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余按此钱径八分重如其文铜质粗恶字文湮漫计当时令民自铸故其制不精也
  右五铢钱 永平年铸
  右永安五铢钱 永安年铸 旧谱曰径九分文曰永安五铢重如其文 李孝美曰此钱径八分周郭完厚所见至多
  右永安土字钱 面文永安五铢幕文有一土字径九分重二铢四絫铜色纯赤轮阔皆夷计后魏所铸
  右五铢钱 大统年铸 旧谱曰以赤铜铸右永安五铢钱齐神武帝铸
  右常平五铢钱 北齐天保年铸 旧谱曰径八分 李孝美曰此钱径寸旧谱列在伪品
  右布泉钱后 周保定年铸 旧谱曰径寸其文左曰布右曰泉皆玉筋篆非男钱也
  右大布钱 建徳年铸 旧谱曰径寸一分 张台曰此钱小者至径六分其旧钱之文上五下行左大右布又有大布字飜在上下者
  右永通万国钱 大象年铸 旧谱曰径寸三分重十二铢背面肉好皆有周郭又有径寸二分半重八铢己下者 张台曰此钱轮郭与布泉相似其小省至径七分亦有轮郭阔厚及对文者 李孝美曰此钱又有径寸五分重十八铢背面皆有此四字者铜色青白制作尤佳
  右白钱 隋开皇年铸 背面肉好皆有周郭文曰五铢而重如其文每一千重四斤二两 唐书食货志曰隋行五铢白钱 旧谱曰径一寸重一铢六黍肉郭平阔五字右边傍好有一画余三面无郭用镴和铸故钱色白
  右开元钱 唐武徳年铸 新唐书食货志曰径八分重二铢四絫积十钱重一两得轻重大小之中其文以八分篆隶三体 李孝美曰此钱元字次画端或有挑向左者世谓之左挑而俗甚爱重背文亦有两甲痕者铜色黒浊不至精好 详考此钱郭有大小肉有轻重皆岁久适然凡八分篆隶三品而皆有甲文者制作精好今世尤多李孝美独图其一失之畧矣
  右干封钱 新唐书食货志曰径寸重二铢六分
  右干元十当钱 干元年使第五伦铸 食货志曰径一寸每缗重十斤 旧谱曰径寸二分重五铢 李孝美曰此钱今多大小不同寸二分至七分相较一分凡六品字体形制畧异
  右重轮钱 第五琦复命铸 径一寸二分其文亦曰干元重宝背之外郭重轮每缗重十二斤 旧谱曰径二寸四分重十二铢 李孝美曰此钱有两品小者至薄而文字昏暗径寸重五铢大者极厚而制作精好径寸五分重十四铢与唐志旧谱所载不同
  右小干元钱 洪遵曰余按此钱重三铢三絫径与开元钱同今世所存至多计肃宗所铸而史氏疏畧不载
  大元厯钱 张台曰大厯是代宗年号计此时所铸 洪遵曰余按此钱径九分重三铢六絫铜色昏浊字画遒劲
  右开元大钱 径寸二分重十二铢六絫
  右建中钱 张台曰按此钱未施用今民间往往有之轻小于开元钱径十分重二铢以下文曰建中通宝文字漫暗铜色纯赤肉好薄小殊乖白铜大钱之义
  右新开元钱背文
  右咸通钱
  右天成钱 洪遵曰余按此钱径九分重三铢六絫文曰天成元宝计当时所铸而五代史后唐纪不载
  右天福钱 洪遵曰余按此钱径七分重二铢四絫铜质薄小字文昏昧葢以私铸不精也
  右汉通钱 洪遵曰余按此钱径寸重三铢六絫文曰汉通元宝字文明坦制作颇精葢惩天福之弊则汉代所铸明矣
  右周通钱 郑向五代开皇纪曰显徳二年九月甲寅诏禁天下铜器始议铸钱

  伪品

  右项梁钱
  右呉王濞钱 西京杂记曰呉有铜山铸钱钱微重文字肉好与汉钱不异 洪遵曰余按汉文帝时更铸钱其文为半两呉邓钱文字与汉钱同则钱之半两也
  右邓通钱 西京杂记曰文帝赐邓通蜀铜山听自铸钱文字肉好与天子钱同故富侔人主
  右大钱 汉书食货志曰王莽居摄变汉制更造大钱径寸二分重十二铢文曰大钱五十 敦素曰按今所见模状不同字体各异小者不及二铢又有面文重外髙内下精妙可观殊不知莽之所铸复是后人仿效何不相同也如此 张台曰此钱亦有数种有对文者有穿上一星者有泉字诸画并方者
  右小钱五等 荀悦汉纪曰王莽建国元年春更作小钱径六分文曰小钱与大钱一直五十者为二品并行 封氏幺钱别种文曰直十 张台曰尝见壮钱薄于开元钱
  右货泉钱 王莽天凤年铸 食货志曰径一寸重五铢文右曰货左曰泉枚直一 张台曰此钱今世所见有径寸四分重二十四铢者有径六分重二铢者有玉筯篆者有传形者有肉郭重文者穿面四角决文穿背四角决文穿上一星穿下一星阔縁细縁不少于五铢 李孝美曰此钱今世多见有径寸五分至四分者十余品而好郭或有或无或作重文种种不一
  右鐡钱 公孙述铸 旧谱曰文字轻重大小未闻
  右小钱 初平年董卓铸
  右五铢钱 董卓铸
  右沈郎钱 呉兴沈充铸 旧谱曰或言小于五铢文字轻重未闻
  右五铢钱 晋张轨纳太府叅军索辅言立制凖布用钱
  右河阳钱 三国王则铸
  右得壹钱 唐史思明铸 旧谱曰径寸三分重十三铢 洪遵曰余按此钱重十二铢六絫
  右顺天钱 史思明改铸 旧谱曰径寸五分重十五铢 李孝美曰二钱如一但顺天重而得壹轻 洪遵曰余按此钱重十三铢二絫
  右永通钱 南唐锺谟请铸 洪遵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