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上二漈在县东五都。) 陈公漈在二十一都。瀑流数十丈,下有陈氏居焉。 莘口银河漈在县西二十三都。飞流百余丈,如银河下注。下有石桥,跨两山之间。 梅花漈瀑流飞注岩石数十丈,石激散沫如梅花然。漈之下石洼为潭,名窟溪潭,极深而清。相传有龙居焉,岁旱祷雨辄应。 百丈漈飞流约百余丈。(上二漈在县东北五都。) 小洛漈在县东南八都。两山崇峙,泉飞其间。 西溪上流诸滩牛角滩。 上黄石滩。 张司空滩。 荆冲滩。 斑竹尖滩。 三姑岩滩。 弦濑滩。 樵峡滩。此滩最险,遇暴雨浊涨,舟不可行。 三花滩。 牛济滩。 黄石滩。一名黄龙。一巨石横亘中流,隐于水底,轰涛掣浪,最能覆舟。 火劫滩。 歌月滩。 水磨滩。此下至县治前七峰下接太史溪。 西溪下流诸滩 穷滩。在太史溪下。 腾龟滩。 湓滩。 大矶滩。一名大姨。 小矶滩。一名小姨。(上四滩两旁皆巨石,水势奋激,舟行甚艰。) 池仓滩。雷霹雳滩。 张婆滩。 排港滩。 石鹤滩。 青龙滩。 将军滩。龙港滩。鸬鹚滩。 张判官滩。 雷溅滩。俗呼螺纹滩。滩港弯环若螺旋然,巨石亘于中流,舟行返折,多覆溺之患。 玉山滩。 胡师曲滩。 白苎冲滩。 弦冲滩。 玉陂滩。 牛穴滩。滩之下石壁夹峙,潭汇其中,石渔溪潭。 佛子滩。一名囝仔滩。中流一巨石,状如蟾蜍。相传每遇暴涨,有二小囝格斗石上,篙师见之,舟往往溺于回洑。后有异人经此,绘金仙象于石,其怪遂灭。上书“佛子滩”三字,行舟以见金佛为候。谚云:“水没佛肩,不敢行船;水浸佛足,舟行宜速”。 乐滩。 烘角滩。 三涉滩。 伊周滩。 水喷头滩。 刀擘石滩。 金沙滩。此下出沙溪口,接南平县界。 瑶池在县溪南,俗呼月池。水清澈,四时不竭。 龙池一在县东二十里温泉,相传尝有龙潜其中;一在县前,水九曲,名“九曲池”。 热水池在洛阳。其水夏冷冬温。 王母池在东岳行祠内。(上二池俱县东。) 放生池在县治西,宋名“祝圣池”。 石井泉在县西□□都4。 琅溪泉在八都琅口兴明堂前,砌以石栏,其泉甘美可爱。 浆溪泉在九都浆溪。 圣泉在七都。其泉有三青胆瓶:一在基口岩中,一在大基头岩穴中,一在八都泡坞山岩中。乡人岁旱祷雨,必斋戒登山,启视瓶中,有小红蛇即雨。相传昔有何姓者,为处州龙泉尹,夜梦三美妇人入县厅。及旦,县民祷雨于马仙飞升处,得三瓶泉,争取之不得,讼于官。尹知为神物,悉收之。官满携归藏山岩中。泡坞一瓶,为乡人它鬻,失其所在,基口、大基头二瓶,遇旱祷之,其汹涌5盈山涧,或喷起一,二丈6,见青蛇即雨。(已上三泉俱县东南。) 澄清井 圣泽井在兴国寺侧。 甘泉井井底为石窟。 龙德井夏月泉愈冷。 善政井俗呼梅子岭井。 时清井俗呼辅头井。 节义井许懿节夫人祠前。(上七井在县治东兴义坊,旧名七星井。) 官需井在谯楼前左偏。 耿星井在县治西江家巷。

顺昌县
  华阳山在仙源都。三峰并列。山半有石门,高广数丈,虽盛夏,寒气凛然。中峰顶有仙水坛,石常润,岁旱祷雨多应。一名仙水岩。 九龙山在松溪都。其山九垄,蜿蜒若游龙然。(上二山俱县北。) 五马山五山跃起,如五马然。 龙山 宋黄裳云“南望一峰若游龙者”,即此山也。余良弼尝创庵山下,为游息之所,自号“龙山居士”。今遗址尚存。(上二山在石豆都。) 贵人山在水南都。堪舆家谓宅基面此山者,必生贵子。因名。(已上三山俱县南。) 板山相传尝有得道者于此上升。山之巅,故庵遗址存焉。 鱼袋山以形似名。(上二山在县东石豆都。) 大明山孤特峭立,旭日初升,先被其光,故名。山之左,有岩名“白鹤”。山之巅,有石高丈余,如马状,名“石马”。 岩山山巅石岩岩然。故名。 金笼山与大明山相属。山巅夷旷,旧有坛,岁旱祷雨辄应。茹荤者不敢至其处。(上三山在西峰都。) 凤山五峰迭翠,高数百仞,势如翔凤然。 景灵山与凤山对峙。时有云雾蒙其顶,岁旱祷雨辄应,盖神物栖焉。山之左有耳殊岩,多生异草。相传唐耳珠先生尝采药于此。山之下有黄家洞,宋建炎中兵乱,邑人黄氏族数百指避其中。 圆山形如覆釜。(上三山在靖安都。) 寨山在宁安都口昔有伪常侍游姓者,尝于此立寨。 幹山在大幹都。周回二十里。 山之巅有石洞,可容数百人。中有泉清澈可鉴。晋太康中,道士陈紫幹炼丹于此,因名。 芹山在莒口都。泉甘木茂。山多产香芹,故名。里人以为定光佛第二道场。(已上九山俱县西。) 超华山在白水都。周围甚广,西北入邵武境。山顶有庵。下有泉出石罅中,分为五涧:东出者一、北出者二,俱入顺昌溪;西北二涧,亦入邵武境。山之幽旷处有田园,居民数十家,鸡犬之声在烟霞竹树间,有超出纷华之意,故名。山有岭,名宝岭,旧时出光焰,人以为宝气,故名。 梅仙山在兴贤都,界瓯宁、顺昌二县之间。相传梅福尝炼丹于此。有细石,圆如药粒;又有累为塔,危若累卵而未尝坠者。 七台山高峰峭壁,几至千丈。山有微云即雨,土人以为候。唐会昌中,有惠应大师于此山乘虎出入。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