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撰人, 原释阙。(见天一阁钞本。)
 
  〔东垣按:玉海引崇文目同。〕
 
  五礼名义十卷 孙玉汝撰。
 
  开元礼京兆义罗十卷 原释不著撰人名氏,据开元已有义鉴,申术其说,今此又纲罗其遗坠云,(见文献通考。)阙(见天一阁钞本。)
 
  〔东垣按:遂初堂书目无京兆二字,旧本京讹作宗,今校改。〕
 
  开元礼类释二十卷 原释不著撰人名氏,以唐礼繁重,故汇其名物,粗为申释。(见文献通考。)
 
  〔东垣按:旧本释讹作绎,今校改。〕
 
  开元礼一百五十卷 萧嵩等撰。
 
  开元礼义鉴一百卷 原释唐萧嵩撰,既定开元礼,又以礼家名物繁伙,更取历代沿革,随文释义,与礼并行。(见文献通考。)
 
  〔东垣按:本名义镜,此避太祖祖嫌讳。〕
 
  开元礼百问二卷
 
  〔东垣按:唐志,萧嵩撰,书录解题不著撰人。〕
 
  五礼精义十卷 原释唐太常博士韦彤撰,首载唐礼,参引古义,申释其文。(见文献通考。)
 
  〔东垣按:玉海引崇文目同。〕
 
  续曲台,礼三十卷 王彦威撰。
 
  〔东垣按:宋志亦作王彦威,注云一作崔灵恩撰。〕
 
  礼略十卷 原释唐京兆府栎阳尉杜萧撰,采古经义,下逮当世,举沿革,附礼见文,以其言约旨详,故自题略云。(见文献通考。)
 
  礼粹二十卷 原释唐宁州参军张频纂,凡一百三十五条,直抄崔氏义宗之说,无他异闻,(见文献通考。)阙。(见一阁钞天本。)
 
  开宝通礼二百卷 刘温叟等撰。
 
  〔东垣按:玉海引崇文目同。〕
 
  开宝通礼义纂一百卷 原释皇朝翰林学士卢多逊等撰,多逊既定新礼,复因开元礼义鉴,增益为开宝通礼义纂一百卷,上之,诏与通礼并行,(见文献通考。)阙。(见天一阁钞本。)
 
  丧礼极义一卷 原释唐商价集,杂叙先儒五服轻重之论,然首末不伦,(见文献通考。)阙。(见天一阁钞本。)
 
  〔东垣按:本作殷价,避太祖父讳作商。〕
 
  五服志三卷 原释不著撰人名氏,据江都开元二礼,参引先儒所论轻重之制,盖唐人所编次云。(见文献通考。)
 
  丧服加灭一卷 原释不著撰人名氏,杂记服制增损,文无伦次,(见文献通考两引。)阙。(见天一阁钞本。)
 
  〔东垣按:通考不著卷数。〕
 
  春秋谥法一卷 原释不著撰人名氏,其法差多于周公谥法。(见文献通考。)
 
  周公谥法一卷 原释不著撰人名氏,谥法始于周,学者录之,因托以名篇。(见文献通考。)
 
  谥例十卷 原释宋沈约撰,上采周秦,下至晋宋,君臣谥号,而以周公谥法为本。(见文献通考。)
 
  〔东垣按:玉海引作沈约谥法云,书目一卷,惟崇文目有之,学者就汲冢书采出,春秋谥法一卷,学者就杜预释例谥法篇采出,通考作谥别误。〕
 
  谥法四卷 原释梁贺琛撰,初沈约本周公之谥法,至琛又分君臣美恶,妇人之谥,各以其类标其目,曰旧谥者,周公之谥法,曰广谥者,约所撰也,曰新谥者,琛所增也。(见文献通考。)
 
  严昉云,读书志作沈贺谥法,云沈约撰,贺玚增。
 
  续古今谥法十四卷 原释唐户部郎中王彦威撰,因旧谥品援集故事,依沈约谥例,记梁以来至唐得谥官称姓名,又以单复为别。(见文献通考。)
 
  原叙礼乐之制,盛于三代,而大备于周,三代之兴,皆数百年,而周最久,始武王周公修太平之业,画天下以为九服,上自天子,至于庶人,皆有法度,方其郊祀天地,开明堂以会诸侯,其车旗服器,文章烂然,何其盛哉,及幽厉之乱,周室衰微,其后诸侯渐大,然齐桓赐胙而拜,晋文不敢必请隧,以礼维持又二百余年,礼之功亦大矣,下更战国,礼乐殆绝,汉兴,礼出淹中后、戴诸儒,共为补缀,得百余篇,三郑、王肃之徒,皆精其学,而说或不同,夫礼极天地,朝廷
 
  宗庙,凡人之大伦,可谓广矣,虽二〔东垣按:一本作百。〕家殊说,岂不博哉,自汉以来,沿革之制,有司之传,著于书者,可以览焉。(见欧阳文忠公集。)
 
  〔东垣按:以上原卷三。〕
 
  乐类

  共四十八部,计一百八十一卷。
 
  〔东垣按:玉海引崇文目一百作二百云,自历代乐仪,至阮咸曲谱,今核计实四十九部三百二卷,历代乐仪三十卷 原释唐叶律郎徐景安撰,总序律吕,起周汉迄于唐,著唐乐章,差为详悉。(见文献通考。)
 
  东垣按:玉海引崇文目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