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知县吴渊修”。
  28 乾隆《泉州府志 坛庙寺观》作“三坛均宋绍兴间县令李著建,绍熙间令王孝廉修,寻废。明洪武初重建,正统间知县路亨、成化间知县方汝荣相继重修”。
  29 康熙《漳州府志 祀典》作“洪武三年知县张理建”。
  30 康熙《长泰县志建置》作“乡社坛凡九所,成化十七年后重修,各里设坛连在坊坛仍九所”。
  31 乾隆《延平府志 坛庙》作“洪武七年重建”。
  32 乾隆《延平府志 坛庙》作“在县各都,凡四十有四所”。
  33 乾隆《延平府志 坛庙》作“乡厉坛在县各都,凡十有三所”。
  34 乾隆《邵武府志 秩祀》作“知府张文煜”。
  35 乾隆《邵武府志 秩祀》作“张文煜”。
  36 嘉靖《邵武府志 祀典》作“在朝京桥西,洪武三年置”。
  37 嘉靖《邵武府志 祀典》作“洪武十一年,令毕原徙置今所”。
  38 乾隆《邵武府志 民祠》作“在县四境共三十三所”。
  39 乾隆《莆田县志 建置》作“在南门外,洪武三年建”。
  40 弘治《兴化府志 礼纪》作“正统十一年在本府重复砌筑”。
  41 乾隆《仙游县志 建置》作“景泰七年知县龙禧复迁于北门外东北隅”。
  42 乾隆《福州府志 坛庙一》作“并塑故都押衙程赟、建州刺史孟威等二十六人”。
  43 乾隆《福州府志 坛庙一》作“政和元年,郡守罗畴复修”。
  44 万历《福州府志 祀典》作“配以方色”。
  45 万历《福州府志 祀典》及乾隆《福州府志 坛庙一》均作“乾道三年”。
  46 万历《福州府志 祀典》及乾隆《福州府志 坛庙一》均作“灵显庙”。
  47 乾隆《福州府志 坛庙一》作“右侯加协忠”。
  48 万历《福州府志 祀典》及乾隆《福州府志 坛庙一》所载闽越王庙籍田记,均作“广之子神”。
  49 万历《福州府志 祀典》及乾隆《福州府志 坛庙一》均作“邵人唐澞为记”。
  50 万历《福州府志 祀典》及乾隆《福州府志 坛庙一》均作“神姓张名渤”。
  51 万历《福州府志 祀典》及乾隆《福州府志 坛庙一》均作“游苕霅之间”。
  52 乾隆《福州府志 坛庙一》作“广德州之横山阁。”
  53 宋梁克家《三山志 公廨三》作“福顶庙”。
  54 宋梁克家《三山志 公廨三》作“唐天复三年”。
  55 万历《福州府志 祀典》作“董忠宪祠”。
  56 宋梁克家《三山志 公廨三》作“昭利庙在越王山麓”,下文为:“故唐观察使陈岩之子。乾符中,黄巢陷闽,公观唐祚衰微,愤己力弱莫能兴复,慨然谓人曰:‘吾生不鼎食,以济朝廷之急,死当庙食,以慰生人之望。’既没,果就祀连江滨屿。宋宣和二年,始降于州,民遂置祠于今所。”又《三山志 公廨三》、万历《福州府志 祀典》及乾隆《福州府志 坛庙》均有“北庙旧在遗爱门外,去州十里。神王姓刘氏名行全,唐末,事其妻兄王绪为将,绪为秦宋权所逼,拔其军南徙,以王为先锋,至漳州,绪忌而杀之。忠懿有国,悼其死非罪,为立庙于州北”等语。按上述叙事,应立“北庙”一条。
  57 乾隆《福州府志 坛庙二》作“灵威庙”。
  58 乾隆《福州府志 坛庙二》作“节度闽都,摄令长乐”。
  59 民国《连江县志 祠祀上》作“宋景定二年,常挺以龙兴废寺田九百余亩奏为其业”。
  60 民国《连江县志 祠祀上》作“灵津庙,俗呼浮石王庙”。
  61 宋梁克家《三山志 公廨三》及乾隆《福州府志 坛庙二》均作“卢雄”。
  62 乾隆《福州府志 坛庙二》作“封溥济侯”。
  63 乾隆《福州府志 坛庙二》作“神陈姓”。
  64 乾隆《福州府志 坛庙二》作“祀宋大夫黄裳”。
  65 乾隆《福州府志 坛庙二》作“名山上”。
  66 万历《福州府志 祀典》作“宋绍兴间”。
  67 道光《罗源县志 祠庙》作“宋知县赵彦炎建”。

卷之五十九

  祠庙
建宁府

建安县
  城隍庙在府治西从化坊内。以唐刺史封昭烈张文琮,刺史陆长源配享。详见《名宦志》。宋崇宁初,飞蝗入境,官吏祷于神,俄而大风逐蝗南去。事闻,封城隍神为惠宁侯,张刺史为昭应侯,陆刺史为嘉德侯,赐庙额曰“显应”。孝宗即位,升州为府,城隍神加号“福应”,张刺史加号“灵贶”,陆刺史加号“显应” 旗纛庙在行都司之后,宋云榭台故址也。 黄华灵园庙即山神也。 神应庙在光孝观之左。庙祀二神俱袁姓,并一名赐,一名申。相传宋时郡寇窃发,郡人夜梦神报云:“翌日寇至。”遂告于郡守,相率祷于神。其日寇果至,俄而烈风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