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六百六十隋平陈县废并其地入句章县属吴门总管唐武德四年复分置更名鄮县 【盖古句章鄞鄮三县之地故其后或有鄞或有鄮也】 属鄞州八年州废还属越州开元二十六年又为鄞县于县置明州元和中定为上县皇朝为望县元十八乡淳化元年分万龄为二乡曰老界曰手界熙宁中割六乡灵岩太丘海晏富都安期蓬莱隶定海昌国今十三乡
  乡〔里村附〕
十三乡管里十三村二十
武康乡 东安乡
清道乡 万龄老界乡
万龄手界乡 光同乡
桃源乡 鄞塘乡
阳堂乡 翔凤乡
丰乐乡 通远乡
句章乡
武康乡在州城下管小江里
东安乡在州城下管白坛里
清道乡在县西一里半管里一村二
横山里
高桥村在县西二十里
沈店村在县南七里
万龄老界乡在县东五里管里一村二
赤城里
盛店村在县东一十五里
尚书村在县东一十里
万龄手界乡在县东南一十里管里一村二
赤城里
张村在县东南二十里
邓桥村在县东南四十里
光同乡在县南一十里管里一村二
清林里
北渡村在县南二十五里
栎社村在县南二十里
桃源乡在县西二十里管里一村二
石马里
黄公林村在县西三十里
林村在县西四十里
鄞塘乡在县南二十五里管里一村二
姜山里
姜山村在县南三十里
铜盆浦村在县南二十五里
阳堂乡在县东三十五里管里一村二
太白里
宝幢村在县东三十里
东吴村在县东三十三里
翔凤乡在县东南四十里管里一村一
沧门里
隐学村在县东南四十五里
丰乐乡在县东南四十里管里一村二
石柱里
乾坑村在县南四十二里
故干村在县南四十五里
通远乡在县西南六十里管里一村一
李洪里
环村在县西南五十五里 【村名旧犯钦宗庙讳故改】
句章乡在县南六十里管里一村二
夕阳里
高桥村在县西南五十五里
巿中村在县西南六十里
  御书四
阿育王山广利寺在县东三十五里晋义熙元年建皇朝大觉禅师怀琏居之法席鼎盛名闻天下皇佑二年怀琏入居东京净因禅院仁宗皇帝召对化成殿因赐食禁中及授以御制释典颂十四篇并提纲语句治平三年英宗皇帝内降札子许归本寺熙宁三年乃建宸奎阁奉藏所赐御书且被旨岁度僧一人寺有释迦如来真身舍利塔内有一角金钟舍利在焉寺之东北峰上有佛左足迹距寺一二里轮相分明今为石宇以覆之传者谓迦叶佛之迹也寺有东塔院相去二里即刘萨诃所礼舍利塔涌出之处西塔院去寺五十步其塔唐明皇时建也
圣功院本崇教院也周显德元年建在县西南四里半皇朝至道元年真宗皇帝诏内侍裴愈访名山圣迹寺院恭藏太宗皇帝石刻御书于是本院奉赐五十卷轴明年因愈奏改赐今额
大中祥符寺在县南一里半皇朝僧三惠大师从信得业之地也信妙于琴阮端拱中至京师求知己会有上言于太宗皇帝者召见与语奏技尽其所学上大悦命入翰林祇候赐食禁中赉钱帛无算一日求归特俞其请行日且赐以师号及御书御批等信乃奉藏于寺也内有教院轮藏在焉
政和七年太守楼异乞置高丽司徽宗皇帝有御笔批谕刻之于石其碑在西湖锦照堂
  桥梁
鄞江跨江浮桥在县东南二里旧曰灵现桥亦曰灵建桥唐长庆三年剌史应彪建太和三年剌史李文孺重建初建桥于东渡门三江口江阔水驶不克成乃徙今建桥之地经始桥基云中微有形弯环如虹众以为异因建桥于其下皇朝开宝中康宪公钱亿复新之旧有范的所撰碑后沈于江而尚书谨温其所作碑亦不存也乾道四年太守直阁张公津重修今名东津桥其长五十有五丈其阔一丈有四尺云
  渠堰二
它山堰在县西南五十里唐开元闲邑宰王元暐之所建也累石为堤江河分流截然为二若神工然明之为州濒海枕江水善泄而易竭雨泽少屯井泉辄涸酌饮江水人以为病引它山之水自南门入城潴为西湖阖境取给始无旱暵之忧它山堰之为利溥矣余载祠庙门
仲夏堰在县西南四十里唐太和元年剌史于季友于四明山下开凿河渠引山水流入诸港置堰蓄之溉田数千顷
  祠庙十二〔祠堂附〕
至圣文宣王庙在县东半里唐元和九年建皇朝崇宁二年因行三舍法教养生员移刱于县西南半里而成于大观之三年建炎四年遭兵火至今未建也
东岳行宫在县东三十二里育王山相近
忠嘉威烈惠济广灵王行庙在城外甬东隅五里
它山堰善政侯庙在县西南四十里以庙碑考之盖唐太和中邑宰琅琊王侯讳元暐之祠也先是厥土连江厥田宜稻每风涛作沴或水旱成灾侯乃命采石于山为堤为防回流于川以灌以溉通乎润下之泽建乎不拔之基能于岁时大获民利自它山堰溉良田者凡数千顷故乡民德之立祠以祀后封为善政侯皇朝乾道四年七月八日有旨赐遗德庙额知县事扬布书太守直阁张公津之所立也
逸老堂在西湖上众乐亭相对为唐秘书监贺公知章季真而作也而祠堂在其西皇朝绍兴十四年八月太守莫公将建乾道五年四月太守直秘阁张公津重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