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尤多脱略,惜其后不复有古本可正其舛谬云。明年,以校勘《史记》、《汉书》官秘书丞余靖为集贤校理,大理评事国子监直讲王洙为史馆检讨。赐详定官翰林学士张观,知制诰李淑、宋祁器币有差。
景佑三年十月乙丑,御崇政殿,观三馆秘阁新校两库子集书,凡万二千余卷。赐校勘官并管勾使臣、写书吏器币有差。是日,赐辅臣、两制、馆阁官宴于崇文院。
仁宗尝集天地、辰纬、云气、杂占凡百五十六篇,离三十门,为十卷,号《宝元天人祥异书》。宝元二年,召辅臣于太清楼,出而示之,命庋于秘阁。
庆历元年十二月,翰林学士王尧臣等上新修《崇文院总目》六十卷。景佑中,以三馆秘阁所藏书,其间亦有谬滥及不完之书,命官定其存废,因仿《开元四部录》,着为《总目》而上之。庚寅,诏提举修《总目》官资政殿学士尚书礼部侍郎张观、右谏议大夫宋庠、翰林学士兼龙图阁学士尚书兵部员外郎知制浩判集贤院王尧臣、翰林学士兼侍读学士张复、尚书兵部郎中知制诰判昭文馆聂冠卿、尚书兵部员外郎知制诰郭稹,并加阶及食邑有差。编修官太常博士直集贤院吕公绰为尚书工部员外郎,殿中丞天章阁侍讲史馆检讨王洙为太常博士,馆阁校勘殿中丞刁约、太子中允欧阳修、秘书省著作佐郎杨仪、大理评事陈经并为集贤校理,管勾三馆秘阁内殿承制王从礼为供备库副使,入内东头供奉官裴滋候御药院满日优与改官,高班杨安显为高品。张观、宋庠虽在外,以尝典领,亦预之。
嘉佑四年九月,欧阳修为史馆修撰,言:「史之为书,以纪朝廷政事得失及臣下善恶功过,宜藏之有司。往时李淑以本朝正史进入禁中而焚其草,今史院惟守空司而已。乞诏龙图阁别写一本下编修院,以备讨阅故事。」从之。
熙宁三年十月,诏馆阁校勘王存、顾临、秘书省著作佐郎钱长卿、大理寺丞刘奉世同编《经武要略》,兼删定诸房例册,仍令都副承旨管勾。
熙宁八年六月,尚书都官员外郎刘师旦言:「今《九域图》涉六十余年,州县有废置,名号有改易,等第有升降,而所载古迹有出于俚俗不经者。」诏三馆秘阁删定。其后又专命太常博士直集贤校理赵彦若、卫州获嘉县令馆阁校勘曾肇删定,就秘阁不置局。彦若免删定,从之。以旧书不绘地形,难以称图,更赐名曰《九域志》。



职掌
秘书省在光化坊,隶京百司。判省事一人,如监阙,以判秘书省官兼充。景德四年,诏秘阁书籍内臣同提举。掌祭祀版,《正辞录》外,有常例祭者,并著作局分撰,或在京阙著作局官,亦有秘书丞、郎撰者。旧制,常祀祝文秘书省岳渎并进书,学士院惟五岳进书,四渎则否。至咸平六年十二月,诏四渎祝文并进书。大中祥符二年,更令两制、龙图阁待制与太常礼院取秘书省、学士院祝版,据《正辞录》复位,付逐司遵用。景德初,诏秘书省拣能书人写祝版,委秘书监躬亲点检,谨楷不错,方得进书。省有监、少监、丞、郎、校书郎、正字、著作郎、佐郎,是时皆以为官,常带出入,亦犹尚书省寺监丞郎、卿少、郎官、丞簿等,皆为官也。即官至秘书监今中大夫,有特令供职者,或以他官兼监。至道中,宋白以翰林学士承旨兼秘书监。淳化中,李至自前执政以吏部侍郎今通奉大夫兼秘书监。大中祥符九年,杨亿以秘书监判秘阁兼秘书省事是也。然议者以为亿正为秘书监矣,不当更言判省阁,盖有司之误也。自后,两省五品以上官不兼监者止云判,其秘书省事亦掌为之。秘书监之领秘阁、省事,犹著作佐郎今宣教郎在三馆则修日历,正言今承议郎、司谏今朝奉郎供职本院或在从班,则行谏诤之职。侍御史今朝请郎、监察御史今承议郎供职本台则行纠弹之职也。太平兴国中,左拾遗田锡上疏,以为今三馆之中有集贤院书籍,而无集贤院职官,虽有秘书省职官,而无秘书省图籍。然至淳化元年,始以太子中允和?直集贤院。若秘书省,则所掌祠祭、祝版而已。书籍实在三馆秘阁,而所谓职官者,犹今寄禄官耳,则虽无书籍可也。
崇文院于三馆直院、直馆、直阁、校理、校勘之外,三馆、秘阁又各置检讨、编校书籍等官,其位遇职业亦馆职也。校勘、校对书籍不带出。天圣五年,晏殊知南京,辟馆阁校勘王琪签书南京留守判官公事,特许带行,以殊故也。嘉佑四年正月,置馆阁编定书籍官,以秘阁校理蔡抗、陈襄,集贤校理苏颂,馆阁校勘陈绎,分史馆、昭文馆、集贤院、秘阁书而编定之。元丰官制行,既皆罢而不置。至元佑中,秘书省职事官与馆职之外,又置校黄本书籍,盖校书之比也。
元丰官制行,秘书省分四案:曰国史案,掌编修日历事;曰太史案,掌太史、天文、浑仪等事;曰经籍案,掌典籍之事;曰知杂案,掌本省杂事,大?如此。有《元丰官制格子》具载,访索未获。政和中,增置道教案。
崇宁以后,置编修国朝会要所,详定九域图志所二局于秘书省。《会要》以从官为编修,余官为参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