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弛,教育无法。虽不乏读书应试之人,而专攻举业,所学非所用。一由于开捐以来,进身太易。捐一笔帖式,谋入档房。但能奔走攀援,虽目仅识丁,不十年即可富贵。纵有聪明可造之才,沾染陋习,亦渐于轻浮卑佞。故有谓档房为汨人之渊,语虽近激,非过论也。今欲培八旗人材,必自整顿官学与笔帖式始。官学前已有旨交议,至笔帖式尤不可缓之图。八旗就此途者,较他途为尤多,必当亟加整顿。整顿如何?惟教之习例而已。查考试笔帖式,定制极严。今则枪替传递,无弊不有,清理非易。近来堂官视笔帖式如吏役,往往不暇整顿。即有心整顿,亦不过严察考勤簿册。就令笔帖式日日到署,迎送堂官。所习仍奔走伺候,于公事何益乎?是疏于八旗人材,颇中要,惜其未行也。又有《请严申京察旧章疏》云:近年风气,日坏一日。每届京察,堂司各官,上下营营,举国若狂。瞻徇情面犹弊之轻者,贿赂潜行恐亦未必无之。不论才守,不论资格,并不论例案,不论文理。所保非贵近子弟,即浮华少年。但藉当差勤奋一语,掩饰耳目。其实平日点派差使,大半由请托而来。豫为一等地步,并非熟悉部务,实有勤劳。夫守之清浊,暧昧不易知也;才之真伪,仓卒不易见也。而资格之浅深,例案之生熟,文理之明昧,易知、易见也。居今之世,内外大臣求才守兼优者,能有几人?何况司员。今之所谓才者,不过奔走勤,应对捷耳。若此者何足为才?且每无守,习俗移人,人才难得。汉司员例案文理尚不至不谙,而气节操守未必尽能刚正。满司员则例案未必尽明,文理或至不通。守清尚许有人,才长殊不易觏。方今满汉司员中,求才守俱平者,已未能多得。又何论兼优乎?二疏原稿过长,节录之。侍郎少曾读书西山灵光寺。十三而工诗,通籍后诗益工。放达不拘小节,卒以是罢官。晚乃自悔所为,折节入理学。著书名《庭闻忆略》,多见道语。诗集亦手定,名《偶斋诗集》。

  八旗人才,国初最盛。乾嘉而后,已少逊矣,今尤寥寥。余思辑刻八旗人著述,曾记书目一纸,以无力而辍。后见《八旗通志书目》与此互有详略。今录之如左,《通志》所载,亦不复补入,所以存盖阙之义。

  《周易补注》(简献亲王) 《方圆二图解》一卷(同上) 《律吕元音》四卷(礼恭亲王)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卷(性德) 《礼记陈氏集说补正》□卷(同上) 《原易》三卷(李锴) 《诗解颐》(同上) 《春秋通义》十八卷(同上) 《读易汇参》(和瑛) 《易贯近思录》(同上) 《读易拟言内外编》(同上) 《毛诗多识》(多隆阿) 《论语注商》(樊封) 《读孟稽疑》(同上) 《易学答问》(强谦) 《尚书持平》(宝廷) 《禹贡注》(伯钺)

  以上经部。

  《啸亭杂录》十卷、《续录》十卷(礼亲王昭连)《通鉴本末纪要》(蔡毓荣) 《史迁句解》(吴兴柞) 《粤东舆图》(同上) 《通鉴参注》(范承勋)《鸡足山志》(同上) 《文庙从祀先贤考》(郎廷极) 《旗军志》(金德纯) 《治河方略》十二卷(靳辅) 《式古堂书画汇考》七十□卷(卞永誉) 《汇草辨疑》(马雄镇) 《尚史》李锴《滇南新语》张氵宏《靳文襄奏疏》(靳辅) 《赵清献奏疏》(赵良臣)《抚豫宣化录》(田文镜) 《抚虔奏疏》(佟国器)《靖海纪事》(施琅) 《西域闻见录》(七十一)《番社采风图》(六十七) 《异域录》(图理琛)《黑龙江外纪》(西清) 《吉林外纪》(萨英额)《黔南纪略》三十二卷(爱必达) 《西征纪略》(孙绍昌)

  《抚苗录》(鄂海) 《西清载笔录》(介福) 《张襄壮奏疏》(张勇) 《槐厅载笔》(法式善) 《清秘述闻》(同上) 《成均备遗录》(同上) 《卫藏通志》(和琳) 《满洲四礼考》(索甯安) 《除邪纪略》(百龄) 《行水金鉴》一百七十五卷(傅宏泽) 《李文正公年谱》(法式善) 《画学心法》二卷(布颜图) 《一得录》(荣沛) 《召对粗语》一卷《居官切要》一卷(先福) 《西招图略》四卷(松筠) 《古品节录》(同上) 《河工器具图说》三卷(麟庆) 《牧令要诀》一卷(璧昌) 《瀚海雪山游览志》(佛龙武) 《城西古迹考》(廷玉) 《西宁秉节录》(东纯) 《那文毅奏疏》(那彦成) 《初使太西记》二卷(志刚) 《乘槎笔记》二卷(斌椿) 《明刑管见》一卷、《西行日记》一卷(海霈) 《蜀轺记程》一卷(文祥) 《南北朝朔闰表》(恩华) 《金贞铜印题词》(锡缜) 《于清端公政书》(于成龙) 《蒙古世系表》(盛昱)

  上史部。

  《实践录》二卷(简献亲王) 《花闲堂载笔》(慎靖郡玉) 《金错脍鲜》(礼恭亲王) 《鹪鹩庵笔麈》一卷(宗室敦诚) 《渌水亭杂识》□卷(性德)

  《隙光亭杂识》六卷、《续识》六卷(揆叙) 《在园杂志》十二卷(刘廷玑)

  《测算刀圭》三卷(年希尧) 《视学》一卷(同上) 《面体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