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社坛在县各里都,凡二十二所。 乡厉坛在县各乡,凡五所。 南海神坛在县东南福斗山上。永乐七年建6。
  福清县 社稷坛在县治北一里。宋时建于县之西南。元大德七年知州孙仪重建。国朝洪武六年移建今所。成化十七年知县庞修。 风云雷雨山川坛在县治南龙首桥之右7。 邑厉坛在县治北鹫峰山下8。(上二坛俱洪武六年建,成化十七年知县庞修。) 乡厉坛在县各里,凡三十六所。(俱洪武二十四年立。)
  古田县 社稷坛在县治西一里许9。宋景德二年知县李堪建于县东,寻迁县西南,元元贞间县尹王奂移今所,国朝因之。成化十五年县丞沈敬通修。 风云雷雨山川坛在县治东南半里许。洪武三年知县韩秉建。 邑厉坛在县治北10二里许。洪武三年知县韩秉建,成化十五年县丞沈敬通修。 里社坛 乡厉坛(俱在县各都,各四十二所。)
  永福县 社稷坛在县治北十三都。宋时建于县之西南,元大德六年移建今所。国朝洪武间修。 风云雷雨山川坛在县南十二都重峰山下。元时附于社稷坛,国朝洪武三年改建今所。 邑厉坛在县治北十二都北桥埕。洪武初建。里社坛 乡厉坛
  闽清县 社稷坛在县治北,旧在县治西二里许。宋大中祥符二年知县史温建。元至大元年县尹张渊移建今所。国朝仍旧址增建。 风云雷雨山川坛在县治南二里许。洪武七年建。 邑厉坛在县治北一里11。洪武三年,知县郑起居仍元之故址增建。 里社坛 乡厉坛(俱在县各里,各七所。)
  罗源县 社稷坛在县治西隅棣华坊,宋时在县西北。元至大三年达鲁花赤回回改建于此12。国朝洪武初增建。 风云雷雨山川坛在县东隅沈尉桥之西。宋元时附于旧社稷坛。国朝洪武十二年,县丞陈逊移建今所。 邑厉坛在县治东一里许。洪武十三年13,县丞陈逊因元之故址增建。 里社坛14 乡厉坛15(俱在县各里,各二十六所。)

建宁府建安、瓯宁二县附
  社稷坛在府城西门外龙山之上,宋在富沙庙之侧。国朝洪武八年知府张允移建今所。 风云雷雨山川坛在府城南门外紫芝上坊。洪武八年知府张允建。成化十五年建安县知县桂镐重建斋宿屋宇。 郡厉坛在府城北门外太平坊,洪武八年知府张允建16。 建安县里社坛17 乡厉坛(俱在县东吉苑里。又县所辖里皆置二坛,各一十四所。) 瓯宁县 里社坛 乡厉坛(俱在县西北崇安里。又县所辖里皆置二坛,各一十三所18。)
  浦城县 社稷坛在县城西北德星门外,旧在县西官社巷。洪武九年,佥事陈汝器建,成化十年筑城,以其址为营房,遂迁建今所。 风云雷雨山川坛在县城南南浦门外东隅19。旧在县南回隆山下,佥事陈汝器迁建儒学之左。成化十年筑城,又迁建今所。 邑厉坛在县城北拱北门外三里桥北。旧在永丰坊左。洪武九年,佥事陈汝器移建今所。景泰五年,典史殷宗重修20。 里社坛在县各里,凡三十所,洪武九年县丞朱德昌建。 乡厉坛在县各里,凡三十所21。洪武二十四年知县胡仲义建。
  建阳县 社稷坛在县北二里许,宋元在南岸之后坂。 风云雷雨山川坛在县南三桂里黄花山之阳。(上二坛俱洪武九年知县范子畴建。)景泰六年知县龙韬重修。 邑厉坛在社稷坛边。旧在县北焦湖岭下,成化十一年知县项旻移建今所。 乡厉坛在县各里,凡五所22。
  松溪县 社稷坛在县北。宋时建,元因之,国朝洪武二年,知县梁楚材因旧址重建。 风云雷雨山川坛在县南石壁庵之后。洪武九年建。 邑厉坛在县北枣岭。洪武九年建。 里社坛 乡厉坛在县各里,各七所。(俱洪武九年立。)
  崇安县 社稷坛在县西兴贤坊内。旧在东岳行祠之前,宋淳祐五年知县陈樵子重建。元元贞元年县令杨靓重修。国朝洪武九年知县夏德章迁建今所。 风云雷雨山川坛在县西贞节坊内,灵宝观故址也。洪武九年知县夏德章建。 邑厉坛在县东北二里。洪武九年县丞安处善建。 里社坛 乡厉坛在县各里,各七十六所23。(俱正统间立。) 汉祀坛在武夷山大王峰之下。汉武帝遣使置坛,以祀武夷君,仍令祠官领之。见汉《郊祀志》。国朝每岁八月十五日,县正官率僚属致祭。 喊茶山坛在武夷山御茶场之左。每岁惊蛰日,有司于此祭武夷山之神,然后造茶。
  政和县 社稷坛在县西顺令门外二里。旧在县南一里许,洪武间知县黄裳重修。 风云雷雨山川坛在县南一里。 邑厉坛在县西门外二里。 里社坛在县各里,凡四十六所24。
  寿宁县 社稷坛在县东门外。 风云雷雨山川坛在县东门外。 邑厉坛在县西门外25。

泉州府晋江县附
  社稷坛在府城北三十九都,旧在府治西南明净坊内,洪武二年,知府常性改建今所。正统十一年,佥事陈祚檄通判张骏重修。成化十八年,知府陈勉重建斋宿屋宇。 风云雷雨山川坛在府城西南三十四都石笋江之右。旧在仁化慈坊,东仓隙地26。洪武初知府常性改建今所。正统十一年佥事陈祚重修。 郡厉坛在府城北三十九都。洪武初知府常性建。正统十一年佥事陈祚重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