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八户、二百六十九丁口。
  大北门庄五十四户、一百四十二丁口。
  番仔沟庄一百四十三户、三百九十五丁口。
  沟皂庄一百四十三户、二百零一丁口。
  奄猪社庄一十三户、七十五丁口。
  好收庄四十八户、四百七十五丁口。
  口庄六十五户、三百二十六丁口。
  刘厝庄一百十七户、五百六十丁口。
  草湖十一庄一百二十一户、四百十八丁口。
  山仔脚庄五十六户、二百八十二丁口。
  以上共九千六百八十四户、五万二千九百三十五丁口。
  沿革
  大槺榔东堡,旧属嘉义县。光绪十四年,改隶云林县。
  山(无)
  岭(无)
  屿(无)
  溪
  北港溪即笨溪,在县西南四十五里,南隶嘉义,北属云林,为二邑分界之所。源出沙连堡之清水溪,由大坵田通济圳,入白沙墩之鹿藔庄,纡回而至北港。从兴化店盐水埔西南出口,入尖山堡之无尾墩山仔汇而入下湖港出海。
  港
  北港即笨港,在县西南四十五里,源通洋海。金、厦、南澳、澎湖、安边等处商船常川来往,帆樯林立,商贾辐辏。因水浅沙凝,洋船不能进口,故每次海防均无夷患。
  潭
  番仔沟潭在本堡西南,为大槺榔、白沙墩泄水之所。春冬旱涸,多生水草,褰裳可涉;夏秋则浍两堡之水,潭水顿盈。产■〈鱼逮〉鱼、杂鱼、虾、蛤之属甚多,不须放种,而鱼自生,贫民资以为利。
  廨署(无)
  仓廒(无)
  番社(无)
  街市
  北港街即笨港,因在港之北,故名北港。东、西、南、北共分八街,烟户七千余家。郊行林立,廛市毘连。金、厦、南澳、安边、澎湖商船常由内地载运布疋、洋油、杂货、花金等项来港销售,转贩米石、芝麻、青糖、白豆出口;又有竹筏为洋商儎运樟脑前赴安平转儎轮船运往香港等处。百物骈集,六时成市,贸易之盛,为云邑冠,俗人呼为小台湾焉。
  铺递(无)
  营汛
  北港汛隶嘉义营属,千总一员。
  桥
  北港无桥,惟街西南番仔沟潭,地势卑下,春冬水涸,于潭上编竹为桥,以利行人。
  渡
  北港渡凡三,皆以竹筏为之,于街外东南、西南溪港中,以载行旅。
  义塚
  一在兴化店庄,新旧二所,系公置民园,方长一里;一在树仔脚庄,凡十一所,横直五里。
  圳(北港地通洋海,潮汛可至,故无水圳)
  坡(无)
  书院(生童于社学会文,未建书院)
  义塾
  每年由绅民筹备膏火,延请塾师于联甲局内教授本街幼童。
  社学
  聚奎社在街西北文昌庙内,为同社诸生会文之所。艺成,则送品学兼优者第其第次,互相切磋。
  祠宇
  旌义亭在街中。乾隆五十二年林爽文围嘉义,扰及北港,绅民结垒自固,屡挫其锋。五月三十日,贼设伏陷垒,遇害者百有八人。事闻,纯庙御书「旌义」二字以赐,绅民敬谨钩摹,建亭志感;即其后为义民祠,祀死事诸人,后复以戴逆案内死难者从祀。光绪十七年,祠以岁久失修,为风雨所侵,倾坏将圯。绅民集捐,于二十年重修,增扩后堂一进。春秋祭祀,香火甚盛。
  天后宫在街中。雍正庚戌年建。乾隆辛末年,笨港县丞薛肇广与贡生陈瑞玉等捐资重修,兼扩堂宇。咸丰十一年,训导蔡如璋倡捐再修,扩庙廷为四进:前为拜亭,兼建东西二室;二进祀天后;三进祀观音大士;后进祀圣母。庙貌香火之盛,冠于全台。神亦屡着灵异,前后蒙颁御书匾额二方,现今钩摹,敬谨悬挂。每岁春,南北居民赴庙进香,络绎不绝。他如扞灾、御患、水旱、疾疫,求祷立应。宦绅匾联,多不胜书。宫内住持僧人供奉香火,亦皆恪守清规。
  文昌庙在街西北。堂宇二进,东西两廊。道光十九年,贡生蔡庆宗倡捐巨资兴建,奉祀文昌帝君,以为会文讲课之所。光绪元年,贡生陈缨宏等劝捐重修;十三年,里绅蔡庆元等集捐兴筑垣墙数十丈。
  弥陀寺在街东,一拜亭、一堂,祀阿弥陀佛。相传前因溪有溺儿,每于白昼现形,曳人落水,街民恐惧,视为畏途。嘉庆三年,王福基由此经过,为鬼所困,几濒于危;朗诵阿弥陀佛数声,鬼遂隐;乃告街众立石焉。后五年,居民于黄昏时,每见石现火光,遂鸠资建寺。同治五年,增广生郑来臣等劝捐重修,颇着灵应。
  碑
  旌义碑在义民祠前进。长三尺七寸二分,阔一尺七寸三分。乾隆五十二年,御赐「旌义」二字,以奖义民。敬谨钩摹,砌石建亭志感。
  坊(无)
  匾
  「神昭海表」匾在天后宫,嘉庆间御赐。
  「慈云洒润」匾光绪十二年嘉邑大旱,知嘉义县事罗建祥屡祷不雨,适县民自北港迎天后入城,罗素知神异,迎祷之,翌日甘霖大沛,四境沾足,转歉为丰,详经抚部院刘公具题,蒙御书「慈云洒润」四字。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