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汉贾让治河下策云。缮完故堤。增庳培薄。劳费无已。数逢其害。今之治河。守此数语。以为金科玉律。竭天下之膏血以奉之。 国病而民亦病。为万世计者。奚忍安此。呜呼。以催科听讼为治天下之道而天下坏。以增庳培薄为治河之道而河坏。庸人误国。一而已矣。近者十年三决。前所未闻。盖由云梯关淤浅。入海不畅。自近一二十年来为甚。吾乡王司马熙文之言曰。道光末年所言。少时侍吾父兰仪同知署。署濒河。堤高于槛一二尺。髫龀之事。如目前耳。后三十年而予摄是职。署门外东西来。皆半里外下坦坡。乃得入署。堤巍踞绰楔上。准此逆推国初。岂水由地中行乎。必不能矣。询之老吏云。三十年中。初年岁高三寸。递加至今。岁高一尺内外。此近年加淤之信而有征者。盖不特不由地中行。且不由地上行。直由城上行焉。缮完故堤之法。至今日而万不可用。计必出于改道。既欲改道。当求一劳永逸之道而改之决矣。癸丑以来。决河由大清河入海。此夺济也。大清桥畔有坊。康熙年间刊联。中有岳色河声字。盖借用韦庄诗。心如岳色留秦地。梦逐河声出禹门。而以泰山为岳。济为河。而不知济之不可称河也。在今日则土人以为谶。谓河流自此定。不必别求改道。然亦宜审其高下。而始能知其宜因与否也。如其可因。即可用西人刷沙之法。法用千匹马大火轮置船旁。可上可下。于潮退时下其轮。使附于沙而转之。沙四飞随潮而去。凡通潮之地皆宜之。黄河水性湍急。更无处不宜。自下流迤逦而上。积日累月。锲而不舍。虽欲复由地中行之旧不难。此不特黄河可用。北河亦可用。即南运河徒阳等处亦可用。且东南水利久不治。数日之霖。积月不退。宜于通潮各海口。如法浚之。使下流迅驶。则上流虽不浚。而自有一落千丈强之势。可收事半功倍之效。治河之书。如行水金鉴之类。汗牛充栋。率多纸上空谈。难资实用。夫为下必因川泽。未有改河道而不自审高下始者。诸书闲及测量。止言所欲施工之地。从未有普测量之说。亦由不知其法尔。应请下前议绘图法于直隶河南山东三省。测各州县高下。缩为一图。乃择其洼下远城郭之地。联为一以达于海。诚数百年之利也。近世论治河者。靳氏辅夏氏骃诸人。痛诋让策。夏氏不足道。靳氏以治河名。何以为此说。亦自文其所不能而已。至附会修太原为修堤。九泽既陂为堤陂。然则禹又一鲧也。考说文陂阪也。一曰沱也。诗彼泽之陂。毛传陂泽障也。泽障即沱。盖水旁浅滩。故蒲荷生之。岂堤之谓耶。至高平曰原。与治水尤无涉。其不足辨明矣。周髀算经曰。故禹之所以治天下者。此数之所由生也。汉赵君卿注云。禹治洪水。决流江河。望山川之形。定高下之势。除滔天之灾。释昏垫之厄。使东注于海而无侵溺。乃句股之所由生也。是君卿固知治水之必用算学。而其法不传。元郭守敬算学名家。史称其习水利。巧思绝人。陈水利六事。又十有一事。又尝以海面较京师至汴梁。定其地形高下之差。又自孟门而东。循黄河故道。纵横数百里间。各为测量地平。或可以分杀河势。或可以灌溉田土。是守敬亦知治水之必用算学。而其法又不传。然亦可见古之人有行之者矣。

 附绘地图法

 法造反罗经。如下式。分二十四字。七十二向。两空隙。亦可作一看。是七十二向。实得一百四十四向之用。不必更分三百六十度。转易舛混。○一向分六向。一子正。一子兼癸少。一子兼癸太。一子癸。一癸兼子太。一癸兼子少。余仿此。二十四向。共成一百四十四向。每向二度半。又造定向尺。如界尺式。首用圆盘。即正罗经。边分若干。与反罗经相准。中作十字。以取子午正中。中心用钉合于尺上。仍令活动。可以旋转。尺上作中如甲乙。尺边任刻细分。如丙丁。又造图纸。用朱丝。作正方格。格之大小。准定向尺细分。任以十分。或二十分为一格。量地之法。用反罗经居子向午。对所欲量之地。视针头所指。即知何向。此用反罗经之巧。用软步弓。量定若干尺。至转湾处止。即簿录某向共若干步。是为一节。嗣转他向皆如之。凡一转为一节。清丈田亩。逐坵四面。皆用此法驭之。其简法又有三。一曰人行计步。先较准本人行步若干。当弓步丈尺若干。即计行步之数为准。一曰车行计轮。先量准轮围若干尺。任于轮之一幅作识。但以轮行若干周计之。三法中此为最的。一曰舟行计橹。先较准行若干橹当若干步。惟风水顺逆所差甚多。宜随时消息之。此法止能御直。不能御弧。遇弧形之地。宜于弧旁标识作直。纵横成句股形。入以算术。此不具载。大抵止绘地图。三法已足。清丈田亩。则必以弓步实量。得数始密。至画图之法。先于图纸上占位。作一定点。为起手之地。复于定向尺首圆盘上。取所记某向。移指中甲乙。并将尺边丙位。移就定点上。仍审上层十字上子下午。地图本上北下南。与纸格勿稍偏斜。乃循尺边。于定点上丙位起。按分绘画。甲乙为向。丙丁既与甲乙平行。亦即向矣。是为一节。续绘次节。即于前之末。接起后。以下皆如之。即图成矣。

 *本页为图形 上图反罗经式,下图定向尺式。

  启肃毅伯李公论清丈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