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胜食。不可胜用。岂虚语哉。夫周官者。周公致太平之书也。而后世多病其难行。以时势不同。如井田封建之类是也。若太宰九职。田地之利。顺民之欲。事不烦而人不扰。又岂迂阔而难行欤。

  周礼地官遂人掌邦之野凡治野夫间有遂遂上有径十夫有沟沟上有畛百夫有洫洫上有涂千夫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以达于畿稻人掌稼下地以潴蓄水以防止水以沟荡水以遂均水以列舍水以浍写水以涉扬其芟作田

臣按周官沟浍之法。先王所为用人之力以尽地之利。任土之宜而补救乎天时之偏者也。而既有遂人职。复有稻人职者。遂人所掌旱田之法也。稻人所掌水田之法也。顾成周之时。遂人之法最详。其为利最溥。彼稻人之职。第以佐遂人所不逮而已。自周以后稻人之法浸备。其为利亦浸广。而遂人之政竟辍而不讲。何以明其然也。周官职方所掌之州有九。其地之宜稻者。惟荆扬二州耳。其余诸州。皆宜黍稷菽麦者为多。自遂人之政修。而此宜黍稷菽麦之土。旱常不至于干。水常不至于溢。地广而所入丰。则耕三余一。耕九余三。势所必至。彼稻人之所掌者。惟区区下隰之地而已。故曰。第以佐遂人所不逮。而法最详。利最溥者。莫遂人若也。秦汉以还。阡陌兴。井田废。而五沟五涂之法。亦从而废。乃稻人职所谓蓄水之潴。止水之防。荡水之沟。舍水之列。写水之浍。行于东南者。则未尝废也。岂惟不废而已。方且渐详渐备。渐辟渐广。而岁之所入亦渐多。曩之财赋。盛于西北者。今且转而之东南矣。东南之水田既饶。于是言水利者。又将以东南之法。行之于西北。如班固沟洫志所载。有郑国渠。龙首渠。白公渠。其溉田或至五千顷。或至万余顷。皆古稻人之遗法也。然同是法也。有行之而利者。有行之而利害半者。有行之未获其利而但受其害者。行之而利。必其为可稼之下地。而其土性又宜于稻也。行之而利害半。必其地势虽下。而泉源之迁徙靡常。或土性疏。而不利乎稻也。行之未获其利而但受其害。必其土不宜乎稻。且去水源远。其为防不因水势。为沟又不因地势也。夫南北异方。高下异势。燥湿异性。故旱田之不可为水。犹水田之不可为旱也。今必欲以荆扬之物产。遍植之雍冀。是第知言水利。而不知因地之利以为利也。且果行遂人沟洫之法。则西北旱田其利亦何减于东南。何则。西北诸州。其地之广轮。既数倍于东南。且谷之种类繁多。有宜五种者。有宜四种者。有宜三种者。周原膴膴。土厚而水源深。其肥沃比东南之涂泥。又奚翅倍焉。所患者惟水与旱耳。沟洫修而水旱有备。则西北诸州。岁之所入。非徒不减于东南。且什伯而无算矣。或疑井田既废。欲复遂人之法。势有所不行。是又不然。夫善复古者。亦师其意而已矣。观周礼遂人之法。原与稻人行法不同。稻田不可一日无水。故以潴蓄之。以防止之。以遂均之矣。必以列舍之。而后以浍写之焉。旱田则潦之为患者十之六七。旱之为患者十之二三。故遂人五沟之大小不同。其实皆沟也。揆先王为沟洫之本意。第欲使水多之年。水行沟中而不泛。水少之年。又可畜沟中之水以滋田耳。今第相其地之下者以为行水之区。又相其地之最下者以为畜水之所。疏其节而阔其目。不用尽复古沟洫之制。而已获沟洫之利矣。然此非可以旦夕期也。又非一二人可以集事也。其道在以治地之法。责成有地治之官。今之邑令州牧。即古乡遂之吏也。三年大比。课其事之成否。果有明效者。大吏以闻。或加秩。或赐金。而毋易其任。其未效者。亦且课督之。以观其后。果无状。乃斥去之。其工程尤大者。官为民治之。其小者则劝民自治。如此则吏思效忠。何患不可与图事。民争骛利。何患不可与虑始哉。夫今之为吏者。多置西北沟洫之政于不讲。其讲沟洫者。又第知有稻人之法。而不知有遂人之法。此西北所以岁比不登。民苦乏食也。臣故因周官而推论之如此云。

进呈经史说 
齐召南

  礼记王制大乐正论造士之秀以告于王而升诸司马曰进士
三代育才之制。散见礼经。后世进士之名。昉诸此也。然考其序。则由太学而升。考其期。则通乡学计之。以九年大成为限。考其所业。则诗书礼乐为亟。所谓歌永其声。舞动其容。固不仅习其篇章已也。书始于点画形象。而极于疏通知远。礼始于洒扫应对。而要于恭俭庄敬。其习之也久。其由之也熟。是以筋骨强而血气和。知识开而精神聚。道明德立。足备国家任使。匪直以词翰之工而进之也。其论之也自大乐正。由其人教。即由其人举。情习而亲。夫岂无阿比之嫌。先王以为择贤而授诸权。不庸复疑其私。核实而征其素。不使摸索于不可知之域。体之以至公。而责之以至明。士于是乎服其教而壹其趋。此教之所由成也。升诸司马。孔氏引周礼释之。是已。抑古之学者。文事武备。未尝不兼。故文王世子篇。有春夏学干戈之文。则射御之事。自始生而志之。乡学而肄之。故文武惟其所用。公卿即为将帅。沿至两汉。此风未泯。刺史守令。多能以武节着。保障一方。不烦征调。则犹先王之遗泽也。科举之学兴。士专于揣摩剿说。读经辄从删削。经义尤多假倩。而实学微矣。其聪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