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穴透顶其中有声则风起水涌且主兵吴时已如此
大雄山在县东二百一十一里海中【旧传晋僧怀玉常伐木于此值风与浪合有光如练导至涌泉寺】
熨头扣山在县东二百一十一里海中西有屿民多居焉
石灶山在县东南七十里海中以有石若灶然故名
鹅鼻山在县东一百五十里海中以其状如鹅鼻吸水故名下有海涂捺为田
轻盈山在县东南一百六十里海中上有沪业者居焉
石佛山在县东南一百七十里海中以其状如佛故名
(山交)巉山在县东南一百八十里海中上多支子且有田及民庐
苍郭山在县东北二百一十一里海中以其西有苍郭村故名
小门山大门山在县东南一百里海中
寿昌山在县东一百五十里海中
莆门山在县东南一百五十七里海中
东麂山在县东一百五十七里海中
西麂山在县东一百六十二里海中
主山在县东南一百七十里海中上多民居
鹿头山在县东南一百八十里海中
虎头山在县东北二百六里海中
泽青山在县东南二百一十九里海中
柽澳山在县东北二百八十里海中
伯达山在县东北二百八十里海中
屿山在县东北二百八十里海中
泽山在县东北二百八十里海中
云峰有二上峰在县西南五里下峰在县西南一十九里
三峰在县东一十五里或云三峰旁有岭亦以是名
中峰在县东六十九里按安仁院记有东接中岳之语
惠峰在县南二十里
灵峰在县东南五十里
双岩在县南一十五里峭峻并峙为江南诸山之冠州治对焉
石船岩在县西一里城山岭以其若船状故名中有小穴旧传白鹰常栖其上
百丈岩在县东北三里法安院侧上有龙湫雨骤则双瀑交垂如玉帘之状章守得象诗所谓千寻练挂双流瀑是也
伎石岩在县南一十里岩尖有巨石横其上着岩仅尺许众举之莫能动
圣岩在县南二十里钱柱山险绝旧传有神跃马于此故名至今有马蹄痕又名马蹄岩
白岩在县南二十四里孤绝秀异林木鳞次以其皆白石故名上有龙湫水如白练云
象鼻岩在县西三十五里以其状似之故名下枕深潭
云岩在县东四十五里以白云常蔽其上故名
狮子岩在县东五十里下里墺口呀然欲躩两足垂前状如狮子踞地故名
猪头岩在县西十里
松岩在县西南一十五里
罗汉岩在县西二十五里
石岩在县东南三十五里
白马隐身岩在县东三十五里
宝藏岩在县西四十五里
桐岩在县东五十里接宁海
禅师岩在县西五十五里
乌岩在县东七十里
仙岩在县东一百二十里
彭公屿在县东一十里【古谣云彭公屿沙涨出宰相破石湖水穿出状元破石湖在县西日山北年沙涨谢钱二公果相继入相今湖水亦渐穿矣】
樊续屿在县东南七里【见临海记详见冢墓门】
新罗屿在县东南三十里昔有新罗贾人舣舟于此故名
腾屿在县东北六十里南有溪清泚出巨蟹焉
屿在县东一十五里
严屿在县东一百二十里
独屿在县东南一百三十五里
行屿在县东一百四十六里海中
马屿在县东一百七十里
城山岭在县西三里以筑城其上故名【世荦按原本作西南】
马岭在县南五里旧传有马氏者凿山为之故名
石姥岭在县西北三十里石有神灵人祭之以祈田蚕凡经从者亦拜焉
新岭在县南三十五里入自大左墺至岭脊分临海黄岩界凡三上三下云
后岭在县北四里
蔡岭在县东八里
平岭在县南一十里
护郭岭在县西南一十里
开浦岭在县西一十七里
八迭岭在县西二十三里
长石岭在县南二十五里
小岭在县西二十五里
大岭在县西三十里
朱沙岭在县东三十里
拗岭在县南三十里
孝慕岭在县南三十里
磨石岭在县西三十五里
大左岭在县南四十里
七孺岭在县西四十里【详见乡里门】
小石岭在县西四十七里
五谨岭在县西北五十里下乃大石墺云
常风岭在县西五十里
长田岭在县南五十里
象坎岭在县西五十五里
天门岭在县西六十里
狼坑岭在县东六十里
宁和岭在县东六十里
童峙岭在县东九十里
龙墺岭在县东南九十里
金溪岭在县东北九十里
二岭在县东南一百五十里
城门岭在县东南一百五十里
芙蓉洞一名石鼓洞在县东一百四十里隆恩寺后洞有二形如石鼓大小相连大可方三丈小仅三之二俗传多怪物其西相距三四里有巨石高十数丈屹立山巅号石柱下亦有石室方二丈(王灵)珑上通俗呼为穿岩云
太平岩洞在县西三十五里因乡得名异峰谽岈上常有云气其旁林木蔽映泉瀑飞垂有石室石枕石床石杵之类
常风洞在县西四十里中极幽邃旧有石栏护之宣和中亦尝驻兵于此
招贤洞在县西六十里因寺得名宣和寇难朝廷遣将锄击以其地据险而守焉
平岩洞在县东八十里旧传仙人所栖有石门石窗石井石床鼎灶之属
金仙洞在县东一百五十里以其