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为之阿也。凡物少则贵。多则贱。精则贵。滥则贱。流则贵。不流则贱。可久则贵。不可久则贱。其理甚明也。今各省钱局并停止。宝泉宝源二局鼓铸。而钱尚患其贱。设使各省诸局仍复鼓铸。一岁骤增钱八九倍。两岁则增十数倍。以一倍之钱尚患其贱。而出以八九倍十数倍之钱求其贵。必不能也。历来铸钱。大率每千重八斤有余。尚不无夹杂废小之弊。今议每千七斤。除去镕化铲磨耗折。是比往铸加轻十之二。势必和夹他物。否则轻薄不堪。以比年精好重大之钱。尚患其贱。而欲以轻薄滥伪之钱求其贵。又必不能也。民之用钱。不独以其彼此可以交易。亦以其上下可以通行。今银七钱三之例。视为具文。即有司奉行。以此出则每千当银一两。以此入则仍照民间八九钱之值。即有司以千钱作一两入。而递解不肯作千钱一两之数。今议用钱之路。则曰俸食河驿也。则曰买草豆也。于纳钱之路。茫然未有以处也。夫以一倍之钱。出而不入。而钱不得不贱。以六七倍十数倍之钱。出而不入。而欲求其贵。又必不能也。银钱同为民用。然银之所以贵者。以其久暂如一。无或废也。今同为 本朝铸钱。乃于顺治年间所铸者。目之为废钱。统计十六七年之内。散布民间者。不啻亿亿万数。一旦竟废而不用。百姓遂以为钱之不足重如此也。安得不贱。揣废钱之意。不过以为旧钱不止。则新钱不行。不知此掩耳盗铃之术耳。从来铸钱其中陀僧倭砂土。大抵十居二三。一经镕铸。尽化烟渣。是收旧钱一千。重铸不过得七八百文。徒病于民。而无益于国。且既使天下知钱之不足久行。而复欲求其贵。又必不能也。故曰今 国家必无贵钱之法也。夫铜即未铸之钱。钱即已铸之铜。贵则俱贵。贱则俱贱。必无有此贵而彼贱者。即议鼓铸。势必采铜。既议采铜。铜必踊贵。于是有为开矿之说者。而不知今日之矿。必不可开也。盗贼滋多。民生日敝。一为此举。扰攘必甚。利归于吏胥。害中于国家。不独得不偿失也。于是有为禁铜之说者。而不知民间之铜。必不可禁也。人家器皿。藏贮内室。禁之不从。搜之不可。势必开首告之令。吾恐挟仇利赏。讦讼纷纷。有司不胜其烦。而百姓卧不安枕矣。于是有为纳铜之说者。额外税课。许民半以铜纳。捐纳事例罪赎赃变。皆二分收铜。一分收银。而不知此名为收铜。而适为铜增价也。通计各直省。有额关税。不过八十六万两。则额外之税。为数几何。使在外十三局并兴。岁需铜一千零九十余万斤。此项且不能抵百之一也。况人家铜器。多者数十斤数百斤极矣。捐纳赎变。为银动以千百两计。必不能取之室中。势必遍买投纳。夫一铜耳。昔仅官买铸钱而患其贵。今既可以完赋。又可以赎罪。更可以得官。将来铜价势必腾长。铜既腾长。而官限定六分之例。必不可增。民又安肯贵买而贱输哉。钱局缺铜。必责之有司。有司虑受参罚。重比监勒。无所不至。吏胥因之恣为奸利。大称以取羡也。铜好而嫌恶也。数足不收。以掯费用也。从此小民。且不堪命矣。故曰今天下必无贱铜之法也。铜既不能使贱。钱又不能使贵。然则鼓铸之议。不既穷哉。无已则有一焉。各省局不必并兴。量度用兵附近之省。开置数局。铸发各州县。听民以铜换钱。每铜十三斤换钱十斤。称无重轻。以此入即以此出。吏既无所容其奸。价无低昂。钱贵则铜亦贵。钱贱则铜亦贱。官与民又两无所受其病。行之一年。则钱日益多。而官无买铜之困。民无纳铜之苦。铸局所赢。随时定值。悉充军饷。则亦庶乎其可也。自非然者。民不贱铜而官贱之。恐将来无可铸之钱。民不贵钱而官贵之。恐将来百物亦必暴长以持其平。且钱固不可使太贵也。钱太贵则盗铸者必多。利之所在。至死不顾。奸民煽聚。其忧又不止在钱法矣。

  钱法议 
葛祖亮

钱法在今。亟宜议矣。十数年来。 国家欲为钱法去弊兴利。内外诸臣。多方筹划。求一当者。几不遗余议矣。而犹有所未尽何也。愚以为去弊者。必深悉夫弊之何以不去。何以弊一去而即无不尽去。兴利者必深悉夫利之何以不兴。何以利一兴而即无不尽兴。且将日出不穷。而永无患于弊之复作也。源源本本。是必有其所以然。讲之者亦惟清其源。握其本而已矣。从来钱法有二患。曰盗铸。曰私销。盗铸之在今日。民无力以办。可不必言。所重患惟私销耳。我 国家自定鼎以来。凡历 四朝。使无私销之人。则 四朝之钱。可以充满于宇宙之间。而宝源宝泉二局。几可虚设不用。今试问顺治康熙之钱。其存于民间者有几也。不但顺治康熙之钱仅有。即雍正之钱。其存于民间者有几也。则私销之为弊也彰彰矣。论者亦无不识其为私销也。是以往者曾有禁铜之令。继以为钱值仍昂。而铜禁之不便也。复弛其令。而岂知钱值之不昂。断在铜禁之必严乎。何者。往者禁铜之令是矣。而徒禁于其大。不禁于其小。以为销毁者在大。而不在小也。不知大物之销毁有限。而小物之销毁无穷。大贾所鬻之器。非富贵之家不能有。小物则无人不可用。无地不可行。视之不啻分厘。而合计则至于百千万亿而不可穷。且大物之销毁。为钱必多。其销之也有器。而人之伺之也亦易。业此者其本或万或千。少亦不下数百金。苟非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