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元本如此而又可两通者也。”後附装别本文通《铜剑赞》一卷。(卷首有“上党冯氏藏本”、“冯巳苍读书记”、“孙潜之印”、“孙二酉珍藏”诸朱记。)

  △庾开府诗集四卷(明刊本)

  周庾信子山撰。此即钱遵王所谓存馀堂本。明朱子儋刻,有跋。子山诗犹未全备。前有序,不著撰人,引及杜少陵语,是出唐、宋人矣。

  △东皋子集三卷(旧钞本)

  唐王绩撰。《唐志》、晁、陈《书目》俱作五卷,此止三卷,有吕才陆淳序。旧为脉望馆藏书,继归述古堂,见《敏求记》。卷末有赵清常《题记》云:“金陵焦太史本录出,校於清溪官舍,时万历三十七年十月十四日。”
  按: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续编》影印本。

  △寒山诗一卷丰干拾得诗一卷附慈受拟寒山诗一卷(明刻本)

  唐天台唐兴县寒岩僧号寒山子,丰干、拾得皆国清寺僧,其迹甚异。台州守闾邱允录得其诗以传。宋时名《三隐集》。此本板心有“三隐”字,板刻甚旧,印用茧纸。後附慈受和尚名怀深《拟寒山诗》。自序作於建炎四年,谓结茅洞庭,撰其体,成一百四十八首。卷首有闾邱允序。《寒山诗》後有“杭州钱塘门里车桥南大街郭宅纸铺印行”一行。末有“比邱可立募众刊行”一行,又有谁月轩人玉峰跋。
  按: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初次印本。

  △杨盈川集十三卷(旧钞本)

  唐杨炯撰。《唐志》三十卷,晁氏《读书志》二十卷。今世行本仅有童佩、张燮两家所辑,此仁和卢氏重订张本,有张燮序,与童本分卷不同。旧为李松雲藏书。每板心有“文选阁”三字。(卷首有“曾在李松雲处”朱记。)

  △骆宾王文集十卷(明刊本)

  世传颜文选注本,止四卷,非旧第。此十卷本,凡赋、颂一,诗四,表、启、书二,杂著三,尚出郗雲卿编次之旧,有郗序,与《唐志》及宋刊蜀本合。其《代李敬业檄》结句“合是谁家之天下”,足正俗本“合”作“竟”之误。

  △陈伯玉文集十卷(明刊本)

  唐陈子昂撰。明新都杨春、射洪杨澄校定。前有卢藏用序,後系《伯玉别传》,与陈氏《书录》合。直斋曰:卢序简古清壮,非唐初文人所及。《四库》所收本阙第七卷《禡牙文》、《■〈示〉海文》、《吊塞上翁文》、《祭孙府君文》,此本有之。惟阙《饯陈少府序》一首。(卷首有“金元功藏书记”、“深柳读书”二朱记。)

  △宋之问集二卷(明刊本)

  晁、陈二家《书目》俱载十卷,今存二卷,盖明人掇拾之本也。板刻清朗,每板心有“崦西精舍”四字。
  按: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续编》影印本。

  △张说之文集十卷(影钞宋残本)

  唐张说撰。存诗集十卷,旧为碧凤坊顾氏藏书,从之传录,足订明刻本之误。如卷首《喜雨赋》二首,一题“御制”,一题“应制”,明刻无之,是误以御制为自作矣。又卷五《醉中作》五言绝句一首,有目无诗。卷六《广州萧都督入朝过岳州晏饯诗》一首,下阙一叶,凡诗八首。此本皆全。

  △张说之文集二十五卷(明刊本)

  明初椒郡伍德手自录本,作《记》,属子孙付刻。至嘉靖间,其後裔刻之。序後有“嘉靖丁酉冬十月朔旦椒郡伍氏龙池草堂家藏本校刊”一行,有项笃寿序、伍德跋。

  △张曲江集二十卷(明刊本)

  唐张九龄撰。明成化间邱文庄公得馆阁藏本手自钞录,属韶郡太守江阴苏韡刻之。案:陈氏《书录》云:元祐中有邓开刻本,後附樊子彦所作《行状》,徐浩《神道碑》、郑宗珍《议谥文献状》,此本无之,殆所谓蜀本是也。有文庄序、苏韡跋。旧为飞鸿堂汪氏藏书。(卷首有“新安汪氏”、“启淑信印”二朱记。)

  △分类补注李太白诗二十五卷(元刊本)

  宋舂陵杨齐贤子见集注,元章贡萧士赟粹可补注并序。杨注单本不传,此则萧氏所删补者,注明“齐贤曰”、“士赟曰”以别之。书成於至元辛卯,旋即刊行。《目》後有墨图记云“建安余氏勤有堂刊”。

  △新刊校定集注杜诗三十六卷(宋刊本)

  宋郭知达编。据《四库提要》有淳熙八年知达《自序》,宝庆元年曾噩《重刊序》,此本二序已佚。诗分体编次,《目》中有注新添者。陈氏《书录》谓:“福清曾噩刻板五羊漕司,载为善本”。即此书也。原本缺卷十九、廿五、廿六、三十五、三十六,钞补全。每卷後有“宝庆乙酉广东漕司锓板”一行,“朝议大夫广东路转运判官曾噩、承议郎前通判韶州军州事刘镕、潮州州学宾辛安中、进士陈大信同校勘”四行。每半叶九行,行十六字。注字同。“朗”、“徵”、“树”、“构”、“敦”字俱阙笔。《容斋随笔》云,“蜀本刻杜集,以《老杜事实》为东坡所作,遂以入注,殊误後生”云云。此本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