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俗称马拉巴东南海边俗称科罗满秩耳江河之最大者一为恒河二为信地河此二河为其旁之支河汇合而成又有勃拉马布特拉河其大几与恒河相埒天时之寒暑依地形之高下而有分别但一离高山无处不热终年惟有二种气候干燥与雨水雨水之时泻如瀑布江中之水泛滥淹溢风之狂猛能拔老树天气大率清淑惟常有疫病最害人者莫如霍乱吐泻地土之膏沃出产之蕃富非他处所可及矿产五金之类甚多金刚钻之美丽甲于天下凶恶之兽及有毒之虫亦聚于其间居民种类甚杂除印度人为土著外又有巫来由人蒙古人中华人该白尔人阿喇伯人土尔其人而近百年以内又增欧洲人其中以英人为最多各种人每各奉其教不相问闻语言之分别有二十种都城名加尔各搭居民四十五万人其中英人仅有四千如连城外民数总计之有八十三万人此城系一极佳之海口地土低洼系淤泥所积大炮台一座名福尔脱威廉耶稣教士驻此城统辖印度教务狱讼有平反衙门又有英人乔口五斯所创亚洲博学会以刊布博议著名官私学塾亦皆有之孟加拉国省之总督驻此城内其衙门颇壮观瞻并有无数高堂大故俗称之曰宫殿城贸易极大制造蕃旺此印度都城之情形也

印度初有之史记全系臆造印人铺张其来历言过其寔细推其第一朝约在中华伏羲以前首创律例者名玛奴其婆罗门教之来源亦古其佛教之始在周定王时当阿力山特王时希腊人始知印度之名自彼时起即有多人往印度游历阿力山特王收服本若部一分之地命彼罗司管理之后又有人名赛乱古司进攻印度直至恒河立通商之事隋文帝时有教士游历印度带蚕种回国唐中宗时有回教王之提督名瓜戴倍收服信地河两岸之地唐德宗时回教人得印度之地于是西人更知印度之情形矣当时印度内有无数土酋分踞其地其中最强者系雷嘎尔之土酋彼等为自王之国历百有余年古里特朝统辖印度以回教摄政嗣古里特朝以其位让于阿富汗人西里斐斯此家初为蒙古王之附庸后又作帖木儿之附庸此朝至明永乐十一年灭绝印度一国竟为帖木儿子孙所得有名勃勃者击败阿富汗人立一蒙古之国几全踞印度而有之但其国政暴虐国王懦弱各省督抚有大权又有僭号称王者与之为敌所以其国渐衰我 朝乾隆四年波斯人内弟尔屠戮得列部遂令蒙古一朝衰败至不可救当明末至 国初时有葡萄牙人及荷兰人考察印度海滨而未尝至其内地嘉庆初年法国总督蒲尔同馁及其弟泼累乘蒙古人之衰败而分裂欲为法国开拓疆土但法政府令其办事而不为之保护于是有英人听候印度公司调度而有克里佛与浮伦罕司丁两人掌握兵权取法王路易第十五所弃之地之事英人始在孟加拉国作为立足之地收乌德之土酋作为附庸后设计取紧要之各城与法人战伐卖索尔之王而克之至嘉庆二十二年英人几统辖全印度或作为英国径治之省或作为英国之附庸咸丰六年印度总督陶尔西肆其诈谋吞并乌德国加以他项欺压令人愤怒之事至七年五月遂有印度土兵之变激成大乱占踞德列罗克拿二城为叛党之根本重地八年英人裁撤印度公司而以治理之权归于英君主攻战二年后英人卒能平其乱党且能开拓疆土其管辖之权格外坚固得未曾有光绪三年春英人尊其君主曰五印度大后帝当是时英人在印度中国已得极大之利益即恒河之上流今之缅甸等处是也呜呼观此可知英人之志矣其初通商其继经营其终蚕食而并吞之以致数千年之古国卒为英人所有此前车之鉴也可不惧哉

  规印度以制英论
今夫五印度为古天竺国一名身毒幅员广阔地势三角形每边六千里其间大小数十国从古不相统一明初赛马尔罕王谛母尔本元驸马铁木耳之后兼并西域诸回部遂南侵印度归入版图号曰大蒙古建都于中印度之德希城其国广二万里岁收赋税二万二千四百万各国皆仰慕焉正德时有葡萄亚人初至西边海隅贸易未几荷兰英吉利法郎机西班牙等国之商兢相往来于其间然蒙古王威德重大人皆畏之其后诸子争权内乱并起各部酋长乘间扰攘分崩离析国势多衰乾隆二十年孟加拉国土酋与法人密约将境内之英人囚之于狱概行禁锢英人死其大半既而欲复此仇调倾国之师使大将律记利夫将之驰入安额河遂获全胜于是东印度各酋长望风归复乘胜进取中南诸部乾隆三十年复叛尽杀英人英遣扎伊尔姑底攻复疆域嘉庆十年尽除法荷两国之民旋驻印度之兵以据其地自是以后五印度之地归英者十之七八即蒙古王亦莫不纳迄今子孙犹存衣食租税但徒拥虚名而已其余各部或置吏设官改为郡县或输赋纳贡降为藩封英人于沿海立三马头控其东者曰孟加拉国扼其南者曰漫打拉萨钤其西北者曰孟买又于亚加拉乌得本若信地诸部及锡兰岛俱以巨酋镇之重兵戍之命勋戚大臣为之总统以大权以便其行事于每岁冬春则驻孟加拉国夏秋则驻巴勒里皆所以保其印度也独是印度之地与三岁密迩为邻中隔数重大山绵不断有不知几千里者悬崖峭壁道路崎岖一至八月以后则阴雨四布大雪封山往来之道无可寻此殆天之所以界限中外也惟大吉岭一路最为扼要由江孜南行三站过帕克里至布鲁克巴境又三程至塔西苏登转西南至大吉岭约计五百余里为往来周道大吉岭土酋附降于英吉利其民言语风俗多同于唐古特但土地肥美印度之富商多本物产以贾利英国设领事官一员其统兵副帅皆驻札于此又修建碉堡数座由大吉岭乘马车一日至夕力格里即登火车一夜可达孟加拉国计铁路三百余里约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