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夫,敢谋大逆!岂无有阻汝者乎』?曰:『众皆欲我为王,博富贵;唯族人某力谏不可』。具言其事。康安曰:『林某,诚善人也』。命释之,归其产,且与六品军功。出狱之日,病卒旅邸,权葬于郡治之郊。初,被逮之时,产亦籍没;及是,欲请归,而官中索金万元。时方经丧乱,力薄不足以贿;高叔祖棣公又持不可,谓中堂既旌我父之功,岂有复抄我产之理!迁延岁月,上下相蒙,而产竟不能归矣。

  太高祖生于雍正七年己酉二月十四日巳时,卒时乾隆五十三年戊申五月二十一日未时,享寿六十龄;号朴植。子六:长逊、次水、三濑、四棣、五大,六陆。越数年,归葬于猫罗堡阿罩雾庄之后山。

  陈太儒人既遭大故,而志不稍衰,督励诸子以光复旧业为念;涂城、太平诸宗之得有今日,抑不能不谓太儒人之所赐也。太儒人生于乾隆八年癸亥五月二十二日未时,卒于道光六年丙戌十一月初六日寅时,享寿八十有四龄;葬于阿罩雾庄之前。

  献堂谨撰。

  高祖考逊公家传

  高祖考逊公,石公之长子也。有弟五人,而特为石公所钟爱。石公有所虑,与之谋,答语恒中肯。

  年十八,聘黄氏;数年举两子,长为曾伯祖琼瑶公,次则我曾祖考甲寅公也。于时太高祖方垦殖于大里杙之野,田畴日广,居人日繁;高祖考抚字佃农、招徕商旅,首立乡约,一方赖之以安。顾其时漳、泉械斗之风已起,由郡治而蔓引于四郊,凶焰既张,非理可喻。高祖考默念此地不祥,亟白于太高祖,请置产莆坪为三窟计;太高祖许之,乃携资独行。既抵故里,营缮百方,不遑宁处;而天道无知,遽病以卒;时乾隆四十八年癸卯十月初五日申时也。距生于乾隆二十七年壬午九月二十六日寅时,享龄二十有二龄;号宏美。遂葬于甫坪社时银塘狗橒昆。报至,太高祖大恸;长子猝失,巨变将成,而西归之途又绝,宁不痛哉!

  及林爽文起事;太高祖被株连,家人星散;高祖母黄太孺人负两子、挈一婢,窜荒谷中,渴饮溪流,饥则撷野菜、劚地瓜以啖;栖风宿露,跋涉山壑,舄破足茧,至采月桃叶以里,婢又道毙。黄太孺人与我二祖之幸而得全,盖九死一生耳。事平,始归大里杙,顾室毁产没,莫可居;诸叔已迁涂城庄,乃往依之。时谷日溪滨漏籍之田所在多有,诸叔以黄太孺人守节抚孤,割粗溪仔三十石与之。而陈太孺人因其父请禁港之故,怨黄氏深,他人又时有烦言,乃率两子别居阿罩雾庄,筑草庐以蔽风雨;孤苦伶仃,忍饥寒以造成复兴之业:斯则我雾峰一系所当铸金而事者也。黄太孺人名端娘,号守志。生于乾隆二十七年壬午十一月二十日丑时,卒于道光十五年乙未闰六月十五日辰时,享寿七十有四龄;葬于阿罩雾庄南势。

  献堂谨撰。

  曾祖考甲寅公家传

  曾祖考甲寅公,字如圭,逊公之次子也。年二岁失怙,母黄太孺人抚之以育。六岁遭林爽文之乱,家破产没,伶仃孤苦,与曾伯祖琼瑶公侍膝下;母子三人相依为命,濒于险者屡矣。及平,随黄太孺人居阿罩雾庄;稍长习贾,懋迁有无。顾乏资,所入仅足供衣食。一夕,梦社公告之曰:『吾嘉汝孝行而性纯朴,吾座下有金十二,将以赐汝;汝其勉力为之』!旦日,赴大里杙庄,途次有社公祠;入而谒之,果得金,拜受而归。遂以此营商,往无不利。当是时,阿罩雾尚为土番之地,土厚而腴;然番愚且惰,不能耕,原田膴膴,委于草莱。乃购其地而垦之,岁入稍多;而近山一带出产盛,伐木烧炭,又操其利。于时琼瑶公已迁于柳树湳庄,与阿与罩雾相邻,亦各建其业;兄弟友爱,时相往来。每念幼年时事,未尝不泪涔涔下也。

  曾祖考既富,岁可入谷四千石。道光十七年十月,乃命诸子各立家业,以衍宗支;而素持勤俭,布衣蔬食,乐善不倦,乡里之人靡不称之。

  配董氏,生三子:长定邦、次奠国、三振祥。董太孺人生有淑德,相夫教子,故能以成其家。

  曾祖考生于乾隆四十七年壬寅九月十四日子时,卒于道光十八年戊戌十二月十六日午时,享寿五十有七龄;号宽裕。葬于阿罩雾之阡。后以从伯文察有功于国,追封资政大夫,诰赠振威将军。

  董太孺人名悦,号淑慎。生于乾隆五十六年辛亥十二月二十三日丑时,卒于咸丰十一年辛酉九月二十三日未时,享寿七十有一龄;葬于阿罩雾庄。晋赠恭人,诰封一品夫人。

  献堂谨撰。

  祖考奠国公家传

  先祖考奠国公,讳天河,字景山;甲寅公之次子也。自甲寅公居于阿罩雾庄,产乃日殖。庄负山环溪,邻乡多巨族,各拥一方,非番害则械斗,故庄人皆习武;手耒耜、腰刀枪,以相角遂。而先祖考能御之,里党子弟咸就勒焉。

  同治元年春,邑人戴潮春谋起事,淡水同知秋曰觐至东大墩欲治之。途次闻其势盛,遣人具币至,请率乡勇以卫;即挈二百人往,至新庄仔庄而曰觐已被杀。初,四块厝庄人林日成为勇首,护曰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