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旅行记 邱文鸾


  台湾之沿革台湾古称东鳀,至隋称琉球。元末置巡检于澎湖,以隶同安;中国之建置自是始。明万历末年,荷兰据台湾,筑城于一鲲之上,名台湾城;台湾之名于是始。天启五年,海寇颜思齐入台湾,郑芝龙附之,而荷兰犹盘踞台湾;思齐引倭人剽掠海上,与荷兰共有台湾之地,以为巢穴。其所属部下多中土人;中土人之入台湾,自思齐始。思齐死,贼众立芝龙为长,于是郑氏遂有台湾之地。(清)顺治三年,芝龙降;荷兰遂尽据台湾。顺治十八年,芝龙子成功以江南败师,入台湾逐荷兰人,改台湾城为安平镇(距台南六、七里,今日人辟为商埠);建首都于台南,称承天府;置天兴县于嘉义、万年县于凤山。康熙二年,成功死,子经嗣。二十年,经死,子克塽嗣。二十二年,水师提督施琅统师专征,大战于澎湖,克之;克塽降。于是台湾全岛归入清之版图,置台湾、凤山、诸罗三县于南部,经营二百年。光绪十一年,改台湾为一省,移首府于台中;光绪二十年,更移于台北。二十一年中东之战,吾师丧败,割台湾全岛以媾和。从此数千里膏腴之地,竟为日本囊中物矣。惜哉!

  台湾之地势及物产台湾卵形,南北长六百里、东西广二百四十里,周围殆二千余里。地跨温、热两带(踞嘉义里许有北回归线标,南为热带、北为温带),自北纬二十五度三十分至二十一度四十五分、东经一百二十二度六分至一百二十度二分。今分三部,北曰台湾北部、中曰台湾中部、南曰台湾南部;北多山而中、南平坦。其物产甚伙,略分三部:北之茶、中之米、南之糖;计全台一年可进五千四百余万金,且日见增加。再后数十百年,必倍蓰此数,又可断言者。台湾一岛地,其中大部分之山地皆为生番所占有。其可生产之地,不过周围一小部分而已,出产尚如此之富。吾国全国之大,其进款几何?有心人观之,当作如何感慨也!

  台湾之农业机关台北为首府之区,今日人置有总督焉。其总实业机关为殖产局,分设有农事试验场、林业试验场、苗圃试验场、园艺试验场、养蚕所,农事试验场内附农业讲习所及畜产区。其各辖厅有殖产科,又有林业试验支场及地方农会;农会皆附有农场。此外,安平镇有茶业试验场,台南有甘蔗试验场,各地方又有实地练习所。台北有研究所,为研究肥料土壤物质之良否以及工业、卫生等事。以上各农业机关,其成绩皆有可观;精益求精,使尽美尽善而后已。故台湾农业,近有一日千里之势。吾国农业尚在幼稚,虽有一二农业机关,不过悬一空名而已、不过多一糜费而已,至实际毫无裨益。此吾国农业之所以不能发展也。

  台湾之实业会社日本人民之投资极着信用,故其株式会社亦极发达。如制糖、制酒、制茶、制瓦斯、制木材、制水产等项,皆集会社、用机器为之。计全台百万以上之会社,殆四、五十所;其出产之富,可想见矣。然其人民投资之信用,盖由企业者之热心会社能使事业扩张而收其实效也。惟吾国则否;尝藉会社之名而为个人敛财之地,至事业成败,置之不理。甚至旋起旋灭,空投巨资于乌有。此吾国民之所以无投资信用,亦实业不能发达之一大原因也。悲夫!

  台民之教育台湾昔为蛮地,今遍地皆设学校。如台北一区,有大稻埕公学(分男女二校,计共千余人)、「国语」学校、中学校、工业讲习所、医学校;各校学生,均六、七百人。台中、台南,亦各有中学一所。其它各辖厅,尚有小学多所。其课程,多附有农业、金工、木工、手工各实用学科;使其毕业后,人人皆能自食其力。然日人对于台民虽有教育,而在社会至高不过一中等位置,至政界更无立足之余地。此亦日人限制台民之一例也。

  台民生活之状况台湾自归日后,其调查最清晰;如某家之贫富、职业之有无,皆一一查明。内地苛税频繁,土著生活极形困苦。凡有能力之男子,无论贫富皆令其有职业,或耕种、或贱役、或工场作业。监狱内亦附有工艺,使之各习一艺,日给与工资,为其贮蓄;待罪满出狱,将其所蓄工资为其营业资本。惟日人能养之,故虽横征暴敛而台民不怨。且全台之大,未见有一乞丐者:未尝不叹日人经营台湾之善也。总之,日人治台如英治印度、法治安南,使其永沦于奴隶之籍而不自觉也。今之灭人国者如此,可不惧哉?

  日本之官吏及国民余虽未亲莅日本,而见其驻台官吏及人民,可想其大概矣。日本国民最富服从,其阶级甚严。惟其能服从,故行一政、出一令,如风响之相应;亦惟其能严,故无陵上虐下之举。日人尚朴,其常服皆穿和衣、着木屐;至服西装者,百无一、二。其在台湾,凡为总督管辖,无论官吏及学校教员皆服制服、佩短剑,衣冠皆有徽章。其出入一如常人,以视吾国官吏之前呼后拥、作福作威者,其相去又不可以道里计。其妇女,多业商。日本虽数千万人民,然人人皆能生产而无游民,此日本之所以能自强也。吾国四万万人民女子居其半,女子多无职业,余又老幼不能职业者居其半,余又游荡无业者居其半;至能生产者,不过十之一、二。一人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