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谓之入耳,或谓之,赵、魏之间,或谓蚨虸。北燕谓之■〈虫丑〉■〈虫尼〉,百物而异名。「诸罗志」及各旧志皆误作蜒蚰,今更正)。
  灶鸡,「本草」名灶马。穴灶而居,状如促织。「诗义疏」:似蝗而小,善跳好斗,立秋后则夜鸣,俗言灶有马,足食之兆(「诸罗县志」)。「山堂肆考」:促织有翼而黑色;灶鸡无翼而褐色(「噶玛兰厅志」)。
  树蛤,状如詹蜍,绿色生树间(「凤山县志」)。
  斑蝥,「本草」:生豆叶下,乌腹尖喙,甲上有乌黑斑文(谨案:「凤山志」:斑蝥,误作斑猫,今更正)。
  金龟,「北户录」甲虫化也,五、六月生草上,大如榆荚,俗呼红娘(「噶玛兰厅志」)。
  鼠妇,瓮底虫也(「凤山县志」)。蛜蝛,壁根下、瓮器底、土中生,似白鱼(「彰化县志」。谨案:「尔雅」:蟠,鼠负。「说文」作鼠妇。负、妇声近,通用。鼠妇一名伊威,见「本草」,或作蛜蝛,又名委黍,「说文」作委鼠,并同一物也)。
  蝎,木中螙虫,通名蝎(同上)。
  蛀蠹,「本草」:蠹虫一名蛀蠹。「埤雅」:蝤跻也,一名蛣■〈虫屈〉(「噶玛兰厅志」)。
  米榖虫,「尔雅」:蛄■〈虫施〉,强■〈虫芊〉「注」:今米榖中蠹小黑虫,建平人呼■〈虫芊〉子。
  结草虫,「古今注」:一名结苇,好于草末折为巢窟,屈伸虫也。
  蚤,「山堂肆考」:蚤生积灰,雄小雌大,俗呼疙蚤。
  尺蠖,「说文」:屈伸虫也。「埤雅」:一名螂■〈虫就〉,似蚕而绝小,行则促其腰乃能进步,食叶,老亦吐丝作室。
  蠛蠓,「史记周本纪」:蜚鸿满野。「注」:蠛蠓也。「埤雅」:小虫似蚋,乱飞者也。
  壁镜,「山堂肆考」:辟钱虫,似蜘蛛而身扁,作白幕如钱着壁间,俗呼为壁茧。其抱子隔幕而伏,生子数百,蚸幕而出;一名扁喜。
  水蛆,「蚩史」:俗呼蚩虫,生积水中,屈伸反覆于水,长二、三分,大如鍼,夏月浮水面,化为蚊。按此即孑孓也「尔雅」谓之蜎蠉。
  青龙,似蜈蚣而瘦长,善盘旋如蚯蚓,屋梁厨户多有之,入夜无火,一条光如青萤;血涂地染衣亦青,如磷点:盖湿气所生者(俱同上)。
  蛇,毒虫也。其舌双,其耳聋,其听以目,其毒在涎。种类甚多:一名山辣,长七、八尺,食鼠不伤人:一名龟壳花,背有纹如龟纹:一名饭匙倩,头扁如饭匙,见人头昂二、三尺,惟尾贴地,喷鼻有声:一名青竹丝,长一、二尺,色青如竹,故名。三者啮人最毒。一名松柏根,螫之迅于百步;一名草花仔,小而花,不伤人(「诸罗县志」)。有草锦四足蛇,不伤人。赤尾骀、簸箕甲、雨伞节数种啮人最毒(「淡水厅志」)。
  蝴蝶、蟋蟀、螽斯、螳螂、蚯蚓、虾虾、螟蛉、蝇虎、蜾■〈虫蠃〉、蝙蝠、蜈蚣、蝇、蚊、■〈虫〈 壸,石代亚〉〉蛾、■〈虫羗〉螂、■〈虫医〉螉、蛆、蟾蜍、■〈鹿外虫内〉虫,见「诸罗」、「凤山」、「彰化」、「噶玛兰」各志,有注;以台产与他处无异,且习见,故不录)、蛩、蝤虫(见「淡水志」)、蚋、没子(见「凤山志」),俱无注。
  ——以上虫豸之属。
  附考
  台地蝼蚁终岁不蛰,且与内地稍异;内地蝼蚁大小各族,不相淆乱;台地蝼蚁,小者中杂大者,结阵之时,往往排列,大小相错。有大如米、如榖、如小赤豆者,衔负诸物,皆系小者。缘壁上几,一切食物咸遭污践,最为可憎;而大者则不至。意小者服役,大者坐享,其具君臣之义欤(「小琉球漫志」)?
  台地壁虎,形状与内地无异,但能鸣矣。声如瓦雀,土人云:至澎湖则不能鸣。林佥事麟焻使琉球,「竹枝词」云:静听盘窗蜥蜴声。其自注云:蜥蜴能鸣,声如麻雀。是以蜥蜴为壁虎矣!郑渔仲注:「尔雅」以蜥螈、蜥蜴、蝘蜓、守宫种类既异,未可释为一物,其说甚允(同上)。
  每夜分籁寂,忽四壁作响,唶唶如鹊噪,火之则蝘蜓鸣也;聒耳不休,殊无清趣,徒令旅作恶耳(「海东札记」)!
  海舟夜眠,潜伏舱内尚喜无蚊;台地四时皆受其害,更有不见不闻而为所刺,愈抓搔则愈痒。「闽小纪」云:闽地有小虫若微尘,视之不见,刺人较蚊蚋尤甚,帷密亦不能间之,名没子(「赤嵌笔谈」)。
  四时阶砌,蛩声鸣不绝;蝉于二月即噪树间,听虫鸣以占候,未可与此地律也(同上)。
  听虫声以占候,海外不然,二月已闻蝉噪,四时不绝蛩鸣。「邠风月令」所陈,要难为此间例也。至若密帷不能障蟁蝇,鐍笥不能却蚁豸,犹足生人厌恶,不堪寝处者矣(「海东札记」)!
  蜈蚣,腹下有光,夜间青萤闪烁如萤,毒气如硫磺,以足蹈之,光熠燿不绝(「赤嵌笔谈」)。
  簸箕甲,蛇之最毒者;大者数尺,身有横纹,黑白相间,俗名手巾蛇。甲有毒汗,经行处,草木皆萎,牛马不食。啮人数十步立死,其骨必捣烂远掷之;误践亦能刺足杀人,闽地多有(「台海采风图」)。
  北路有巨蛇,可以吞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