九日,礼部、太常寺言:「讨论典故,园陵皇堂、神台下深丈尺不同,上宫合置四神门,南门置乳鹊台、石作宫人等。今来系修奉攒宫,乞比附显仁皇后体例施行。」从之。
十九日,诏:「皇堂内椁,可令有司用沙板随宜修制。候将来掩皇堂时,先下椁底板,俟进梓宫于椁底板上定正讫,然后安下椁身。次将天盘〔曩〕网于椁上安设。梓宫已有牙脚,止用平底。可就修奉攒宫处制造。」
二十三日,礼部、太常寺言:「大行太皇太后山陵,已差按行使,检照显仁皇后祔葬永佑陵典故,即不合差覆按。」从之。
十二月八日,修奉使司言:「今来修奉攒宫,并依显仁皇后体例施行。所有皇堂石藏,省记得显仁皇后石藏里明长一丈四尺八寸八分,阔一丈三寸,深九尺。若依此铺砌,窃恐至期安下神杀外椁,室分窄狭室分:本书礼三四之二九记作「空分」,似是。,事属利害。照得高宗皇帝石藏里明长一丈六尺二寸,阔一丈六寸,深九尺,欲乞依上件丈尺修奉施行。」从之。
十七日,按行使、副钱象祖等言:「判太史局吴泽等状:按行大行太皇太后神穴,系在永思陵正北偏西祔

攒。相视其地土肉黄润,三男旺盛,秀气所聚,委是高阜,依得昭穆次序,可以安建。」从之。
十九日,礼部、太常寺言:「今参酌礼例,条具:一、启攒发引,百僚并服初丧之服初:原作「将」,据本书礼三四之三○改。。一、发引日,总护、顿递使、都大主管就幄次朝辞管:原作「长」,据本书礼三四之三○改。,余并免。一、鼓吹、警场、挽郎,于发引前二日系总护、顿递使同都大主管官、礼部、太常寺官就贡院按阅官:原作「言」,据本书礼三四之三○改。。」并从之。
二十二日,礼部、太常寺言:「今来灵驾前所立重,乞依典礼,将来发引日捧擎至攒宫,令太史局选利方,至掩攒日埋瘗。」从之。
二十八日,按行使司言:「攒宫地段分立神围,缘永思陵铺屋窠木等有碍,乞行奏告去拆。」从之。
四年二月十一日四年二月:原无,据本书礼三四之三七、三九补。,诏将来灵驾发引,帅捧梓宫奉升大升轝,又引梓宫即攒宫,摄少保复土九锸,差权工部尚书钱象祖按视。
十二日,掩皇堂。
礼 宋会要辑稿 礼三八 守陵

宋会要辑稿 礼三八

守陵
【宋会要】
干德四年,诏曰:「历代帝王,或功济生民,或道光史载,垂于祀典,厥惟旧章。兵兴以来,日不暇给,有司废职,因循旷坠。或庙貌攸设,牲牷罔荐;或陵寝虽存,樵苏靡禁。仄席兴念,兹用惕然。其太昊、葬宛丘,在陈州。女娲、葬赵城县东南,在晋州。炎帝、葬长沙,在潭州。黄帝、葬桥山,在坊州。颛顼、葬临河县,在澶州。高辛、葬濮阳顿丘城南,在澶州。唐尧、葬城阳谷林,在郓州。虞舜、葬九疑山,在永州。夏禹、葬会稽,在越州。成汤、葬汾阴,在河中府。周文王、武王、并葬京兆咸阳县。汉高祖、葬长陵葬:原无,据《宋大诏令集》卷一五六补。。后汉世祖原陵,在河南府洛阳县。唐高祖、献陵,在耀州三原县东。太宗昭陵,在京兆醴泉县北九嵕山。十六帝,各给守陵五户,蠲其它役,长吏春秋奉祀,他处有祠庙者亦如祭享如:《太常因革礼》卷八○作「别」。。商中宗太戊、葬大名内黄县东南。高宗武丁、葬陈州西华县北。周成王、康王、并葬京兆咸阳县。汉文帝、霸陵,在京兆万年县东界。宣帝、杜陵,在京兆万年县东南。魏太祖、高平陵,在相州邺县西南。晋武帝、峻阳陵,在河南洛阳县东南。后周太祖、咸陵,在耀州富平县西北。隋高祖太陵,在凤翔扶风县东南。十帝,各给三户三:原作「二」,据《太常因革礼》卷八○改。,岁一飨。秦始皇帝、陵在京兆昭应县。汉景帝、阳陵,在京兆咸阳县界。武帝、茂陵,在京兆西平县。后汉明帝、显节陵,在河南洛阳县东南。章帝、恭陵,在河南洛阳县东南。魏文帝、首阳陵,在孟州首阳山。后魏孝文帝、长陵,在耀州富平县东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