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俄法借欠还清仅用一千三百十一万两光绪五十九年英德初次借欠还清所需之数咸至六百十万两至光绪六十九年此项借欠概行还清兹将中国因借洋欠还本付息按年应筹银两开列于后 光绪二十七年至三十四年每年二千四百五十万两 三十五年至三十八年每年二千三百五十万两少一百万两 三十九四十等年每年二千三百万两又少五十万两 四十一年二千五十万两又少二百五十万两 四十二年至五十七年每年一千九百二十万两又少一百三十万两 五十八年一千三百十万两又少六百十万两 五十九年至六十八年每年六百十万两又少七百万两 六十九年一百万两所有借欠悉数还清 至上年义和拳匪仇教西人并攻各钦差使馆外国须费钜欠派兵大队前往救护故议和特商定中国应出四万五千万两之票以还外国政府派兵经费及商人被毁货物房产等项此票未还现银以前每年付息四厘以致除还本需用欠项不计外每年竟付息需用一千八百万两惟义和拳匪尚未肇祸之先中国每年须筹二千四百五十万两以还日本赔欠因新关所收税课不敷此数故每年另将皖岸盐厘三十万两鄂岸盐厘五十万两宜昌盐厘壹百万两浙东货厘壹百万两九江货厘二十万两江苏松沪货厘二百万两全行作抵前阅京报所载奏摺备悉各省帑库支绌已有挹彼注兹之势现因赔欠除还本外每年尚需付息银一千八百万两益形竭蹶税司查如将前借洋欠先后清还所余之银并该票利息咸少所余之银均●为归还该票本银之用则于四十二年内即可将该票一概还清另将详细情形附上表田各一纸以备查核惟若如此办理则除每年须筹之欠二千四百五十万两外再加付息需用一千八百万两共计每年应筹四千二百五十万两惟此欠浩大无从筹出且尝闻中国人民有四百兆名之多若按名捐银少许或每名即纳银壹两左右则赔欠四(十)万五千万两不难立刻偿清或照每家产业大小计算酌量捐银若干亦无大受累之处在外国遇有此项钜欠大半仿照此法办理或即设票散卖本国俾利息仍在国中流行不致漏溢他国筹欠之法莫善于此惟中国人民贫苦居多若按名捐银势不能行至设票散卖一节中国殷实之家又每恐人知其富多方掩饰必不能踊跃买票以输国债更属难行之事或云此事不行亦可另行专立加税新章以偿赔欠吾谓如此办理恐亦不甚妥协何则专立加税新章中国商民见其税课太重不以为然势必相率罢市不肯遵办地方官恐酿出事变或告以外国索赔兵费欠项甚钜不得已而有此举之故恐中国商民意中不以此事由本国义和拳匪肇祸所致但忆因赔洋欠故而政府出此加税新章苛刻商民势必抱怨外国视若仇寇以致将来中外仍多事变难保长享太平于中外辑睦之道大有窒碍然新税既不能行而旧税或有可修改通商约章不但赔欠自能清还且于华洋贸易两有裨益查议和大臣与各国欠差订立条约第十一欠载明应将进出口税则以及通商章程一概改修惟会商此欠时税司拟议中国请澈底改修惟若能行必得预有数端熟筹于胸中有如土货运出外埠现应输纳出口正税而已该货由此通商口运至彼通商口应纳出口正税而且抵彼口时另纳复进口半税则是外洋贸易征税轻本国贸易征税重于裕国之道不符亟应改之此其一也因洋商运货出入内地发售须预知沿途税厘应完若干
故咸丰年间所立条约载明洋货由商口运至内地某处若愿输纳进口正税一半至沿途税厘一概免抽土货由内地某处运至通商口若愿输纳出口正税一半至沿途税厘亦一概免抽惟彼时厘金甫经创办而洋商运货出入内地者尚属寥寥故中国视若无关紧要毫不介意嗣后厘金日见加增而洋商贩运货物亦日见加多以致各省库帑有碍各督抚设法阻止必俟至光绪六年始准华商洋货由通商口运至内地照此章办理究竟土货由内地运至通商口尚未允准照办则是厚待洋商薄待华商于情理殊属不合亟宜改之此其一也光绪二十四年总署已允英国钦差所请洋船任便往来内港其时总署仅谓洋船若能照华船章程一律办理亦未尝不可往来内港而英钦差意不为然必须另立新章俾洋船格外便捷此事尚未商妥想目下修改章程之时恐各钦差必得强逼中国允照前英钦差所拟洋船任便往来内港之意见办理其事如此议和大臣即宜预筹善法俾华洋各船一律办理否则恐洋船渐占内地贸易若华洋各船一律办理则华商于内地情形较洋商最为熟悉其一切用费较洋商亦甚俭省则内地贸易仍归华商而中国之利权尚不至为外人所夺此其一也凡货多收一税一厘价值必至加涨此定理也如吾国之货税重彼国之货税轻则小国之货难敌彼国销路亦未必因之阻塞矣譬如茶叶前二十五年洋商纷来中国购买近来往印度购买者居十有年来中国购买者寥寥无几推原其故据商家云印度不纳茶叶税厘故值贱购办者年多一年至中国长江之茶每值百两竟至纳税厘二十四两福州之茶每值百两竟至纳税厘三十二两厂夏门之茶每值百两竟至纳税厘三十四两故价值重购办者年少一年至丝亦然向来洋商多用中国之丝少用日本之丝现在洋商少购中国之丝多购日本之丝缘日本之丝不收税厘中国税厘至少值百抽十似此于裕国整理之法土货即不宜收纳税厘惟目下国帑空虚需银孔急势难概行免收而整理之法总宜筹画于心欲挽回利权不如俟进口之税逐渐加增之时再将出口之税逐渐咸少此其一也自数年以来前后设立铁路公司所运机器物料概行免税查该公司为谋利而设所需之欠半系洋欠原无免税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