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里。故城西枕上虞江。隋平陈废,贞元元年刺史王密复奏置。
上虞江,在今县西二十八里。
剡县,望。西北至州一百八十五里。汉旧县,故城在今县理西南一十二里,吴贺齐为令,移理今所。隋末陷于李子通。武德中以县为嵊州,六年废州,县依旧。
天姥山,在县南八十里。
剡溪,出县西南,北流人上虞县界为上虞江。
婺州,东阳。上。开元户九万九千四百九。乡一百八十九。元和户四万八千三十六。乡二百。
禹贡扬州之域。春秋时为越之西界。秦属会稽郡。今之州界,分得会稽郡之乌伤、太末二县之地,本会稽西部,常置都尉。孙皓始分会稽置东阳郡。陈武帝置缙州。隋开皇九年平陈置婺州,盖取其地于天文为婺女之分野。隋氏丧乱,陷于寇境,武德四年讨平李子通,置婺州。六年,辅公┙叛,州又陷没。七年平定公┙,仍置婺州。
州境:东西三百三里。南北四百五十六里。
八到:西北上都三千九百九十五里。西北至东都三千三十五里。正北微西至睦州一百六十里,水路一百八十里。正北微东至越州三百九十西至衢州一百九十里。东南至处州二百六十里。
贡、赋:开元贡:藤,纸。赋:布。元和贡:纤纩,白藤,细纸。
管县七:金华,义乌,永康,东阳,兰溪,武义,浦阳。
金华县,望。郭下。本汉乌伤县地,献帝初平三年,分乌伤置长山县,属会稽郡。隋平陈,改为吴宁县,十二年又改为东阳县,十八年又改为金华县。其长山一名金华,故取名焉。
东阳江,有二源,一南自永康县界流入,一东自义乌县流入,至县界南合为一,谓之东阳江。
金华山,在县北二十里。赤松子重道处。出龙须草。
义乌县,紧。西南至州一百五十一里。三秦乌伤县也,孝子颜乌将葬,群乌衔土块助之,乌口皆伤,时以为纯孝所感,乃于其处立县曰乌伤。武德四年,于县置绸州,县属焉,又改乌伤为义乌。
永康县,望。西北至州一百九里。三溪乌伤县地,吴大帝分乌伤之南界置,隋废。武德四年於县置丽州,八年废州,县属婺州。
东阳县,望。西至州一百五十里。本汉乌县地,垂拱二年分义乌县置,取旧东阳郡名也。
兰溪县,紧。东南至州五十里。咸通五年割金华县西界置。
兰溪,在县南七里,东北流入东阳江,武义县,上。北至州九十里。天授二年,分永康西界以为武义县。
浦阳县,上。西南至州一百二里。天宝十三年,分义乌县北界置。
浦阳县,在县西北四十里。出双溪山岭,东入越州诸暨县。
衢州,信安。上。开元户六万二千二百八十八。乡一百二十四。元和户一万七千四百二十六。乡一百七。
本旧婺州信安县也,武德四年平李子通,于信安县置衢州,以州有三衢山,因取为名。六年,陷辅公┙废州,垂拱二年复置。
州境:东西六百一十里。南北二百十六里。
八到:西北至上都四千九十五里。西北至东都三千一百三十五里。南至建州七百里。西至信州二百五十里。东至婺州一百九十里。东南至处州四百五十里。
贡、赋:开元贡:绵纸。赋:布。元和贡:纸,黄连,葛粉,簟,扇,龙须席。
管县五:信安,常山,龙丘,须江,盈川。
信安县,望。郭下。本春秋姑蔑之地,汉太末县也,献帝初平三年,分太末立新安县,属会稽郡。晋太康元年,以弘农有新安,故改名信安。皇朝置州,县属焉。
常山县,上。东至州八十里。本太末县地,隋初置定阳县,隋末废。咸亨三年,于今县东四十里置常山县,因县南有常山为名。广德二年本道使薛兼训奏,移置于旧县西四十里,却今县是也。
龙丘县,紧。西至州七十二里。本春秋姑蔑之地,越西部也,杜注云“今东阳太末县”。越绝书谓之姑婺州。晋改太末为龙丘,因县东龙丘山为名。隋末废,贞观八年又置。
须江县,上。北至州九十五里。武德四年置衢州,分信安县南境置须江县,八年并废。永昌元年秋复置,以县南有须江溪,因以为名。
盈川县,本汉太末县地,如意元年分龙丘县置。元和七年省入信安。
水江,在县东南一里。
处州,缙云。上。开元户三万三千二百七十八。乡七十六。元和户一万九千七百二十六。乡三十六。禹贡扬州之域。春秋时为越国。秦灭楚,置会稽郡。后越王无︹七代孙闽君摇佐汉有功,立为东越王,都东瓯,今温州永嘉县是也。后以瓯地为回浦县,属会稽。后汉回浦为章安。晋立为永嘉郡,梁、陈因之。隋开皇九年平陈,改永嘉为处州,十二年又改为括州,大业三年复改为永嘉郡。武德四年讨平李子通,复立括州,仍置总管府,七年改为都督府,贞观元年废。天宝元年为缙云郡,乾元元年复为括州,大历十四年以与德宗庙讳同音,改处州。
贞元六年,刺史齐抗以旧州湫隘,屡有水灾,北移四里就高原上。
州境:东西南北八到:西北至上都四千一百五十五里。西北至东都三千二百九十五里。西北至婺州二百六十里。西北至衢州四百五十里。东北至台州四百九十里。西北至建州水路九百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