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否则阡陌交错。识察难周。又必使田地片段止一二处。别无畸零而后可。否则假借影射。顾此失彼。更必与天谋。必使勘丈之时。常如秋杪冬初而后可。否则阻泥淖而躏损禾稼。又必使勘丈之时。霪霖大霁。炎歊远遁而后可。否则雨立汗浃。不能卒事。又必使中田有庐舍。饮食器物自然具足而后可。否则昼餐夜宿。非苦田户。则累附近居民。数者备矣。又必与己谋。必使监司之身。别无他事。移其耳目。纷其心志而后可。否则或断或续。或疏或密。积旬累月。终无结束。凡此者。爽其一。能镇静乎。能精到乎。能符合乎。恐未必能也。故知勘丈之事。不可冒然而一举也。然则奈何。夫既为讦告者扬波。敢遽信田户之不匿垢。善其所发。惟有与人谋而[已](己)。应饬各该县。先令被讦田户。自行丈量。宽以期日。俾反复迭丈。将所坐地名田亩分数。纵横弓数。并四至八到。与田邻姓名。一一据实造册。具结呈报。并取族乡里田邻各甘结。令田户以小片竹签。照册清写。钉插该田四畔。密饬该县于他事下乡时。出其不意。悉心抽丈。倘与册签不符。更细加访察。详悉质审。欺隐果实。依律定拟通详。以凭奏请另案查办。虚即反坐告者。如此办理。似颇熨贴。然自田户而外。民之被扰者已不少矣。特此善于彼云尔。记不云乎。言必虑其所终。而行必稽其所敝。恐胶执成见。声张勘丈。奸胥地棍。必有乘机吓诈之事。可无慎乎。缘批详尚未畅悉。聊复引伸其说。惟熟思之。

卷三十二户政七赋役四

  浮粮变通议 
王应奎

粮曷以浮名也。苏州府现额三百五十万石矣。松江现额一百二十万石矣。然在宋时。苏州府不过三十余万也。松江府不过二十余万也。即有元增定赋额。苏州府亦八十余万而止。松江府亦七十余万而止。是今日之赋额。较之于宋。浮至七倍。比之于元。亦浮至三倍。不特此也。即如湖广全省。额征二百三万。而苏州一府之数浮之。福建全省。额征一百万有奇。而松江一府之数浮之。岂天下之田皆生粟。而二郡独雨金欤。建文诏免。而复于永乐。文襄请减。而增于万历。岂非极重难反之势哉。近世抚臣之请减浮粮者相继。而事寝不行。大抵以苏松财赋重地。为国家之根本。难议蠲恤耳。于是有为变通之说者。或曰。明时虽曰重额。而漕运赠米。即在正米之中。且平米一石。派本色五斗外。止征折色银二钱五分。周文襄巡抚江南时。重粮田纳银一两。准米四石。输布一疋。准米一石。正额如此。加耗可知。今则每米一石。除去本色。折色至五钱有奇。而加耗犹在外。既有五米十银。复有浮数不赀。或致一亩之租。不能办一亩之税。此加耗之害非浅也。浮粮难豁。耗赠不可减乎。或曰。故明折色。于次年二月。然后分十限开征。今则于本年正二月间。通行截票。其时宿土未翻。青苗未插。天时之水旱未卜。秋成之丰歉未定。遂以监司督之有司。有司督之里役。里役督之编户。有不如限者。则虎吏即随其后。苟非操券于债家。入衣于质库。其将何以应之。此早征之为祸最烈也。浮粮难豁。催科不可缓乎。或又曰。征输之法。减一分则小民受一分之惠。试以苏松之田计算。如极重科则。每亩三斗以至四斗外者。每平米一石。请减一斗科则。二斗以外者。每平米一石。请减七升科则。二斗以内者。每平米一石。请减五升。其一斗五升以下地荡山涂等。则不在议减之列。如是则于国计无亏。而三百年之痼疾。自此而有起色矣。全豁难议。递减独不可行乎。夫是三说者。皆变通之得其道者也。但减耗缓征之说。可以救一时。非所以垂万世。科则递减之说。可以苏民困。非所以裕天储。为今之计。莫若以苏松之浮粮。摊之于天下轻额之田。每亩以一合为率。而两郡所浮。便可以减其大半。是天下无加征之苦。而两郡有减赋之实。国用无毫厘之亏。而民生有再苏之乐也。昔宣德正统间。苏州一府。逋税七百九十万石。巡抚周文襄察知其故。遂规画便宜。令民田加耗一斗有差。以通融官田之亏欠。至嘉靖中。知苏州府王仪。请尽括官田民田而裒益之。于官田之重额者。以其粮摊之轻额之民田。此摊之之说。昔人已有行之者。然以苏松之粮。而即摊之于苏松。何如以苏松之粮。而摊之于天下。盖普天莫非王土。率土莫非王民。固不应苏松两郡之黎庶。独受此偏重之累也。语曰。仁不异远。义不辞难。 皇帝清问。则大臣入告。庶南山复禹甸之畴。大东无饛簋之叹乎。谨议。

  浮粮变通议 
沈德潜

苏松之困。莫甚于浮粮。其始也。贾似道倡买官田之说。而增其额。其继也。明祖怒吴民之附强寇以守城。而重其赋。其后也。杨宪改一亩为二亩。赵瀛均官田于民田。而民益受其累。迁延至今。日积月盛。较宋时原额。七倍有余。元时原额。亦二倍有余。宋时苏松税额共五十余万元时共一百五十余万今共三百七十余万而民困遂不忍言。心经国者。不得不思有以苏之矣。顾一旦欲遽复宋元之旧其势不能。何也。苏松为天下财赋之区。军需廪禄匪颁之类。仰藉日久。地方官惟恐度支不给。则必执祖制之说。出而争之。争之而胜。势益牢固。而不可复减。就今日财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