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善而不喜。被以恶而不怒。岂情乎。势也者。积人人之喜怒而成之者也。善恶之势成。人喜人怒之势亦成。势成而恶者自防之势皆怒者可藉之势也。其不以此事应。而以他事应。不以此时应。而以他时应。需其成耳。故善之势失。可以制于恶。恶之势成。且终制于善。善可使极。恶不可使极。易曰。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则势既成之故也。奈之何可不一于善也。故古之为善人者。严思虑讫嗜欲以杜费。考得失慎言动以利用。亲君子附众人以增烈。正基绪教子孙以永世。动而得吉。人以为天之报善人者厚也。亦知善人之积以自全者如此哉。人之求天道者。则积不至其分。而责所应。应已至其分。而犹责所应。是朝种而夕然炊。陨霜而求嘉禾也。不可得矣。然则书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子曰。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获罪于天。无所祷也。此数说者。非天之衡人者至欤。曰非也。人之不可绝于天也。犹草木之不可绝于地也。根荄不属非地。故夺之而自不生人之受是气也。其末在人。其本在天。持其末以动其本。为善为恶必有相及者矣。相及而逆其常然之性。则自为竭绝之道也。夫子所云动天。所云获罪。言人与天之以气相属也。故善恶之自喻者。吾达乎天之实也。人与人同系于天。善恶之被人者。亦其相连而达天之实也。至于善恶既形。积而成势。势之既成。祸福归之。昼所云惟德是辅。言其势之既成。天与而人归也。其绝之也。非天之故绝之。其辅之也。非天之故辅之。积于善恶者之所自致耳。方其积之未至。亦必有其受损受益者矣。小益而人不及见。小损而人亦不及见。而积而至大者。世不恒有。人所以终疑天道尔。曰。伯夷比干。积不至乎。曰伯夷之贤。贤以饿。比干之仁。仁以死。惜伯夷比干而以饿与死疑天道。是惜其贤与仁也。伯夷而千锺。比干而苟存。则何以惜之。因势以成。吾志亦曰天道而已矣。则甚矣疑天道者之与于恶也。于善恶之数。未识其所归。祸福之应。不详其所起。徒欲铢铢而求之。天道岂若是劳乎。吾故曰天之于人也。不能相御以心。而相及以气。则天道亏盈而益谦之说也。又曰因势所至。而归之自然。则天下有道。小德役大德。小贤役大贤。天下无道。小役大。弱役强。二者皆天之说也。

  天道论下 
张尔岐

曰。以天道为必不可知者非也。不可知。是天不足恃也。以为必可知者亦非也。必可知。是天可以意也。不足恃。是为不量天。可以意。是为不量己。不量天。则视天过疏。长中庸之怠。而夺小人之忌。不量己。则信己过是。忘修悖之虑。而责阴阳之失。二者诬天均也。其以为不可知者。又未有不始于妄意可知者也。以为可知而责之。责之不得。以为不可知而委之。责慈于父。必无孝子。责礼于君。必无忠臣。责福应于天道。必无良士。责天之过笃者。责己之过薄者也。其心曰我之所为。已是矣。无非矣。天之列我何等也。艳人之得之曰。彼何长于我而得之。我何不遽得也。于人之失曰。是于法宜失。及身处忧患。又讶其何以并及也。有一得。则曰天道。有一失。则曰无天道。百年之内。不能有得而无失。故疑为有。疑为无。反复而不能自决也。天不以物之恶杀而废秋冬。不以人之恶险而废山海。不以人之恶祸而废消息也明矣。奈何初责之以可知。而遽委之不可知也。消息之所之。天不知其何以至也。人于其中得盛衰焉。人秉天之气而然耶。天之自着其气于人耶。固不能为愚者息机。亦不能为智者易轨。而君子之所为福。小人必不能得。小人之所为福。君子必不肯受。是盛之气一也。取盛者异其质。君子有时得祸。必不同于小人。小人免祸者多。方有时甚于君子。是衰之气一也。履衰者异其事。以为可知耶。是欲天异己于众人之例也。君子固有其祸。小人固有其福。天已不异君子矣。以为可知。是不量己之过也。以为不可知耶。君子小人。固已不同量矣。此修悖之最可据。而予夺之不可诬者也。以为不可知。是不量天之过也。易曰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之不可如何。不能为君子异者如是也。又曰易者使倾。危者使平。天之有以予君子者然也。天道终古予君子。而世人终古疑天道。则何也。以故分不可得而明也。人君予人而人知之。人知其故分之多寡也。虽有上智。必不能知天所予之故分矣。后之予之不得而知也。夺之不得而知也。而或予或夺。必有不如其故分者。可以意而决也。吾验之养生而知其然。人之死生。必有其期矣。然精明强固每得之淡嗜欲平心气之时。知生之可引以长也。昏惑疾病每得之恣欢娱极思虑之时。知生之可迫以短也。有时养者未必长。而不养者未必短。其及是适止也。安知不养之不先是止也。其能及是乃止也。安知善养之不更进于是也。人之命不可前期。谁能指所余之分。为天所予之分乎。富贵福泽。亦是类而已矣。人不知君子之分。莫见天之予君子。人不知小人之分。莫见天之夺小人。世又鲜自疑其非君子。而惊所获之已优者。故疑其可知不可知无已时也。乃君子之奉天也。湔涤积累。唯日不足。于欲易给而不求。于害轻受而不慑。富贵则大吾业。贫贱则精吾事。默听天之所为。而尽吾力之所可至。循于自然之野以休焉。其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